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歐盟發布AI倫理準則:緊箍咒還是變速器?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4月8日,歐盟發布了人工智能(AI)倫理準則,用於指導企業和政府部門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開發。這個倫理準則包含了7個方面,用於確保人工智能在未來能夠值得依賴。

具體來說,歐盟的人工智能倫理準則涵蓋保證人類的自主性、人工智能技術的穩健性和安全性,保證隱私和數據管理,保證AI算法系統的透明性,要求AI提供多樣性、無歧視、公平的服務,能夠促進積極的社會變革,同時具有相應的問責製等方面的內容。

歐盟想提升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

雖然這些準則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它們卻可以影響未來歐盟起草的任何法案。

與去年歐盟通過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一樣,這些準則的出現,旨在樹立起歐盟在道德倫理領域的領導者,確立其公民數據隱私與安全的守護者的形象。

當然,不僅於此,歐盟人工智能道理倫理準則的頒布,也是為了提升歐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確保其能領導或是引導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

接下來,歐盟還將頒布第二份文件,列出如何促進歐洲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的建議。

在部分人士看來,歐盟試圖扮演這種角色是源於客觀環境,亦即當前人工智能領域無論是投資或是尖端研究應用上,歐盟無法與中美兩國相競爭。

比如,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等掌握了人工智能方面許多的專業技術。因此,歐盟只能從道理倫理上著力,讓其成為歐盟的競爭力與優勢。正如過去一年多以來,歐盟針對谷歌、Facebook等施加的壓力一樣,迫使他們遵循歐洲的法律和要求。

但這種觀點可能高估了中美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實力,同時也低估了人工智能的多樣性和廣闊程度。

首先當前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很大程度上源於對深度學習的掌握。深度學習依賴於海量數據以及計算能力,比如中國擁有14億人口,其數據就遠遠比其他國家多,應用場景也更為豐富,因此也就更容易獲得優勢。

只是問題在於,人工智能並非僅僅如此而已,人工智能的未來具備無限可能,並不局限於此。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就曾公開號召摒棄現有深度學習範式,轉向不過度依賴數據的無監督學習算法。

更何況,隨著公眾對數據隱私要求越來越高,過度依賴海量數據的算法,遲早會遭遇到瓶頸,發展陷入停滯。就此而言,歐盟未來未必不能在人工智能的其他賽道上形成優勢和競爭力。因此,認為歐盟無法與中美競爭的觀點,是片面的。並非所有的人工智能都是一樣的發展方向和軌跡。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指導準則能否促進AI發展存疑

但歐盟頒布這些指導準則,是否真能達成其促進歐洲人工智能發展的目的,卻也是存疑的。

誠如上述所言,歐盟此次頒布的人工智能道德準則和後續將頒布的促進投資建議,其目的都是提升歐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力和領導力,但通過創建道德倫理上的標準,以及對人工智能算法進行監管,是否反而阻礙歐洲人工智能的創新,卻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當前人工智能剛剛起步,在很多領域的應用並不成熟。在此過程中就引入監管機制是否恰當,值得討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術與過往的經驗並不相同。沒有人知道,最終人工智能領域的監管體制會是怎樣的。

在此種情況下,規則應該與技術一同成長、形成,或是更為恰當的方式。換句話說,有關的準則與監管方式,應該是基於現實的證據進行。

歐盟的這種態度事實上很好理解,這很大程度上與公眾對人工智能過於恐懼的心理有關。但過度恐懼而采取的保護措施,卻很可能對其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或威脅。更多更高質量的數據和密切的監測,以形成更多的實際案例和證據,是建立更為合理的監管體制與問責框架的關鍵。

歐盟為了促進人工智能發展而采取的措施,反而有可能限制了歐洲企業和機構這一領域自然的創新本能與發展機遇,最終無法打造出其期望的競爭力和領導力。

在這一點上,歐盟的行為雖然能被理解,卻值得商榷。

鄭偉彬(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編輯 李冰冰 校對 王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