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語電影真正的“一種關注”,大家請看這裡!

坎城電影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主競賽單元中唯一的華語片《江湖兒女》已在11號完成首映,而另一部備受矚目的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也在本周舉行了首映禮。


坎城的“一種關注”單元始設於1978年,目的是關注國際上新發聲導演的作品。所謂“關注”,是國際最高電影藝術殿堂對新聲音的重視,它不但需要精準的捕捉,更需要推出的勇氣。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來自對中國電影人的“一種關注”。



八十年前,日本天皇裕仁發布《大陸命第241號命令》,要求侵華日軍開始對中國內地實行戰略轟炸,而後又制定了更為詳盡的《陸海軍中央航空協定》,指出戰略轟炸的目的是:“攻擊敵戰略及政略中樞”,“捕捉、消滅最高統帥和最高政治機構”,從而最終“挫敗敵繼續作戰的意志”。這些指示無不使罪惡的目光落在當時的陪都[重慶]身上。於是,瘋狂的日軍開始了長達六年零十個月的無差別轟炸,史稱“重慶大轟炸”。

 

1941年,一部名為《苦乾》的紀錄片在紐約世界劇場與世人見面。它在首映後收獲了無數來自美國民眾的驚歎,並獲得了第14屆奧斯卡特別獎。隨後,知名電影發行商聯美公司買下了該片的發行權,並於第二年幫助這部紀錄片實現了更廣範圍的傳播。




這部紀錄片首次向世人展現了大轟炸前後重慶人民的生活狀態。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觀看過全片後,書寫了《致重慶市民的紀念狀》,以表達對重慶人民不催精神的由衷讚歎與欽佩——“此種為爭取自由表現之忠實,將鼓舞來世而不朽。”


 


關於重慶大轟炸的歷史,似乎多年以來常常沉寂於薄薄的一層浮土之下,而樂觀的山城人卻延續了在任何苦難面前都泰然無畏的生活態度。對於他們來說,城市本身就是歷史,大轟炸就是那片土地從來不曾遺忘的創傷與抗爭。八十年後的今天,有一部作品立志要讓更多人聽到當年來自巴蜀人的呐喊。這,是導演蕭鋒和他即將於8月17日上映的電影《大轟炸》想要實現的“一種關注”。




作為第一部全景式再現大轟炸時期重慶軍民抗爭狀態的類型片,《大轟炸》所肩負的不僅在歷史層面,同時也是近年來國產戰爭歷史題材影片與內地電影市場商業契合度的一次試水。而從這一角度來說,《大轟炸》需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如何兼顧地域性與時代性,如何平衡商業性與歷史還原,如何借助跨國技術講好中國故事。

 


1這兩年,主打“時代性”的電影受到了不少觀眾喜愛,比較突出的當屬《芳華》和《無問西東》。在向觀眾傳遞資訊的過程中,它們有意識地將觀眾“情境化”,將他們拉回到或真實或虛構的記憶。





對於真正和特定“時代”有過交集的人來說,“情境化”可看作一種追憶和彌補遺憾的療法;對於沒有切實記憶的人來說,他們借助文字、影像、口述等各種管道並依靠聯想力黏合的虛構記憶,在情境中被反覆驗證或修正,則是另一種共鳴。

 

《大轟炸》試圖表現的,並非歷史背景下的個人小情,而是時代洪流中時刻閃耀的人性大義。它所包含的情境也不能用類似任意一個文工團或者任何一所高等學府去推演,而是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所以,如何突破地域的限定,立足於“大時代”說話,真正實現全景式刻畫,是該片第一個值得期待的地方。

 


在一首悼念空戰中犧牲的三弟的詩中,林徽因寫道——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

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

簡單的,你給了。”

 

也許,真正“適合時代的語言”,只有站在後世才能被發掘。



如何平衡商業性與歷史還原,是該類型影片面臨的又一個抉擇,也是電影評論關注的一個重點。作為一部商業片,《大轟炸》的使命必定與《苦乾》不同。後者身為紀錄片要考慮的影像真實在劇情片中則擁有了更多演繹自由。



不過,據說為了將歷史盡量真實地還原,主創們都狠下了功夫,導演蕭鋒也漸漸有了“最苛刻導演”的稱號。片中飾演日軍飛行員的演員澀谷天馬在開拍前曾抱著厚厚一摞資料走到導演面前,和他探討這段歷史,這是一名外國演員的職業素養和對另一個國家歷史的尊重。


 

從影片介紹來看,《大轟炸》絕不是一個建立在巨集大歷史上的分散體,而是一部節奏跌宕的劇情片。它以嚴謹考究為基礎,用一個完整的故事讓歷史變得立體,考驗了創作者的格局與取捨。這也使得它和主旋律的“三建”系列(《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相比,更具備可觀性,更容易為普通觀眾所接受。



3

跨國製作與參演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國產大片吸引市場注意的姿態。從幕後團隊到演員,《大轟炸》的製作都試圖與國際團隊產生各種碰撞與火花。該片由《血戰鋼鋸嶺》導演梅爾·吉布森擔任藝術總監,視覺特效則邀請到了韓國Macrograph公司,該團隊剛剛憑借《紅海行動》拿下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最佳視效獎”。由預告片推測,電影中會涉及到大量空戰場面,而Macrograph的加入,想必會讓特效粉們小小激動一下。



《大轟炸》想要講好一個事關民族生死存亡的故事,就不僅僅要求參與者技術過硬,更要有對大轟炸事件、對人性和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認知。也只有這樣,電影的產出才是有溫度的,而非冷冰冰的技術堆砌。比如,參與影片配樂演奏的倫敦交響樂團在得知這段歷史後大為震驚,於是曾經歷過德國納粹轟炸的倫敦人在演奏中也時刻流露出共度時艱的悲憫。等待著看到《大轟炸》在這些層面交出的答卷,希望它能成為國產戰爭歷史片的突破之作。因為它有關注,有行動,自然亦可有期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