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華基金人才不足 旗下一基金成立未滿9月即宣告清盤

  本刊記者  易強/文

  4月10日,新華基金旗下一隻混合型基金成立未滿9個月即宣告清盤。

  有意思的是,6月26日,即上述基金發布清算報告當日,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一隻混合型新基金——新華安享多裕(004982.OF)——開始通過中國農業銀行等代銷機構正式發售。“‘享’有現在,‘裕’見未來”,是新華基金為吸引投資者注意而打造的廣告詞。

  但問題是,新華基金讓投資者“‘裕’見未來”的底氣,從何而來?

  清盤之鑒

  4月10日宣告清盤的基金為新華華榮(003736.OF),這是一隻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2017年7月25日,這隻基金經過近3個月的募集而成立,首募規模3.46億份,基金經理是崔建波與張永超二人,前者是新華基金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後者於2016年3月入職。

  從公開數據上看,這隻基金的持有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定期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即成立不到半年後,新華華榮份額規模已縮減至1.38億份,其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達到1.36億份,佔比98.37%。

  報告同時顯示,自合約生效日至2017年底,該基金總申購份額只有119.32萬份,總贖回份額則達到2.09億份。因此,業內人士指出,其成立時機構投資者持有90%以上份額是大概率事件。

  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極度失衡的持有人結構直接導致了該基金的清盤。

  根據宣告清盤的公告,截至4月9日,該基金已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 萬元的情形,已觸發基金合約中約定的基金合約終止條款。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正是因為機構投資者的巨額贖回。

  根據2018年1月10日發布的公告,僅1月8日,該基金即出現“基金份額淨贖回申請超過前一開放日的基金總份額的10%,觸發巨額贖回”的情況。截至第一季度末,基金份額總額僅剩下890.77萬份。

  業績方面,根據Wind資訊,截至清盤前夕,新華華榮成立以來的回報率為-4.72%,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的回報率(1.81%)。另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在同類基金中,該隻基金2018年以來的業績排名為1307/2624,屬於中間梯隊。

  顯然,儘管該隻基金的業績並不突出,但是相較於其業績表現,持有人結構的失衡才是導致其清盤的主要原因。

  至於這種情況會不會發生在新華安享多裕(004982.OF)身上,則需要投資者多做思量。

  持有人結構失衡

  事實上,新華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不少都表現出“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持有”的特徵。

  Wind資訊顯示,截至2017年底,新華基金旗下有數據可查的24隻主動權益類基金(僅指主基金,下同)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比例超過50%的有9隻,佔比37.50%,其中持有比例超過90%的有4隻,即新華鑫弘(003739.OF)、新華華榮(003736.OF)、新華華瑞(003738.OF)及新華鑫銳(001622.OF),持有比例分別為99.98%、98.37%、95.18%及92.38%。

  上述特徵比前一年更加明顯。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新華基金旗下有數據可查的20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比例超過50%的有5隻,佔比25%,持有比例超過90%的則為零。

  值得一提的是,在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比例超過50%(基於2017年底的數據)的9隻混合型基金中,有6只是由崔建波管理(或與他人共同管理,下同),即新華華榮(98.37%)、新華鑫弘(99.98%)、新華萬銀多元策略(000972.OF)、新華優選消費(519150.OF)、新華趨勢領航(519158.OF)及新華鑫泰(004573.OF),後4隻基金機構投資者的持有比例依次是88.20%、76.04%、62.47%及57.15%。

  也就是說,由新華基金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崔建波管理的新華安享多裕(004982.OF)也將有一定概率會體現出“主要由機構投資者持有”的特徵。

  業績平平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6月30日,崔建波管理的基金共計8隻,除了上面提到的5隻(已清盤的新華華榮不計),還有新華鑫益(000584.OF)、新華行業輪換配置(519156.OF)及新華穩健回報(001004.OF)等3隻。截至2017年底,後3隻基金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的比例依次為41.24%、10.05%及2.37%。

  截至6月30日,新華基金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共計31隻,資產淨值合計81.26億元,其中崔建波管理的上述8隻基金資產淨值合計32.62億元,佔比40.14%。

  那麽,作為新華基金的投資總監以及基金經理,崔建波管理的基金業績表現如何?

  Wind資訊顯示,上述8隻基金中,有6只能查到近3年(截至7月4日,下同)的業績數據,其中3隻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在超越業績基準的幅度方面,表現最好的是新華行業輪換配置(519156.OF),其回報率為27.87%,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0.13%;表現最差的是新華優選消費(519150.OF),其回報率為-1.29%,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則達到22.13%。

  能查到最近2年業績數據的也是6隻,其中4隻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在超越業績基準方面,表現最好的是新華穩健回報(001004.OF),其回報率為9.72%,同期業績基準收益率為6.17%;表現最差的仍然是新華優選消費,其回報率為-3.28%,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則達到30.50%。

  至於最近1年的業績表現,在有數據可查的7隻基金中,有4隻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在超越業績基準方面,表現最好的是新華鑫弘(2016年11月30日成立),其回報率為5.42%,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4.17%;表現最差的仍然是新華優選消費,其回報率為-4.25%,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6.86%。

  2018年以來的業績表現則是,在上述8隻基金中,有6隻跑輸業績比較基準,佔比75%。而在2242隻同類基金中,同期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有1183隻,佔比52.77%。

  根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末,新華基金前三大持倉股票都是房地產行業,依次是萬科A(000002.SZ)、招商蛇口(001979.SZ)和保利地產(600048.SH),持倉市值依次是2.57億元、2.34億元及2.27億元。

  人才不足

  公開資料顯示,新華基金成立於2004年12月,是中國成立的第44家基金公司,注冊地在重慶,屬於“券商系”一員,恆泰證券股份公司、新華信託股份公司、杭州永原網絡科技公司目前分別持有58.62%、35.31%及6.07%的股權。

  根據Wind資訊,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新華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339.86億元,其中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184.98億元,分別比2017年底縮水100.29億元和30.44億元,縮水幅度分別為22.79%和14.13%。在公募管理規模的排名方面,無論是在整體上,還是非貨幣基金方面,目前都是第56位,都比2017年底下滑了一位。

  在產品結構方面,2012年之前,新華基金旗下只有混合型基金,因此這類基金堪稱公司的基石,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分別於2012年、2013年及2014年才出現。

  不過,自2015年以來,混合型基金所佔比重迅速下降。

  Wind資訊顯示,2015年底時,新華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規模為179.51億元,佔比52.24%;至2016年底,混合型基金規模減少到161.33億元,佔比則降至36.60%;至2017年底,規模減少到92.91億元,佔比則大幅降至21.11%。截至2018年6月30日,混合型基金規模為70.93億元,佔比20.87%。

  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及佔比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與其業績表現有關。根據Wind資訊,在新華基金有最近3年業績數據的17隻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有10隻跑輸業績比較基準,佔比58.82%;最近2年及最近1年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佔比則分別為72.73%及48.15%。

  另一個原因則是投研人才的流失,尤其是2015年2月及6月王衛東與曹名長的先後出走,對新華基金造成了極大打擊。根據Wind資訊,新華基金目前有基金經理18名,其中基金經理年限在3年以上的只有6人,佔比33.33%。正因為如此,作為副總經理和投資總監的崔建波才不得不親自上陣,同時管理8隻基金。

  新華安享多裕(004982.OF)是新華基金在2018年發行的第二隻基金,早在2017年6月13日證監會就下發了準予注冊的許可證,新華基金應在“本批複下發之日起6個月內進行基金的募集活動”,但它顯然未能如期募集。

  2018年2月24日,證監會基金機構部下發了準予延期募集備案的回函。接獲回函後,又過了4個月,上述基金才開始正式發售。

  Wind資訊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部基金公司成立的基金共計344隻,發行份額共計3887.09億份。6月份的發行數量及發行份額最少,隻發行26隻基金,發行份額291.44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3隻,混合型基金僅1隻,債券型基金22隻,發行份額分別為5.03億份、12.21億份及272.20億份。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