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生的體檢年齡單!從20歲用到60歲!

播放GIF

20~60歲體檢重點有不同,你知道嗎?20歲應該體檢什麼,50多歲應該體檢什麼?記得收藏這篇文章。

01 20歲:傳染病、慢性炎症

20來歲是身體各項功能包括抵抗力的最佳時期,年輕人一般剛剛畢業走上社會,開始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肝炎、消化道感染的幾率就增加,比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結核、幽門螺旋桿菌等;再加上年輕人處於性活躍期,所以感染性病等各種傳染病的可能性也就大了。

【建議】包括但不限於每年一次血常規、尿常規、膽固醇和普通肝功能檢查,已婚女性每1~2年可進行一次宮頸、盆腔和乳腺檢查,男性每1~2年可進行一次胃腸鏡檢查。

02 30歲:血壓、血糖、血脂

現在人相比從前普遍「吃得多、動得少」,加上30歲時都忙於事業,應酬較多,壓力也大,三高在30幾歲的人身上出現的幾率大大增加。

【建議】除了常規檢查外,還應該每半年檢查一下血壓、血糖和血脂,肥胖人群則每3個月檢查一次。女性繼續保持婦科檢查項目,而男性35歲以後每1~2年增加PSA攝護腺檢查。

03 40歲:結節、腫瘤

40歲以後體質開始下降,體內激素分泌水準會發生變化,容易有情緒不穩、慢性病頻發等情況。這一時期,結節、腫瘤或心腦血管疾病會初現端倪,家族遺傳疾病發病率上升。

【建議】有家族病史、三代以內親屬有發生腫瘤的人,需提早體檢。以胃癌家族史為例,用患癌最晚者的年齡-15年,就是需要做胃鏡的年紀。下表僅為參考,具體情況還請諮詢醫師。

04 50歲:骨密度、心腦血管

50歲的人,如果出現渾身疼痛,容易骨折等癥狀,就該考慮是骨質疏鬆了。又由於代謝水準降低,血管內沉積物會越來越多,容易因此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

【建議】把骨密度檢查作為常規項目,尤其是更年期之後的女性;中重度脂肪肝、肝硬化患者,可以增加肝動脈造影檢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做心電圖、頸動脈超聲、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

頸動脈超聲檢查,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檢測血管早期危險變化的手段。沒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人群,45歲之後建議檢查,有三高等基礎疾病的人,40歲之後就要檢查了。

05 60歲:大腦、心臟、腸胃

60歲前一直體檢,身體健康的人,在60歲之後不必要增加過多的檢查,可以將重點放在疾病多發的大腦、心臟和腸胃等方面。

【建議】大腦認知檢查,能夠及早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等癡呆症的苗頭。針對心臟的有心動脈彩超等,針對腸胃的有鋇餐、超聲內鏡等,而針對全身的腫瘤、梗塞、出血情況,可以考慮每2~3年進行一次螺旋CT或核磁共振。

下面這些知識,對您也非常有用:

脂肪肝是逆轉,還是癌變?就看能否抓住這5個關鍵點!

圖文來源:健康時報,特此感謝,侵權刪。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