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皮膚過敏了,中醫藥治療有優勢

春季萬物復甦,夏季百花齊放,隨著萬物生機的季節的一些過敏也隨著花粉、微生物等開始困擾著人們。特別是皮膚過敏更是難惹度夏,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那麼應該如何預防和治療,順利度過季節交替期呢?

通風防護不能落

在春夏季鮮花盛開的時節,特別是風大的氣象裡,應注意關好門窗,居室內要保持一定濕度,外出所穿外衣不要帶入臥室,這樣可最大限度地消除花粉等的不良影響。要勤洗手、洗髮、洗臉、洗鼻子,減少花粉、塵蟎等的傷害。要勤洗勤換衣物。

健康飲食 鍛煉健身

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飲水,盡量不吃或少吃容易誘發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蟹、菠蘿、芒果等。更要適量運動,尤其是陽光明媚時,增加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

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七屆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白癜風專家王家懷說,中醫認為,「風邪」是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臨床表現分為風邪挾熱及風邪挾寒,而寒熱不顯者,即「風」為主者。其病機主要是風邪犯肺,肺氣失宣,而脾、腎均可影響肺的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故臨床辨治多從肺脾腎三臟立論。治療以疏風為主,根據寒熱之偏重分別側重於辛溫、辛平、辛涼,同時根據辨證可分別給予益氣固本、調和營衛、溫肺益氣、健脾升清、化濕補中、清金涼血、疏肝解鬱及溫腎益氣等治療方法。方葯有消風散、防風通聖散、玉屏風散、銀翹散等,經現代藥理證實,一些中草藥如蟬蛻、烏梅、五味子等有良好的抗過敏作用,可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酌情加之。

現代醫學對於過敏性疾病的具體發病原因及機制尚不明確。雖然在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後,大多數患者可較快改善臨床癥狀,但停止用藥癥狀隨即複發,並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嗜睡、口乾、頭暈等,給患者帶來一定的生理及心理負擔,根據中醫學治未病的理念,在發病前可提前用藥,從而有效降低過敏性疾病的複發幾率,改善生活質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