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學一味中藥,使君子!

本品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乾燥成熟果實。

別名

使君、使君子、史君子、使君仁、川君子、建君子、留求子、風稜禦史

採收加工

秋季果皮變紫黑色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性狀鑒別

本品呈橢圓形或卵圓形,具5條縱棱,偶有4~9棱,長2.5~4cm,直徑約2cm。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平滑,微具光澤。頂端狹尖,基部鈍圓,有明顯圓形的果梗痕。質堅硬,橫切面多呈五角星形,稜角處殼較厚,中間呈類圓形空腔。種子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約2cm,直徑約l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多數縱皺紋;種皮薄,易剝離;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斷面有裂隙。氣微香,味微甜。

性味歸經

甘,溫。歸脾、胃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溫氣香,入脾、胃經。善殺蟲、消積,既為治蛔蟲、蟯蟲病之佳品,又為治小兒疳積之要葯。

功效

殺蟲消積。

使君子妙記

注釋:傳說使君子的來歷與三國人物阿鬥有關。劉備的兒子阿鬥小的時候很瘦小,而且傳說愛吃土和石塊,別人以為他很傳神。有一次他玩抓迷藏而藏了三天三夜,後來被找到了,在此期間以藏身處的一種植物充饑。回去以後,他就開始胃口打開,而且長肉了,從此不再吃土壤石塊,後來人們分析,啊鬥因為蟲積,所以才吃土和石,從此,這種植物就叫使君子。

9 主治病證

1、蛔蟲病,蟯蟲病。

2、小兒疳積。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 ,去殼取仁,搗碎。小兒每歲每天1~1.5粒,每日總量不超過20粒。或入丸散,或炒香嚼服。空腹服,連用2~3天。

11 使用注意

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暈、嘔吐等不良反應,故不宜超量服。若與熱茶同服,亦可引起呃逆,故服藥時忌飲茶。

12 使君子的故事一

宋年間,潘洲一帶有個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醫道,深得鄉鄰尊敬。一天,他上山採藥被一種結在藤狀植物上的果實所吸引。果實形如山梔,又似訶子,去殼嘗之,其味甘淡,氣芳香,於是摘下一些帶回家來想研究它的藥性。幾天后,郭使君見這些果實未乾透,怕久放發霉,就放到鍋中炙炒。

不一會兒,濃鬱的香氣彌散開來,誘得年幼的孫子嚷著要吃。使君無奈,就揀出炒熟的三枚給孫兒吃。沒想到次日早晨,孫子解大便時竟排出了幾條蛔蟲。使君思想其緣故,莫非這果兒能驅除蛔蟲?於是就又給孫子吃了八九枚。這下子可把孫兒折騰壞了,又是一個勁打嗝,又是嘔吐。

郎中斷定是過量中毒,忙用甘草、生薑等給孫兒解了毒。幾天后,他再次給孫子服食了三四枚,果然孫兒又順利排出了幾條蛔蟲。這孫兒本偏食,面黃瘦弱,吃果子不僅驅了蟲,而且食慾大增,身體也漸漸強壯起來。

此後,郭郎中在行醫時,遇到疳積、蟲積的患兒,就酌量用這種果實去醫治,每獲良效。人們問起這果子的名字,郎中一時想不出,最後應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13 使君子的故事二

相傳,三國時劉備的兒子得了一種怪病:面色萎黃、四肢枯瘦。渾身無力,肚子脹得像面鼓,一叩「嘭嘭」直響。劉禪還經常哭著,鬧著。要吃黃土、生米一類的東西。一天,日麗風和。劉禪要去野外玩耍,劉備便派兩名士兵帶他去附近玩玩。

誰知,天色將黑回家後,劉禪突然又吐又瀉,兩手捧著肚子直是喊疼。當劉備向兩個士兵問明情況時,劉禪疼得愈加厲害了。兩士兵瞧見劉禪又哭又叫,果腹而滾。

嚇得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劉備忙問他們劉禪到底在外邊吃了什麼,其中一個士兵戰戰兢兢地跪拜道:「……小公子看見一種野果,哭喊著要採摘。小的們勸他不住,就讓他摘幾顆拿著玩。誰知,……」劉備一聽,認為劉禪是吃野果中毒。立叫兩個士兵忙去找醫生。

誰知那兩士兵出門後不多時,劉禪拉下了許多蛔蟲和蛋花樣東西後,便不哭不鬧,安靜了許些。還嚷著說肚子餓。劉禪喝了半碗稀粥,又拉了些蛔蟲,然後便獨自玩了起來。等醫生趕到時,劉禪早就安安靜靜地睡熟了。日後,劉禪的肚子軟了,黃土、生米一類的東西也不要吃了。

劉備眼看著兒子的身體日漸好起來,興奮不已。暗自思想,定是那種野果治好了兒子的怪病。他便急切地又命那兩個士兵帶了十幾個人,到野外採集那種不知其名的野果。采後把它晾乾,碾成粉末,散於民間,醫治像劉禪一樣的怪病。果真有效。於是,百姓便抬著豬羊,敲鑼打鼓,喜笑顏開地來到劉備軍中致謝。劉備拿出狀似橄欖,有稜有角的野果問及大家這叫什麼名字,百姓卻搖頭不知。

這時,只見一書生模樣的人擠入人群。大聲言說:「既然這野果不知其名,而最先品嚐此果的人是劉使君的公子。就不妨稱它『使君子』吧!」眾人一聽,連連擊掌稱好!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