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日報:美方止損的唯一出路是懸崖勒馬

  美方止損的唯一出路是懸崖勒馬(鍾聲)

  美國率先把手放在啟動貿易戰的按鈕上,一副威脅、恫嚇的蠻橫樣子。但是,中國絕對不可能怕!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4月4日下午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的關稅。這是中國針對美國於當地時間4月3日宣布擬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堅決回擊。美國被一股狂傲的戾氣籠罩著,顯然低估了貿易戰必然給自身帶來的痛,但現實可以讓它足足領教一下。

  美國近來舉著貿易保護主義大棒表演,激起世界一片討伐之聲。不可思議的是,美國政府卻刻意捂起耳朵,甚至頗為自鳴得意地在自損實力的軌道上又邁出了一大步。這一次,美國根據其301調查結果公布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高調宣示了對其所作國際承諾的背叛、對國際貿易規則的踐踏。歷史的一頁曾經留下這樣的記錄:1994年美國批準世界貿易組織協定時,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行政行動聲明,承諾不能通過301調查來單邊認定其他國家是否違反世貿規則;1998年,歐盟將美國的301調查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美國又作出國際承諾,嚴格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的程式處理相關貿易糾紛。如今,美國政府卻選擇避開世貿組織,單方面威脅進行貿易製裁,無異於衝自己抽了一記耳光。

  令人費解的是,美國現政府的辭典中,“合作共贏”這樣一個足以帶來利益的關鍵概念似乎已經被抹去了,而“經濟侵略”這類異常激烈的措辭卻在在皆是。美國不停地向中國造謠,把貿易赤字、就業下滑等問題歸咎於中國等貿易夥伴身上。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莫名其妙地自詡為國際合作的“受害者”。可是誰都能看出來,美國這層“被害妄想症”外衣包裹的不過就是企圖將“佔便宜”極大化的生意經,給其通過單邊措施威脅他國獲得好處找借口。

  凡事都得講理,美國卻不然。美國政府想方設法扒出一些根本講不通的道道兒挑事——明明是其內因造成的困境,卻衝著外因找借口,如此南轅北轍,美國顯然已失卻了方向。

  比如,宣稱中國製造業的崛起損害了美國利益。這完全站不住腳。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比例已連續65年呈下降趨勢,從1953年的32%下降到2017年的8.5%。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時,這一比例已經下降至12%。正如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所指出的,從長期看,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的變化,反映的是技術變革的強大影響和供應鏈的日益全球化。與其指責他國,不如好好審視自身經濟結構失衡、活力下降的根源,早點對症下藥。

  再如,辯稱中國技術創新能力得益於“強製性技術轉讓”。這更是可笑的“被害妄想症”。外國企業在華投資是完全基於市場的自願行為,中國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外國企業必須轉讓技術給中國合作夥伴。

  中國正堅定不移地實施創新發展戰略,“中國製造2025”將推動中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中國創新能力、製造業水準的提升,不是為了打敗或取代美國,而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進而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利好。美國試圖以增加貿易壁壘的方式打壓中國高新技術產業,殊不知,這種跑不過別人就使絆子的做法不僅不可能得逞,還會讓美國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方面錯失機遇。正如美國通用電氣和高盛等行業巨頭以及一些農業公司表達的焦慮——太平洋兩岸的關稅和投資限制會導致美國無緣於世界上最賺錢、增長最快的市場。亦如美國科技和投資等行業的公司發出的歎息——美國政府采取的措施旨在幫助它們,但最終可能會對它們幾十年建立起來的供應鏈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沒有哪個國家可以作美國自身經濟問題的替罪羊。如果美國看不明白這一點,不惜兩敗俱傷,執意大打貿易戰,中國肯定有實力也有決心奉陪到底。如果美國願意談,中國也有充分誠意,但一切談判必須在平等協商、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中方決不會屈服於美方的無理施壓,美方止損的唯一出路是懸崖勒馬。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