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後階段:7000餘人的英國部隊正式投降

作者:哥倫比亞大學美國史教授艾倫·布林克利

在獨立戰爭的最後階段,英國政府從來沒有如此團結,一致對敵。在薩拉托加之戰失敗以及法國介入後,英國實施了許多硬性規定以確保其對戰爭的投入。因此,英國決定不再對美國進行全面的軍事戰爭,而是改為借助美國人中的因素,他們仍然相信大多數美國人依然忠於英王,換句話說,他們要用內部瓦解的方法破壞美國革命戰爭。由於英國相信效忠派在南部殖民地最為強大(儘管他們之前曾試圖爭取北卡羅來納效忠派的支持而未獲成功),他們的主要努力方向就轉向了這裡,所以戰爭的最後階段大部分戰鬥發生在南部。

英國的新戰略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英國軍隊(從1778年到1781年)歷經三年,征戰整個南部,打過大大小小很多的戰鬥,試圖將所到之處所有的領土變為中立地帶,但所有努力均以失敗告終。英國嚴重高估了效忠派的忠誠程度,在佐治亞和南、北卡羅來納有很多托利黨人,其中一些是調整者運動中懷不滿情緒的人,但是南部仍有許多熱愛家園者,比英國的估計多得多。在弗吉尼亞,對於獨立的支持像在馬薩諸塞一樣熱烈。即使在下南部,效忠派也常常拒絕援助英軍,因為他們害怕周圍的熱愛家園者報復他們。英國還鼓勵南方奴隸逃離他們的主人,承諾解放這些奴隸,此舉也是造成其失敗的原因之一。許多的奴隸(大約佔總數的5%)因此受益,儘管難度相當大。南方白人十分驚駭,甚至有許多原本傾向於支持英國的人最後也站到了熱愛家園者一邊—熱愛家園者沒有對奴隸製構成威脅。英國在南方還面臨著許多後勤保障方面的問題。熱愛家園者可以在當地隨意轉移,依靠鄉村的資源供應給養,與平民融為一體,使英國無法分辨是敵是友。而相比之下,英軍在異地作戰,有諸多不利條件。

就是在這個階段戰爭才真正成為“革命”戰爭,不僅是因為它採用了一種新的戰爭模式,而且因為它動員了民眾,使大批原來遠離戰爭的居民也積極投身戰爭。隨著這場戰爭逐漸擴大到原先被孤立的群體,許多居民不管願不願意都被卷入了戰爭,美國的政治氣候空前高漲,對獨立戰爭的支持不僅沒有如英國所希望的那樣受到抑製,反而大大加強了。

戰爭最後幾年的軍事衝突就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在北部,大批英軍仍駐扎在那裡,戰爭進入了相對平靜的僵持狀態。亨利·克林頓爵士(Sir Henry Clinton)在1778年取代了運氣不佳的威廉·豪出任總司令,並且把豪原先的部隊從費城轉移到紐約,英軍在紐約駐扎了一年多,處在華盛頓軍隊的監視之下。駐扎在紐約的美國軍隊在這段時間很少打仗,華盛頓把他的一部分軍隊派遣到西部去打擊那些襲擊白人居民的印第安人。當年冬天,喬治·羅傑斯·克拉克(George Rogers Clark)在弗吉尼亞州的指示下(既不是華盛頓也不是大陸會議的指示),在山裡做了一個大膽的探險,並從英國人和他們的印第安同盟手中奪取了伊利諾伊鄉村地區的一些定居點。

在這段相對平靜的時期,本尼迪克特·阿諾德將軍叛變,這令美國軍方特別是華盛頓大為震驚。阿諾德曾經是戰爭中的英雄,但是現在他認為美國革命無望,於是和英國人密謀出賣了熱愛家園者在哈德孫河西側的據點,陰謀在阿諾德完成之前即被識破,他逃到英軍隊伍裡,戰爭余下的時間一直待在那裡。

與此同時,決定性的戰鬥正在南方進行,英軍在此期間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勝利,1778年12月29日,他們攻佔了佐治亞沿岸的薩瓦納(Savannah);1780年5月12日,他們又佔領了南卡羅來納的查爾斯頓港口,他們還鼓舞了一些效忠派拿起武器向內陸地區挺進。雖然英軍可以在常規戰爭中獲得勝利,但在向鄉村進軍的過程中卻常常遭到由一些足智多謀而又勇猛善戰的人物長官的熱愛家園者遊擊隊的伏擊,這些領袖人物中有托馬斯·薩姆特(Thomas Sumter)、安德魯·皮肯斯(Andrew Pickens)和有“沼澤之狐”(“Swamp Fox”)之稱的弗朗西斯·馬裡恩(Francis Marion)。

在向南卡羅來納的坎姆登進軍之前,(克林頓選定的英軍在南部的指揮官)康華裡勳爵(Lord Cornwallis)在1780年8月16日遇到赫拉肖·蓋奇指揮的熱愛家園者部隊,美軍被擊敗。大陸會議召回了蓋奇,華盛頓將南部的指揮權交給了納撒尼爾·格林(Nathanael Greene)。格林是教友會成員,曾在羅德島做鐵匠,在當時美國的將軍中,他的軍事才能僅次於華盛頓。

格林任南方軍隊指揮之前,戰爭的局勢就已開始對康華裡不利。1780年10月7日,在國王山(位於南、北卡羅來納交界處附近),一隊來自邊遠地區的熱愛家園者步槍手打死、打傷和俘虜了整整1100名康華裡用作輔助部隊的紐約和南卡羅來納的托利黨人軍隊。格林到任之後,將美國的兵力化整為零,機動靈活,避免公開對峙,使康華裡更加不知所措,愈發惱火。格林的一小分隊於1781年1月17日在考彭斯(Cowpens)使英軍遭受了(如康華裡所言)“非常意外的沉重打擊”。最後,格林在獲得增援後集結所有兵力,在自己選擇的戰場—北卡羅來納的吉爾福德市政廳(Guildford Court House)與英軍進行了正面作戰。1781年3月15日,經過一場鏖戰,格林率部撤退,而康華裡的部隊傷亡慘重,最後也被迫放棄卡羅來納戰役。

康華裡率部撤退到港口城市威爾明頓去接收海上運來的軍需物資,隨後北上向弗吉尼亞腹地發起進攻,但克林頓擔心部隊安全,命令康華裡在約克河與詹姆士河之間的半島上待命,然後率部隊乘軍艦駛往紐約或查爾斯頓,康華裡因此撤退到約克敦,並在那裡修築工事。

華盛頓在法國美洲遠征軍司令讓·巴蒂斯特·德·羅尚博(Jean Baptiste de Rochambeau)和法國美洲水域艦隊司令弗朗索瓦·約瑟夫·保羅·德·格拉斯上將(Fran·ois Joseph Paul de Grasse)協助下在約克郡圍剿康華裡。華盛頓和羅尚博率法美聯合部隊從紐約出發,與弗吉尼亞拉法耶特率領的另一隻法國部隊會合,而格拉斯率兵從海上向切薩皮克灣和約克河行駛。這些聯合行動及時而果斷,將康華裡圍困在水陸之間。康華裡小有抵抗,於1781年10月17日柏高英在薩拉托加投降的四年後宣布有條件投降。兩天后,當軍樂隊奏響那首傳統樂曲《世界底朝天》的時候,康華裡稱病,派代表率7000餘人的英國部隊正式投降。

除少數局部衝突,戰鬥至此全部結束,只是合眾國尚未取得戰爭的勝利,英國兵力仍佔據著薩瓦納、查爾斯頓、威爾明頓和紐約這幾個港口。不久,一支英國艦隊在西印度洋群島打敗格拉斯上將的軍隊,華盛頓進一步取得法國海軍援助的希望從此破滅。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儘管英美之間沒有大規模征戰,但戰爭持續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爭取獨立的戰爭仍可能以失敗告終。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