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廣州封控區醫院的“防火牆”:建過渡病區,不開空調保持通風

在廣州封控封閉管理區內,急症患者就醫後如何保證防控安全?位於廣州荔灣封控區域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下稱“廣中醫三院”)在醫院內建起了過渡病區。

6月17日,該過渡病區負責人孫志佳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介紹了過渡病區建立的過程。他向南都記者談到,過渡病區的建立,一方面是確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另一方面也降低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的感染風險。據悉,自6月10日以來,該過渡病區已收治了19名患者。

設立醫院的“防火牆”

廣中醫三院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南部片區,該片區多地被列為中、高風險區。自廣州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醫院承接了中、高風險區一些急、重病患的入院就醫的任務。

孫志佳是醫院內科主任、主任中醫師,也是醫院過渡病區的負責人。他向南都記者介紹,6月以來,該院接受的病人多來自封控、封閉管理區內。

“封控、封閉管理期間,一般的疾病社區、三人小組可以提供幫助,能被送來醫院的沒有一個是不急的。”孫志佳向南都記者談到,來自封閉、封控管理區的病患多為骨折、受傷,也有老人中風的情況。其中大部分需要住院觀察治療,有的甚至需要進行急診手術。

儘管已有急診篩查病區,新住院患者已在72小時內做過兩次核酸檢測,而此波疫情中,新增感染者的潛伏期多在1周左右。但醫院急診科醫療空間有限,患者入院後最多只能在急診室住院觀察3天。

“在這段時間裡,我們對於每一個入院的病人都必須謹慎,如果急診篩查病區的病人直接進入住院病區,一旦出現差錯,會給整個醫院的患者和醫護人員帶來巨大風險。”

孫志佳談到,醫院根據荔灣區重點管控區域院區急救與醫療服務工作方案的防疫通知要求,設立過渡病區,一方面是確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另一方面,是要極力降低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的感染風險,形成醫院裡的“防火牆”。

南都記者了解到,過渡病區設置“三區兩通道”,即工作區、清潔區、物質準備區,以及患者出入通道和員工出入通道。同時設立22個獨立病房,每個病房內要分別設置儀器通道、功能科醫生通道、術後儀器消毒等多個環節,以防止交叉感染。

過渡病區內的各項醫治護理工作也要比在普通病房時更加小心。過渡病區成立前,這裡的所有護士都要演練過渡病區工作的各項流程,包括帶領病患進入過渡病區,送病患檢查、做手術的通道如何通行。就算是送標本、送餐送藥、衣物換洗、垃圾運輸、穿脫防護服、物品的浸泡消毒這樣基礎的流程,護士們也不敢馬虎,一一進行演練、布置。

保證及時救治

過渡病區是急診篩查病區的後盾,更是全院其他病區的前哨。

病患從急診科送往過渡病區後,要在該病區觀察超過5日,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才可轉入普通病區。

從急診科篩查區送過來的病人涉及多個科室,很難固定一支穩定的醫生隊伍,如何保證醫療安全和醫療質量?孫志佳告訴南都記者,醫院從內科、外科、骨科、婦科等多個科室抽調多名骨乾醫生、12名護士輪守值班過渡病區。

“根據病區內病患實際情況,輪班的醫生會及時調整。”過渡病區工作環境相對特殊,病區內不能使用空調,必須時刻保持通風,醫護人員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二級防護要求。

南都記者了解到,廣中醫三院過渡病區設立後,自6月10日以來,已收治了19名急、重症患者。這期間,急症的治療刻不容緩。過渡病區建立首日,多名來自中低風險區的股骨頸骨折、失血性休克等的危急重患者。

其中,有一名80多歲的老人因中風也被送至過渡病區觀察治療,所幸在過渡病區得到神經內科專家的緊急救治,老人才得以脫險。“像這樣的急症,救治過程可以說是分秒必爭。”

南都此前報導,6月7日,一名男性患者不慎從高處墜落造成重傷。被送醫後,廣中醫三院緊急集合影像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創傷骨科、檢驗科等多學科會診,緊急為患者進行了左腎切除術、結腸修補術。術程歷經3個多小時,這名男性患者才得以脫險。好在前期,醫院急診科的負壓手術室隨時準備“開工”,以供急診手術。“這名男性患者送醫時情況凶險,如果沒有緊急進行手術,怕是會丟性命。”孫志佳說。

采寫:南都記者 黃小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