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會呼吸的海綿公園 成都在天府綠道上全域分布

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公園會是什麽樣?8月中旬,部分區域更新改造後的“成都版中央公園”——桂溪生態公園全新亮相,展現在1400畝、9個人民公園的區域內總透水率達95.6%的海綿公園的先進理念。同時,記者從成都市水務局獲悉,成都在天府綠道的建設中,將串聯和帶動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形成一個覆蓋城區、全域分布的城市海綿體。

桂溪生態公園作為成都天府綠道中錦城綠道裡的一個點位,它的會“呼吸”在大雨來臨時,會有十分優秀的表現——雨水落在公園裡,大部分可就地消納,經過淨化、蓄存,這些雨水還能被再次利用,反補到園區的景觀用水當中。雨後市民在公園漫步,會發現步道乾燥,老年人完全不用擔心發生踩了積水滑倒的意外。

原來,透水的路線地磚下面是由三層大小不一的碎石組成的、厚達幾十厘米的海綿結構。顧名思義,當水遇到海綿,就能迅速被吸收,雨水遇到這樣的海綿結構,也能被迅速消納。公園海綿路線比普通人行道增加了20%-30%的儲水能力。公園內85.3%為綠地,雨水通過綠地自然滲透,另14.7%的硬質鋪裝部分中有70%為透水材料,總透水率從過去的70%提高到95.6%。

桂溪生態公園

除了步道,桂溪生態公園的屋頂、路面、停車場等都集中體現了透水的功能。而被消納的雨水將進入循環利用系統,在桂溪公園的地下,有佔地860平方米的雨水收集池,雨水最終可通過噴灌和澆灌的方式反補到園區的景觀用水當中。目前,成都已陸續建成開放的二仙橋公園、聖燈公園、杉板橋公園等都是海綿公園。

據成都市水務局相關專業人員介紹,這份閑適與安心,來自於天府綠道建設中的“海綿”化設計。

按照規劃,桂溪生態公園內建設了一級綠道2公里、二級綠道4.5公里,連通錦城湖和中和濕地,與錦江綠道無縫銜接。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基於成都特有的地理和水文條件,目前有16種具體措施,如透水鋪裝、綠色屋頂、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立體綠化、蓄水池、植草溝等。這些措施,在很多綠道中已經成為了實體設施。在嬌子立交旁的熊貓綠道,可以看到一個呈碗狀的水塘,中間鋪著細沙,四周栽種著蘆葦等水生植物。通過沙礫層、水生植物層層過濾,表面徑流減少。水慢慢裝滿“碗”,就會滲出來,進入中水管網,進而回收利用。

成都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其中一個方面就是結合生態系統建設,強化城市海綿體建設。16930公里的天府綠道,將串聯和帶動生態區、綠道、公園、小遊園、微綠地五級城市綠化體系,形成一個覆蓋城區、全域分布的城市海綿體。(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