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終入恆指圈,港股可以狂歡一把了

作者 | 墨羽楓香

1

今年,全球股市冰與火交融。

據Wind統計,創業板指冠絕全球,今年以來暴漲48%,其次是深證成指和納指,分別暴漲29%、23%。

前三大股指熱火朝天,另一廂卻是冰冷的現實。其中,港股恆指是差生中的一個,在全球主流股指表現中排名相當靠後,僅次於英國富時100、法國CAC40。如果從3月19日這波全球股市大反彈起點算起,恆指又是一番慘象了,僅僅反彈了12.8%,跟NO.1的納指相去甚遠。

恆指不僅是今年,其實從2018年1月算起,已經熊了足足2年半了。期間股指暴跌23%,而一直被我們吐槽萬年不漲的上證指數期間也隻跌了6.5%,而深成指則飆超15%,創業板指更是瘋狂漲了45%。

長年萎靡不振的香港股市,拿什麽來拯救?改變遊戲規則,變更恆指成份股,或許是將港股脫離泥潭的最佳辦法之一。

2

何以解憂,唯有政策。

8月14日盤後,恆生公司公布恆生系列指數季檢審議結果,將阿里巴巴、小米集團、藥明生物納入恆指成份股當中了。另外,將信和置業、中國旺旺、中國神華剔了出去。其中,旺旺今年累跌超19%,神華和信和均暴跌超12%。被剔除的三家,下周一恐怕有好戲看了。

這次季檢,沒將美團納入恆指,而是將藥明生物納入,讓市場大感意外。不過,恆生中國指數還是將美團納入了,倍感安慰,另將阿里和小米囊括其中,同時把國藥控股、比亞迪、中信證券踢了出去。

其實,為了迎接阿里小米的上市,並納入恆指,香港交易所做了長達多年的努力。

2018年,港交所新規《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上市制度谘詢總結》正式生效,同股不同權的上市障礙被掃除,二次上市的通道也被打通。此後,港交所迎來了一大批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包括美團、小米等等。後來,大型中概股也紛紛回來二次上市了。

2019年11月26日,阿里正式掛牌港交所,與騰訊同台競技,成為港股市場最耀眼的兩顆明星。

次日,阿里火速被恆指公司納入恆生綜合指數,於12月9日起生效。然而,投資者期待阿里納入恆指,卻還是困難重重。

在此前長達數10年的時間內,納入恆指在市值、交易量、上市時間有嚴苛要求外,同股不同權、第二上市地均不在考慮範圍之內。阿里回來了,固有的束縛都將被衝破。

今年5月18日,恆生指數公司針對這一限制做出調整。這可是長達15年來的重大指數改革。

恆指終於還是迎來了阿里巴巴。一路顛沛流離,終究與騰訊在恆指相遇。當然,還有小米。

3

那麽,阿里小米為代表的新經濟巨頭,又能為恆指以及港股帶來什麽深遠的變化呢?

當前,恆指成份股市值TOP10中,有7隻金融股——工商銀行、中國平安、建設銀行、友邦保險、中國銀行、匯豐控股、中國人壽,今年以來全軍覆沒。其中,匯豐跌逾40%,工商銀行跌超16%,中國銀行跌超15%,其余個股均跌7%-8%。

TOP10中唯有騰訊錄得正漲幅,漲幅高達36%,且權重佔比12%,是拉動恆指的中堅力量。如果統計50隻成份股,39隻個股錄得下跌,金融、地產是重災區。其中,匯豐、太古均暴跌40%,九龍倉、長實集團、領展房產等紛紛暴跌20%以上。

拉通看,恆指板塊權重最大的是金融業,佔比48.8%,地產建築業佔比9.99%,兩者佔比高達58.8%。而代表未來趨勢、前景廣闊的行業,比如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非必需性消費、必需性消費,佔比僅為12%、2.53%、6.68%、2.94%,四者佔比僅為24%。

阿里為首的科技公司進入之後,將給恆指帶來面貌上的變化。醫療保健、科技和消費等新經濟板塊,亦成為A股股指大幅上漲的驅動力。

然而,港股金融股佔了半壁江山,且新經濟公司佔比過小,其走勢大幅落後於板塊結構更加均衡的MSCI中國指數和A股主要指數,也就正常不過了。

但是,阿里、小米來了,將明顯提升新經濟板塊在恆指中的佔比,將為未來股指帶來不小的上漲動力。想想看,標普500長達數10余年的牛市,驅動力不就是權重最大的FANNG嗎?現在蘋果和微軟在標普500指數中的影響力比幾十年來任何兩家公司都大,佔比權重已經升高至12.5%。

按照,最新價格和估算的自由流通比例,中金公司靜態測算阿里佔比恆指權重3.8%。加上騰訊,中國兩大巨頭佔恆指權重比例將高達15%以上。

這樣的配置,比不上標普500,但至少在向這個方向靠攏,對於恆指的未來影響較為深遠。

4

恆指此次調整,將於9月7日正式實施。生效之後,上交所、深交所也將以此為依據相應調整滬深港通的可選標的範圍。由於此次指數調整涉及重要的互聯網公司,涉及面廣,將會給南下資金帶來一些變化和影響。

最近2年,海外主動型基金小幅撤出港股,但內地資金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今年以來,南下資金共計流入港股超過4000億港元,已經超過2017年和2019年全年的水準,當然也超過北上流入A股的資金量。

從資金流向看,醫療保健、信息科技和消費仍然是大熱門,跟港股新經濟板塊持續火熱無不關聯。尤其是小米,在南下資金的加持下,今年以來股價累計暴漲42%,總市值接近3700億港元。曾經的那個小米又回來了!另外,美團今年更凶猛,大漲超過115%,市值接近1.3兆港元,火得不行。

阿里什麽時候納入港股通,是內地投資者非常關心的問題。

去年,阿里二次上市的時候,內地曾與港交所達成過一項協議,協議的內容包括將第二上市和具有加權投票權的公司排除在滬港通的名單外。

因此,阿里也並不會因此次恆指的變化而被納入港股通,除非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聯交所重新修改協議。如果監管機構能夠解決其對二次上市股票的技術定義,阿里是有很大機會納入港股通名單了的。

如果未來阿里成功進入了港股通,那麽港股亦會迎來爆發的小春天。

5

統計發現,港股主機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數目從2017年的137家,增加至2020年6月底的163家,市值佔比也從14.6%大幅提升到33.2%,成交額佔比從16.3%提升到27.6%。

不僅是港股,包括A股、美股,市場重心越來越偏向於新經濟領域了,因為這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人類社會要進步,科技創新就得持續,同時醫療需求越來越大,消費升級幸福生活才會有。

你看,現在巴菲特的重倉股也從原來金融為首的傳統行業轉移到蘋果為首的科技股了。正是因為巴菲特跟不上科技時代的節奏,最近好多年常常跑輸標普500。不過,快90歲高齡的他,仍然是寶刀未老,追趕著新經濟時代。

港交所同樣順應時代的趨勢,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前段時間,7月27日,恆生科技指數正式上線,一個港股市場專屬的、可以對標美股“納指”的科技指數應運而生。

現在,交易所又通過多番努力,將阿里小米納入恆指了。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何嘗又不是如此呢!順應趨勢,擁抱新經濟,別老想著能源和銀行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