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適當飲酒有利身體健康?50萬中國人10年追蹤數據公布,顛覆認知!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全世界的人民都愛喝酒,中國人當然也不例外。

你若不信,看看白酒股生猛的表現就知道了:wind白酒指數從今年年初的1380點,一路飆升到今天的2403點,4個月漲幅超過70%。

wind白酒指數走勢

愛小酌兩杯本是人之常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可是人們卻偏偏愛用借口安慰自己,無視酒精對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

正因如此,有人念叨著「每天一口酒,活到九十九」,堅信適量飲酒能活血化瘀的傳說;在歐洲,「每天一杯紅酒可防止血管老化」等說法也不脛而走,流傳甚廣。

然而,事實卻是相當殘酷:2016年,全球有280萬人死於飲酒過度,在15-49歲的男性人群中,12%的死亡和飲酒有關。

因此,在2018年8月,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即不飲酒才能對健康有益!

如果這還不夠震撼,那麼在今年4月4日,另外一篇中英兩國機構合作的論文,足以讓人產生警覺。

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聯合發現,證據表明,即便是輕度飲酒也會導致血壓增高以及中風風險上升,不存在「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結論是在對50萬中國人追蹤10年後得出的。

沾酒就增加健康風險

經常喝得酩酊大醉肯定對健康不利,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一派觀點認為,滴酒不沾也不利於健康長壽。

這些人認為,一些疾病(如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程度似乎與飲酒量成「U」形關係,完全不喝與飲酒過度都會帶來高風險,而適當的飲酒量反而會降低健康風險。

這種說法真的有道理麽?

今年4月4日,《柳葉刀》雜誌刊登了一篇重磅論文,題為「關於酒精和血管疾病病因的常規和遺傳學證據:一項針對中國50萬男女的前瞻性研究」。

每經小編()注意到,這項研究的資助部門囊括了中英兩國最頂級的科研機構,其中包括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英國心臟病協會、英國癌症研究中心和葛蘭史素克(GSK)等。

這項重磅研究否定了健康風險與與飲酒量成U形關係的說法:對於缺血性中風和腦內出血等癥狀,酒精攝入量與風險呈很強的正向相關;酒精攝入與心肌梗塞之間的關係尚不明顯(但絕對不呈現U型),研究人員表示還需要數年的時間跟進調查。

研究表示,常規分析發現,在中國男性自我報告的案例中,酒精攝入與心肌梗塞的確呈現U形關聯,即中度攝入的風險最低。這可能也是一些人認為「適度飲酒有益於防止心血管老化」的觀點來源。

血壓、膽固醇、丙麩胺醯氨轉酸酶濃度與飲酒量呈強正相關(已考慮基因分布)

但是在考慮與酒精相關的基因類型,將人群進行分層研究後,結論又不一樣了。排除掉混雜因素後,「U」形關係並不成立。

遺傳流行病學證據表明,所謂適度飲酒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因果性的。酒精攝入會均勻地增加高血壓和中風風險,並且對心肌梗塞風險幾乎沒有防護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案例完全來自中國,樣本規模之大和追蹤時間之長都為結論的可靠性增添了不少分量。

2004年6月25日至2008年7月15日期間,嘉道理生物銀行在中國十個地區(從西南到東北)招募了512715名成年人,記錄其酒精飲用習慣和其他生理特徵。研究人員隨訪了至少10年時間,並通過死亡登記和醫院電子記錄來監測受試者的心血管疾病。

按照基因類型分布預測的各地平均飲酒量,四川最高

為什麼研究選在中國

報告表明,之所以將研究對象全部選在中國,和中國人體內常見的一種基因變體有關。

「沾酒就上臉」是很多國人常見的現象。然而,在世界範圍內,這種現象主要集中在東亞地區,因此又被稱為「亞洲臉紅症」(Asian Flush)。約36%的東亞人(中、日、韓)會出現喝酒臉紅的現象。

喝酒帶來的危害主要來自乙醛,同時它也是使你臉紅的元兇。為了消除這個危害,專職代謝乙醛的乙醛脫氫酶2(ALDH2)就顯得尤為重要。喝酒以後,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進入血液,主要的代謝發生在肝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簡單來說,酒精首先經乙醇脫氫酶(ADH)催化,代謝得到乙醛。乙醛會進一步在乙醛脫氫酶2(ALDH2)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酸,乙酸再參與到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去,最終得到CO2和水,排出體外。

這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對許多組織和器官都有毒性,也被認為有多種致癌效應。可見如裸體內的乙醛堆積起來,對健康是很不利的。

偏偏對於東亞人群來說,12號染色體(rs671)上存在ALDH2基因的常見功能喪失變異,這會極大降低乙醛的分解速度,足以使飲酒後乙醛在體內堆積,讓人不舒服。這種變體決定了很多東亞人對酒精攝入的反應。

「喝酒上臉的人不容易醉」,也是一種常見的說法,但這背後隱藏著一個更重大的信號:

喝酒容易臉紅的人正是代謝乙醛存在缺陷的人,因此他們更容易受到乙醛的侵害——即便自我感覺沒醉。儘管飲酒者沒有醉倒,但實際上乙醛在體內堆積越來越多,對機體的損傷也隨之增大。

也有研究表明,存在 ALDH2 基因缺陷的酗酒者比正常酗酒者罹患食道癌的幾率更高。所以,喝酒臉紅的人更應該注意節製,少喝或者不喝酒。

飲酒量為零最安全

上述報告還對飲酒的健康風險進行了量化,結果顯示:

每天飲用1-2個酒精部門會使中風風險增加10-15%;

每天飲用4個酒精部門會使中風風險增加35%

研究者對酒精部門定義為一小杯葡萄酒、或者一瓶啤酒、或者一小份烈酒。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文無關)

這項結論與此前劍橋大學教授斯皮格霍爾特的觀點「不謀而合」。斯皮格霍爾特表示,如果每天喝半瓶葡萄酒,將會增加38%的中風風險。

2018年8月,40多個國家的研究者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時間跨度長達26年,涉及195個國家和地區的2800萬調查對象。

研究顯示,僅2016年,全球就約有280萬人因飲酒死亡,在當年全球致死(早逝)、致殘因素中位列第七。對於15-49歲之間的人群來說,飲酒是全球範圍內該年齡段人群的頭號殺手(男性約為12.2%,女性約為3.8%)。

研究證明,最安全的飲酒水準是「零」,即滴酒不沾也比少量飲酒風險更低。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也曾表明,對女性而言,即使每天飲用一杯紅酒,也會增加4%的乳腺癌患病風險,而過量飲酒則會增加40%-50%的風險。

每經小編注意到,美國飲酒標準建議,男性每周飲用酒精量不超過196克,女性每周不超過98克。英國最新標準規定,無論男女每周飲酒量都不應該超過14個酒精部門,大約相當於6品脫啤酒(酒精度為4%)。《柳葉刀》雜誌則建議將酒精攝入標準降低到每周100克以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25克(相當於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精量不超過15克。

BBC專家建議,即使不超過每周14個酒精部門的推薦量,也要分開喝,不要一下子把一周的量在一天內全部喝完。而且飲酒最好不要空腹。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數值均為「上限」標準,而非各國推薦的「適宜飲酒量」。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