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翻越喜馬拉雅:清廓戰爭與乾隆帝的十全武功收官作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麽看清軍中前期的對外戰績?

18世紀後期,乾隆皇帝治下的大清帝國,正逐步朝著十全武功的終極目標邁進。作為最後的收官之戰,對尼泊爾的遠征可謂難度偏高。這場勝利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麽輕鬆,結果更遠沒有某些後人吹的那麽完美。

初期摩擦

18世紀中期 尼泊爾人才重新完成了內部兼並

直到18世紀中期,尼泊爾地區的三大傳統勢力,才被新崛起廓爾喀吞並。到1774年時,著名的征服者普利特維王已重建統一的尼泊爾政權。他臨死前還不忘忠告後繼者,本國如同夾在大清與英國東印度公司這兩塊石頭間的芋頭,應當采取防守態勢以求自保。

在新的普拉塔普王繼任後,隻執政3年就隨父親而去。於是在1777年,年僅2歲的拉納登位。曾遭到普拉塔普囚禁的幼主叔父巴哈杜爾,也趁機與王太后平分攝政之位。隨後,巴哈杜爾在與太后的政爭中敗下陣來,被驅逐他地。但王太后自己也在1786年去世,巴哈杜爾得以重回權力中樞。此人處理內外事務時還頗有才乾,延續了普利特維啟動的擴張勢頭。但個人的野心也不斷膨脹,因此漸漸偏離前者遺留下的忠告。

重新統一尼泊爾的廓爾喀王普利特維

長久以來,西藏與尼泊爾都存在頻繁的雙邊貿易。雙方總體上維持了長期和平,但廓爾喀人的崛起卻打破了這份平靜。當時的藏地流行使用尼泊爾所鑄錢幣,廓爾喀人稱霸後便改革幣製,另外開鑄新的貨幣。由於新幣成色要好過舊幣,因此尼泊爾方面要求按照1:2的比例進行兌換。然而,西藏地方高層並不買账,直接拒絕了這一要求。廓爾喀人極為不滿,接著指責藏區不但在出售的食鹽中摻土,而且任意加征貿易稅,嚴重損害本國利益。兩邊的矛盾就隨之開始升級。

當然,單純的貿易摩擦還不足以挑起廓爾喀人主動進攻的欲望,畢竟西藏背後還有清朝這個龐然大物。但戰爭的導火索卻被西藏內鬥的失利者點燃。1780年,六世班禪圓寂於北京。他進京途中曾獲得了蒙古各部的豐厚供奉,入京後又接受了乾隆皇帝的大量財物賞賜。這些巨額遺產,都落入了同父異母之兄仲巴呼圖克圖手中,並拒絕班禪親弟弟沙瑪爾巴喇嘛的分割請求。後者一怒之下,借機出走並長期逗留在廓爾喀境內,與掌權的王叔巴哈杜爾交往密切。前者極力向巴哈杜爾誇稱班禪在後藏留下的財富,還聲稱清廷對西藏的統治只是個空架子,不斷慫恿廓爾喀人發兵。

六世班禪的圓寂 引發了藏區本地內鬥

1788年6月,廓爾喀軍隊開始進攻後藏地區的聶拉木、濟嚨和宗喀等地。此時的駐藏清軍只有500多人,全都跟隨駐藏大臣扎營前藏地區的拉薩,對解決後藏的緊急局勢毫無用處。地方藏兵也只有數量有限的常備部隊,大部分人都臨時征召,所以是組織渙散、缺乏訓練。於是,廓爾喀人非常輕鬆就拿下了這幾塊要地,並對其他地方展開圍攻。

時任駐藏大臣慶麟見勢不妙,慌忙將七世班禪從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撤往拉薩,並向朝廷匯報情況。鑒於駐藏大臣的張皇失措,清廷隨即派出理藩院侍郎巴忠擔任欽差大臣赴藏。成都將軍鄂輝、四川提督成德和松潘鎮總兵張芝元,也奉命帶兵跟進。

17-18世紀的藏區本地武士和扈從

虛幻的不戰屈人

身穿傳統服飾的尼泊爾武士

巴忠剛進藏時尚能雷厲風行,代表皇帝嚴查處理了私下默許八世達賴去跟對方議和的駐藏大臣。但過不多久,他也走上了慶麟等人的老路。

廓爾喀方面本來已經與藏區的議和代表接洽,又聽聞清廷從內地派遣軍隊過來,便沒有再堅持使用武力。巴忠經過進一步的調查,將西藏地方貴族定為挑起邊釁的直接責任者,認為廓爾喀渴望正常貿易以及通過西藏向朝廷進貢。他的報告宣稱,只要處罰有關人員,並接受廓爾喀入貢,事件最終可以和平解決。乾隆獲悉後非常高興,認為輕輕鬆松就獲得一樁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績。因此,他也認可了尋求談判的途徑。

面對清廷官員的軟弱 廓爾喀人的態度開始強硬

1789年,藏廓雙方在濟嚨達成了協議。廓爾喀人不清楚大清朝那些官樣文章的內容,但發現清軍到邊境後就按兵不動,朝廷代表也認同自己的申訴,自然又強硬起來。於是,他們提出了若乾不平等條款。比如,要藏地每年交付1000個銀元寶給廓方。尼泊爾商人以後可以去藏地貿易,但藏人卻不得去尼泊爾地區貿易。西藏高層既得不到巴忠等人的強力支援,反而被時時催逼趕快簽約了事,便不得已接受了條件。僅僅是把每年的贖金減為300個銀元寶。

欽差大臣和統兵將領們,考慮到贖金完全能由西藏高層自籌,兩邊的貿易事務也不會對內地有多大影響,就輕易同意了這個秘密協定。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趕緊脫離這苦寒之地。由於前線軍隊的後勤一直非常吃力,西藏無法包辦全部補給,就必須從內地征集大批糧秣運來。但花費的成本是地征措的10倍。既然廓爾喀人在收到第一筆款項後已全數撤離,並欣然派遣使節進貢,就沒有必要較真下去。於是,首次清廓衝突就這麽草草收場。完全不了解協定內容的乾隆皇帝,還封賞了辦事官員們,並冊封廓爾喀的幼主和王叔。

靠武力壓服周遭的廓爾喀軍隊 並不害怕虛弱的對手

衝突再起

以日喀則為核心的後藏地區 位於衝突的前沿位置

因為事情輕鬆解決,藏地的軍事防禦仍舊沒有得到重視。清軍只是從拉薩和臨近四川哨卡抽出150多人駐防後藏,然後增加本地藏兵的數量,並要求與綠營一起訓練和巡防。但和平的表面之下卻是暗流湧動,廓爾喀人仍舊掛念著六世班禪的遺產。

另一方面,藏區的財力薄弱,在第一年的錢款應付後便難以為繼。1791年,廓爾喀又派人索求第二期贖金,藏區高層先後派出兩批代表各攜150個元寶去談判,想徹底終止協議。結果,廓爾喀方面不僅不接受條件,還襲擊俘虜了談判代表及跟從人員。繼而出兵進攻聶拉木等要地,後藏脆弱的防務旋即又被擊垮。

這次戰事爆發的信息傳入北京,乾隆才意識到之前“不戰屈人”的武功含有多大水分。他不得不采取比兩年前更為有力的措施來挽回局面。首先,急召兩廣總督福康安進京商討,並授予西藏事務的統帥職權。然後任命戰功卓著的海蘭察作為他的副手,並調遣100名精銳侍衛跟隨。最後,從四川抽調屯練、土兵和綠營進入藏區,外加部分由索倫兵和藏區綠營構成的輔助力量。預計集結其超過13000人的征討大軍。

18世紀的清軍八旗 綠營和土司部隊

屢戰屢勝

擊敗藏人土兵的廓爾喀軍隊

1792年6月底,在攻克廓爾喀人佔據的一處小型工事後,清軍決定分兵行動。福康安率領6000-7000人的主力,沿濟嚨方向發起進攻。成德則帶領3000餘人從聶拉木進發,作為側翼牽製。

雖然集結已經耗去了半年時間,給了對方以加強防禦的機會,但福康安還是信心滿滿。他通過派去廓爾喀境內的情報人員、尼泊爾其他部落的商人和俘虜獲得了不少詳細信息,甚至是都城陽布(加德滿都)的繪圖。他還向與廓爾喀處於敵對狀態的周邊勢力發去書信,要求合力圍攻。不過,其他各方響應並不熱烈,因為根本無法預計到清軍能推進到哪而只能保持觀望。

擔任清軍主帥的福康安

廓爾喀人除了加緊固守各個要隘,還有余力派遣小股隊伍主動出擊,力圖遲滯敵人的推進。清軍在消滅一支大約300餘人的敵軍分遣隊後,才行進到對手重點把守的濟嚨官寨。這座寨子位於一處山崗之上,外圍加砌了一道高約6-7米的石牆,石牆之外再擺放鹿角、尖樁等障礙物。官寨四周還有其他遙相呼應的工事。臨近河流的西北方向修築了碉卡掩護取水地點,東北、東南方向各有一座碉卡拱衛,山下的喇嘛寺也被利用起來充當前沿據點。不過,看似完善的工事群難不倒有兵力優勢的清軍。福康安針對每一處防禦陣地都派出了隊伍,定於凌晨1-3點間同時發動進攻,讓守軍無法互相支援。

6月28日清晨,清軍很快就奪取了東南高地上的碉卡和山下的喇嘛寺。據守西北碉卡的廓爾喀人為保護水源地,進行了非常猛烈的抵抗。福康安也不得不將剛剛佔領東南碉卡的部隊調過來增援。直到清軍火炮將轟塌碉卡的一角,工事內的守軍才崩潰逃散。許多慌不擇路的潰兵跳進河裡,而沒有落水的人則被等待已久的索倫騎兵追殺殆盡。

清軍依靠火炮對廓爾喀人形成局部火力優勢

東北方向的進攻同樣艱難,雖然這座碉卡的頂部兩層早已被清軍扔的燃燒彈點著,但是裡面計程車兵可以退入底層放槍據守。用於砌壘的都是整塊巨石,外部比較光滑,所以清軍攀爬得極為吃力。同時,清軍士兵還要面對守軍的射擊,因此遲遲無法成功。到傍晚時分,猛烈的火勢蔓延到底部,使得碉卡內部坍塌,這個陣地才落入清軍手中。此時的工事內已燒的只剩2個活人。

堅守官寨的廓爾喀人,則依靠高大石牆擊退了清軍的多次進攻。然而,由於外圍據點全部丟失,清軍得以集結全軍合圍過來。守軍就被迫退到官寨裡面繼續防禦。清軍在臨河碉卡及東北碉卡所在的兩處地方部署火炮,集中轟擊官寨的槍炮眼、瞭望孔,掩護架梯攀爬以及拆除石牆的部隊。但直到當晚19-21點,清軍仍未能攻進官寨。此時,雨越下越大,將士也疲乏至極,急需稍事休整。福康安卻認為不應該給敵人任何喘息之機,繼續催督進攻。鏖戰至晚上23點,才終於從東北面攻進官寨。在這次戰鬥中,福康安上報對手陣亡647人、俘虜198人,但不包括跳河和跌落懸崖的逃跑者。清軍自己的損失則根本沒有詳細記載。

廓爾喀人對藏兵具有優勢 卻奈何不了清軍

此時的廓爾喀人,不但要應對兩路清軍的進攻,還得提防其他蠢蠢欲動的敵對勢力,很難再抽出大量兵力來增援前線。結果,各個要隘據點幾乎是獨自面對圍攻。雖然極力向英國東印度公司求援,但是後者除了忽悠他們簽署商約外,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性幫助。清軍勢如破竹,到7月27日已接連奪取了熱索橋、協布魯、東覺山等據點,深入廓爾喀境內。

廓方慌忙提起第一次議和,並送還之前俘虜的西藏貴族以及綠營官兵。其中1名綠營兵聲稱,陽布(加德滿都)城內現有守兵5000-6000人,其周邊地區布防兵力約6000-7000人。雖然他提供的兵力數字未必準確,但也能反映出廓爾喀人將防禦重點完全定在了都城一帶。畢竟,這個國家最多可能動員兵力也不過20000餘人。

正在尼泊爾地區作戰的清軍部隊

功虧一簣

廓爾喀人的都城 加德滿都

福康安針對議和提了幾個條件,結果對方再無回音,更沒有主動撤軍。於是清軍繼續向加德滿都方向發起進攻。也許是因為戰事進展過於順利,福康安沒有多重視那名士兵提供的情報,強行要以劣勢兵力推進。

此時的清軍除去分防後路、陣亡、疾病、事故死亡之外,還有約6000人能參加戰鬥。即便從四川方面陸續有援軍趕赴邊境,但也不願意繼續等待。之後,他們又噶勒拉、堆補木等幾處防禦陣地取得壓倒性優勢。但清軍戰無不勝的記錄,也將就此停止在這裡。

英國人繪製的加德滿都地圖

最終,清軍面對的佔據集木集山與甲爾古拉山高處的廓爾喀陣地,在綿亙數十裡的山地上有好幾十座防禦工事。山腳下是一條河流,而唯一能渡河的橋梁也被守軍的南北兩岸工事圍住,根本不是之前那些寥寥數座的孤立據點可以比擬。悍將海蘭察向福康安建議延緩進攻,但統帥卻不予理會,仍舊安排好各路隊伍發動攻勢。

清軍先是驅趕了防禦橋梁北岸的守軍,迫使他們撤退至南岸後組織拆橋。但清軍的動作更快,蜂擁過橋後又擊退了南岸的廓軍。隨即,這路清軍又馬上開始仰攻山上的陣地。遠處的第二支清軍則見勢搭起橋梁渡河,並向山上的廓軍發起強攻。無論地勢還是兵力都佔優的廓爾喀人,當然沒有那麽容易被消滅。由於上山的沿途都找不到巨大的石塊和植被,清軍完全被大量裝備火槍的廓爾喀人當成活靶子射擊。

英國人筆下的廓爾喀人士兵

激戰良久,廓軍的左翼一度出現松動。總兵張芝元居然隻帶100名金川兵就衝入陣地,結果中了埋伏,只有自己成得以功逃脫。同時,右翼陣地的守軍也將海蘭察帶領的部隊死死頂住。就在清軍強攻不下之際,廓軍抽出人馬直撲橋梁,企圖切斷清軍的退路。

福康安這才下令撤兵,卻讓部隊在倉皇渡河的過程中遭受火力猛擊。最後,撤退的損失超過了之前的攻勢階段。幸好廓爾喀人也缺乏追擊的底氣,清軍主力得以和他們隔河對峙。羞愧難當的福康安把自己關入營帳25天,沒有會見任何官員。

戰後 清廷為紀念勝利而舉辦的慶典

戰前,福康安手中還握有6000兵力。但根據其本人在十多天后的匯報,可用兵力只剩下不到5000。原計劃中的數千四川援軍,眼下到營的才不過500人。除了傷員,營中還多看680餘名病患。後勤運輸的情況更加慘淡,官兵口糧只有30%到位。采辦的800多隻牛只有200抵達,一起購買的12700多隻羊也只剩下1600多隻。這樣的後勤狀況,根本不可能支撐進一步作戰。

但廓爾喀人同樣無力再戰。清軍主力就扎營在都城附近,另一路偏師也已經殺入境內。他們只好繼續派遣使節前來議和,並與清廷的前線將領達成了一致。整場戰爭才終於落下帷幕。

廓爾喀人開始將矛盾轉向英國東印度公司

雖然沒有取得完勝,但是乾隆終究贏得了藏地安全,並為自己的十全武功又添上一筆。廓爾喀人逃過一劫,卻沒有吸取任何教訓。然而之後的二十年裡,他們會繼續無視普利特維的遺言,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發生激烈碰撞。最終,其全部地盤將被英國人壓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