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餘額已不足!還不精進修行?

佛法所說的精進,是在智慧指導下,所解決的是我們的不良串習。所以它是有特定內涵的,不是世間所有努力都能稱為精進。

我們需要知道,這一法義是要幫助我們形成什麽觀念,形成後又如何應用,這個過程離不開思維。一旦將法義落實於心行,發自內心地認識到這一觀念的重要性,無須太多努力,它都會持續不斷地產生作用。

我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凡是我們不覺得重要的事,即使有人提醒,也多半是心不在焉,過耳即忘。而那些我們覺得重要的事,不用特別想著,也會時時浮現心頭,徘徊不去。比如明天要參加一個重要活動,晚上往往會輾轉難眠,你告訴自己:睡吧,不要想了。能不能馬上睡著?為什麽做不到?因為你覺得這件事確實重要,確實還是放它不下。

其實,修行就是要把這樣的心理調動起來。真正調動起來後,就不用著急了。而在調動之前,必須如救頭燃般精進努力。若能深刻意識到生命在輪回中的險境,意識到暇滿人身蘊含的價值,自然就會全身心地認真對待。

精進不是著相,著相的精進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精進也要中道,不急不緩,就像彈琴一樣,弦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

行此正道法時,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法,是為精進根。

學佛一定要分秒必爭,要時時行動,不要停頓。“千里之路,始於初步”,不論多麽遙遠的路線,都要由第一步開始。如人兩腳行路,踏前腳時要提起後腳,再繼續往前邁步。

今天該做的事若不能專心做好,而將精神用在昨天的事上,這是錯誤的,這是故步自封,把自己限制在雙腳站立的範圍之內,不肯精進,便永遠不會進步。學習佛法也是如此,若能專心一念於今天該做的事,就叫做道心;如果時時惦記著昨天的事,就叫做雜亂心。學道最重要的是守護今天的道心,不僅是要守護道心,更要推動向前邁進,這稱為精進。精就是無雜,進就是不退,無雜就是專心;所以專心不退轉,就叫做“精進”。

“行此正道法”,正道法就是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五根及現在所說的五力,以及將來要分析的七覺支、八正道,這些都是正道法,也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如何看開道理、如何做好該做的事,這些都是佛陀對眾生最基本的教育。一個學佛者一定遵循三十七助道品的方法,這是凡夫達到聖人境域所要學習的道法。

“若精進根增長,則能除去身心懈怠”──“四正勤”、“四如意足”、“四念處”,能夠使我們萌生善念,使善根發芽;而“五根”、“五力”的道法,能使善根增長,深入泥土中,如此則可堅固根力,使一切的善念都增長。所謂“增長”,不只是要往上生長,還要往下扎根,與泥土、水分、空氣融合在一起,就可以增長根力。精進根增長之後,便能除去身心的懈怠。

修行人要修六波羅密。六波羅密,即是六度。一、布施度。二、持戒度。三、忍辱度。四、精進度。五、禪定度。六、智慧度,度出生死海,到彼岸也。

那第四個波羅密,就是精進波羅密,可見修行的人,必須精進,萬不可懈怠。精進就是入道的門,懈怠就是退轉的路。發心要切,一發便修,容不得一點遲回;修行要勤,一修到底,著不得一些間斷。不可怕苦,不可怕難,無日無夜,無忙無閑,行住坐臥,總在自修,方是修行模樣,方是成佛根基。

倘若心雖發而不切,行雖修而不勤,也念念佛,也看看經,也吃吃齋,也行行善。但是經本雖開,仍是心猿亂動;念珠才放,便覺意馬奔馳;貪、嗔、癡,字字都全,世緣不能放下;戒、定、慧,般般會說,禪機卻是口頭。照這樣悠悠忽忽,慢慢騰騰,圖著虛名,騙著自己,怎能出生死巨浪?怎能入毗盧性海?(毗盧,略稱。具雲毗盧遮那,法身佛也。此土譯為光明遍照。)不過種些來世人天小果。

若要現在證道,超出輪回,不肯精進辦道的人,恐怕是沒有希望的。況且無常迅速,時不待人,要修就修,耍行就行;如若因循複因循,遷延複遷延,青春易過,白發催人,未見彌陀,先逢閻老,那時欲修不得,後悔嫌遲。世人往往說道,修行念佛是老年人的事,真是一句誤人不淺的說話。要知:想修行的人,說等我世緣漸了一定修行,那就沒有修行的那一天。譬如想行善的人,說等我發了財,再去行善,那就沒有行善的那一天,正是一樣。普賢菩薩,有一個警眾偈說道: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這真是大菩薩救度世人的藥石良言!普願大眾信受奉行!

精進是學佛的根,佛度有緣人,千萬不要因為惰性而讓自己成為無緣眾生,倘若漸行漸遠漸漸離開了佛菩薩,也許就沒有機會再回頭了。漫漫修行路,且行且珍惜!生命的能量和精力是有限的,生命真正有價值,那就是修道了生脫死。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命無常,所以要常行精進。“常”就是不間斷,“行”就是行持,“精”就是專心致志、一門深入,“進”就是有進無退。常說勤勞不懶惰就是精進,佛法中的精進是努力的去行善,去做好事,以精進的精神修行六度波羅蜜。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