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絡體系是中醫對人體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模擬體系


經絡體系是中醫對人體的一個重要的功能模擬體系。經絡體系內容複雜,但最核心的是十二條經脈。這十二條經脈是經絡體系的主架構,被稱為「十二正經」。十二經分別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

十二經脈的名稱由手足、臟腑、陰陽三部分組成。手足,表示經脈分布在上肢還是下肢,手經表示這條經脈在體外的循行路線分布於上肢,足經表示其循行路線分布於下肢;臟腑,表示經脈的臟腑屬性,如肺經表示該經脈屬肺臟,胃經表示該經脈屬胃腑;陰陽則表示經脈的陰陽屬性,其中又包含陰氣與陽氣多寡的含義。陰氣最盛者為太陰,其次為少陰,再次為厥陰。陽氣最盛者為陽明,其次為太陽,再次為少陽。

十二經以外還有兩條經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分別是任脈和督脈。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總稱十四經。

利用經絡進行診斷與治療時,醫生都要關注某條經脈歸屬於哪個臟腑,它的循行路線經過身體的哪些部位等。經絡體系與臟腑體系存在廣泛深入的交叉與重合,因此在臨床上不可割裂看待。經絡學說在中醫臨床中最顯著的應用,應該說是針灸治療。而針灸治療中,經絡體系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應用則更加直觀,那就是腧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