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基金發行遇冷 平均募集規模僅為4億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 孫曉輝

  今年以來,A股市場陷入震蕩調整,債市大漲之後又出現盤整,在此背景下,新基金發行遇冷:多隻新基金延長募集期,有的甚至未能成立。新基金平均發行規模也創下了一年多以來的低點,今年8月以來,新基金平均募集規模僅有4億元。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8月份共計成立35隻新基金,總發行規模約為150億元,平均發行規模僅略高於4億元,為去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從募集規模來看,35隻新基金大部分都是剛剛達到成立線,僅有3隻新基金募資規模超過了10億元,首募規模最大的為1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這3隻首募規模超過10億元的新基金中僅有1只為偏股基金,為8月8日成立的匯添富創新醫藥混合基金,募集規模14.35億。

  從基金類型來看,這35隻新基金中有16只為債券型,14只為偏股型(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和靈活配置混合)。

  為了獲得較好的發行成績或者僅僅是達到成立要求,不少在發基金盡量用盡募集時間。目前處於發行期的98隻基金中,相當部分的產品已發行2個月以上,其中最早的募集時間可以追溯到5月22日。同時,還有多隻基金發布延長募集的公告,其中僅8月以來就有13隻宣布延長募集時間。

  不過延長募集時間也未必奏效。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下半年以來至少有5隻基金宣布合約不能生效。

  新基金在艱難成立後,仍然要面對低迷的市場環境,多數選擇了低倉位運作。“一般而言,在基金建倉階段,會針對不同的市場行情,採用不同的建倉策略。比如,在單邊上漲的市場行情中,採用快速建倉的策略更容易獲取超額收益。而在單邊下跌行情中,以較低倉位逐步建倉可能是更好的策略。”北京一位基金經理表示。不過,在該基金經理看來,由於被動指數型基金主要以複製標的指數為主要策略,因此不會過於注重擇時。“實際上,長期來看,無論什麽類型的基金,在任何市場行情中,要做到準確擇時都是非常困難的。”

  此外,在北方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經理看來,雖然多數權益類新基金當前在倉位操作上表現得較為保守,但各項指標顯示,市場距離底部區域越來越近,下行太空並不大,新基金有望迎來建倉的最好時機。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陶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