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川普贏不了貿易戰

評論川普政府擬發起的這場貿易戰,有一種看法是,中國會重蹈當年日本的覆轍。

表達這一觀點的至少包括兩種情緒:一是對美國發起貿易戰樂觀,認為中國會像當年的日本一樣,很快就敗下陣來;二是擔憂中國難逃當年日本的厄運,希望中國做好防範。

第一種情緒寫在川普經濟內閣的部分閣員臉上,第二種情緒在中國學界或民間都不難找到支持者。

兩種情緒假設著的同一個判斷是,川普政府會贏得貿易戰。這也是川普政府敢於率先出招的邏輯前提。有關川普政府能不能贏得貿易戰的分析很多,我們看到的傳播最廣泛的觀點就是中美如果開打貿易戰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這也是規勸川普總統坐到談判桌前比開戰更有利的重要說辭。

論據可謂是俯拾皆是。筆者這裡想先重點分析一個話題,中國會否重蹈當年日本的覆轍,很快在美國的貿易戰攻勢下敗下陣來,從而迎來“失去的多少年”。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複盤一下當年的歷史。

20世紀70年代,正是日本製造業的鼎盛時期,日本製造遍布全球各地。與之相對應的是美日的巨額貿易赤字,80年代商品貿易赤字飆升到500億美元。當時的裡根政府奉行強勢美元政策,經濟學界把匯率問題視為貿易失衡的主要問題。

為扭轉貿易中的不好局面,美國發起了系列反擊,先是1985年給日本施壓簽署廣場協定,美元貶值日元升值,隨後是貿易戰組合拳,包括301調查、利用GATT爭端解決機制、要求日本自願限制出口以及全行業的市場開放等。

之後的事態演變大家已經都知道了,日本經濟也因此迎來了“失去的20年”,其實嚴格說還不止20年,日本製造到現在都沒能緩過勁兒來。

我們一般都把廣場協定作為標誌,但隨後日本的應對策略卻是我們應該檢討的。不管是廣場協定談判,還是之後持續多年的數輪談判,日本采取的都是讓步換太空的策略,希望通過小幅度的讓步換取較長時間來完成產業鏈更新和產業地區轉移。直到1989年兩國簽署美日結構性貿易障礙協定,美日之間的貿易博弈終告一段落。

結構性貿易障礙協定談判了一年多時間,儘管美日都作了些承諾,但很顯然日方的承諾對日本更為致命。日本的承諾集中在增加公共工程開支、限制壟斷公司的反競爭做法、放寬外資限制以及土地政策等6個方面。儘管一些美日貿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協定並未涉及,日本讓步策略所收獲的苦果卻在之後若乾年裡顯現出來。

川普政府發起的這場貿易戰,很容易找到當年美日貿易戰的影子,這也是為什麽會有開頭所說的兩種情緒的根源。巨額的貿易逆差是表象,美國製造業空心化是主因,又都有著強勢美元的背景,以及美方認為的貿易對手開放度不夠等。

但不同的是,中方的經濟體量、反製手段以及獨立性都和當年的日本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世界也變了,世貿組織等貿易救濟手段更多,西方國家內部的一致協同性也不如以往。

再回到第二段提到的假設,雙方如果開戰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川普政府贏不了貿易戰。現實是,中美已經在相繼出招,繼中方公布價值約30億美元的反製措施後,美方也於當地時間4月3日正式公布了價值500億美元的加稅建議清單,包含了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中方隨之的反應是“采取同等力度、同等規模的對等措施”,4月4日公布了對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的清單。稍稍讓人舒口氣的是,中方的實施時間將視美方情況而定,美方的建議也尚有60天公示磋商期。

(作者系本報副總編輯)

作者 許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