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前有EA後有Vivendi,育碧招誰惹誰了?

文 | 丁鵬Gamewower

近日,據路透社報導,維旺迪(Vivendi)已經賣掉了其最後持有的育碧(Ubisoft Entertainment)5.9%的股份,總價值4.29億歐元,維旺迪在這場交易中則獲得了2.2億歐元的資本收益。

路透社還在相關報導中指出,算上此次交易,維旺迪總共賣出了價值20億歐元的育碧股份,一共獲得了12億歐元的資本收益。

實際上,早在去年9月份這項交易已經確定,維旺迪當時承諾將在2019年3月5日出售所持的所有育碧股權。

當時維旺迪手上還持有6.7%的股權,此前其曾一度持有育碧27.3%的股權,但在2018年3月份育碧購回維旺迪持有的全部育碧股票,並引入了兩家長期投資者: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持股3.4%)以及騰訊(持股5%)。

但其中這6.7%的股權需要與兩家金融機構的參與進行交易。這當中大約將有0.9%的股權將在2018年10月1日進行了轉讓,余下的則是在今年3月5日正式出售。

而隨著維旺迪正式的退出,這起當時轟動全球的收購案也總算是畫上了句號。

EA發難,歷時6年結束持股

實際上,這不是育碧第一次被人盯上,早在2004年左右,EA就開始發起了對育碧的攻擊。

當時,EA悄無聲息的動用了大約1億美元現金在市場上收購了育碧約19.9%的股份。而一旦其持股超過30%,那麽EA就可以正式發起對育碧的收購申請。

這件事情詭異的地方在於在收購時育碧的高管對此毫不知情,直到當年的12月20日EA自己主動將該新聞對外披露。

彼時EA已經獲得了18.4%的公司投票權,僅次於擁有22.8%公司投票權的育碧創始人吉勒莫特家族。

一場口水戰就此爆發,當時有分析師之初,“EA看中的是育碧的工作室中的開發天才,另外還有育碧旗下的Gameloft無線遊戲的開發前景”,並預測EA會在某個時刻進一步收購整個育碧。

對於EA的這個舉動,吉勒莫特家族感到憤怒無比,並開始動用一切手段阻止EA,輿論上煽動用戶抨擊EA,另外還向法國政府提出訴求要求政府出面阻止這樣的惡意收購,表示“EA為了熄滅法國遊戲製作者的熱情,為了搶佔市場,惡意地並購育碧”。

而EA當時的發言人傑夫·布朗表示,“將來會有人在某一個時刻買這些股份,如果這個人是我們的話,會是對育碧未來的保護。我們並沒有打算額外購入育碧股份的計劃,現在我們的目的是成為一個幫助育碧管理好公司運作的優秀股東。”(Excuseme?)

但後來不知道為何EA沒有再進一步,6年之後的2010年亦如當初的收購一樣,EA又悄無聲息的將這些股份全部售出。當時EA手上還持有15%的剩餘股份,出售的價格達到了1.22億美元。

育碧對比確認並發表聲明稱:“在2010年7月16日,EA將其所有育碧股票拋售。育碧與作為股東期間的EA關係保持良好,而且EA也一直在支持我們的市場策略,我們認為此次交易符合育碧的最大利益。”

錯過動視暴雪,維旺迪盯上育碧

逃過一劫的育碧在2015年又開始經歷了“被收購”的風波,這一次是維旺迪。

2013年動視暴雪與其背後的ASAS II LP投資集團花費了近82億美元回購了大部分股權,維旺迪的佔股由61%下降12%,退出動視暴雪董事會。

彼時,動視暴雪正經歷產品荒,《魔獸世界》等產品走弱態勢明顯,新發布的如《暗黑破壞神3》這樣的產品也沒有達到預期,而維旺迪當時的資金也極度緊張,這是動視暴雪得以成功贖身的關鍵背景。

但從從維旺迪贖身的動視暴雪此後股價一路飛升,《爐石傳說》《鬥陣特攻》《決勝時刻4》大賣。

緩過神來的維旺迪也在2016年又開始了對遊戲公司的收購,同為法國的育碧成為了他們這一次的目標。

2015年10月一個月內,維旺迪兩次購入育碧的股票,只顧份額達到10.4%。到了2016年2月維旺迪有用5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育碧旗下子公司研發了《狂野飆車》系列的Gameloft超過30%股份,從而正式發起對Gameloft收購申請。

到了5月,維旺迪發布公告,收購Gameloft完成,Gameloft成為維旺迪的子公司。

面對維旺迪這樣的行徑育碧CEO吉勒莫特家族成員之一的 Yves Guillemot多次公開表示,維旺迪根本不懂遊戲,如果維旺迪收購育碧,將破壞公司創作遊戲的根基。

但維旺迪發言人則表示,“希望同育碧建立卓有成效的合作關係”,但也可能繼續收購育碧的股份。此時維旺迪已經持有超過20%的育碧股份,距離30%的大關越來越近。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為育碧將被維旺迪收購之際,在維旺迪持股已經達到27.9%的時候,維旺迪在2018年3月突然宣布放棄其擁有的27.9%育碧股份,將其出售。

育碧又一次保住了自己。

面對EA和維旺迪,育碧怎如此搶手?

有意思的是,這兩次育碧險遭收購,收購方的EA和維旺迪在玩家圈當中名聲都不太好。

首先是EA其有工作室粉碎機的名聲。在這份長長的名單上有以《創世紀》系列聞名的Origin Systems,有《上帝也瘋狂》、《地下城守護者》的研發商Bullfrog Productions,有以開發賽車遊戲為主負責《極速快感》系列的BLACK BOX,有研發了《榮譽勳章》的Danger Close,當然也少不了中國玩家最熟悉的研發了《模擬市民》與《模擬城市》的工作室Maxis以及《終極動員令》的研發商Westwood。

這份名單還有很長很長,比如《植物大戰僵屍》的研發商Popcap某種意義上也被EA給解散了,回顧這些被關閉的工作室,我們發現都有一個基本的共同點。

在一款產品成功之後,EA的策略是不停的出續作,一直出到玩家厭惡,在某個版本銷量大跌之後,EA隨即就會手起刀落,將工作室解散,再繼續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是榨乾一家公司,一個IP的玩法,利益最大化的玩法,與其讓收購的工作室耗費巨大的精力、資金去研發新的遊戲,不如在一款成功的產品上不停的出續作,讓玩家買單來的容易。

試想一項如果育碧被EA真的收購成功,失去話語權的育碧或許也要走上這樣的道路,對產品的自主話語權算是完全喪失了。

與EA的工作室粉碎機的名聲相比,維旺迪的名聲也好不到那裡去,當年大名鼎鼎發行了《半條命》的雪樂山在被維旺迪收購後,不停的拆散重組,最終走上了被解散的道路。

暴雪也曾被維旺迪要求與動視合並,並且在被維旺迪收購後,做出了《暗黑破壞神》的北方暴雪的幾位創始人集體出走,按照事後的說法是在和維旺迪的溝通當中北方暴雪要求更多的權利,但是維旺迪沒答應。

與EA一樣,維旺迪也基本隻注重利益,對於遊戲的品質、創新可不是他們這樣的投資集團關心的,他們隻關心財務數字。

為什麽EA、維旺迪這樣的公司會看上育碧,我們只能分析為,儘管育碧也在不停的推陳出新,做創新性的嘗試,但育碧在一些IP系列產品上一直保持著十分出色的成績如《刺客教條》系列、《虹彩六號》系列等等,這些系列性產品都能夠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而這就是成績是財報的保障,這些知名的IP背後就是一個個巨大的金礦。只是育碧自己保持著相當大的克制,因為育碧知道這是自己的根本,不會貿然的做一些動作,但對於EA也好,維旺迪也好,這就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礦而已,盡快挖完,盡快走人,尋找下一個金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