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陵前碑真是蘇小妹書寫?民間傳說很有意思

中華人文始祖伏羲陵園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這篇「本機樹下戲鳳凰」一點號,來說一座特別的陵園——中華人文始祖伏羲的陵園。

伏羲陵墓位於今天河南省淮陰縣境內,是歷代朝聖之地,有3000年歷史。

伏羲陵墓通稱「太吳陵」。據朝祖碑,當年孔子在陳地做大夫時,已建了廟。雖然朝祖碑所記是否真實無從考起,但從此以後,歷朝各代都對伏羲的陵、廟加以保護和修茸是事實,歷代帝王禦祭多達52次。

唐朝時,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頒 詔「禁民芻牧」:禁止百姓在陵廟區放牲口。此後歷朝都曾下詔保護伏羲陵、廟,禦文致祭。

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禦書祝版。

明清兩朝帝王同樣要朝拜伏羲陵廟,明太祖朱元璋便曾親自製祝文致祭,並對伏羲陵、廟進行重新修茸。

伏羲陵墓在唐朝開始受到重視,因為唐皇李姓,視伏羲為始祖,民間也有「李伏羲張女媧人根老祖「一說。而建築最完美在明清。據說太昊陵廟,依其發明的先天八卦數理興建。

(太昊陵建築)

歷史上,因為黃河決口,多次被淹,到明朝時,陵廟前的建築幾乎不存,被洪水吞沒殆盡,僅存一通蘇小妹巾書碑。

當地有這麼一個傳說:宋神宗年間,重修太昊伏羲氏陵廟,完工後請蘇東坡書寫「太昊伏羲氏之陵」。紙墨送到蘇東坡處,恰逢蘇東坡出城遊玩。蘇小妹來到哥哥書房,見桌上有紙有墨,便來了興緻,但苦於無筆,就用汗巾寫了「太昊伏羲氏之陵」。蘇東坡回來看到字寫的相當不錯,十分高興,索性讓前來求書者拿走,遂有了蘇小妹巾書碑。

(蘇小妹,現代影視形象)

蘇小妹巾碑是真是假,是不是出自蘇小妹之手,很難肯定,也許就是民間傳說,因為歷史上有無蘇小妹都是問題。但這不妨礙民間的文化想像。

有關蘇小妹書碑還有一說法,當時寫的是「太昊伏羲氏之莫」。蘇東坡見到後說錯了,蘇小妹笑而不語。蘇東坡馬上醒悟了,連聲稱妙。為什麼?原來,蘇小妹是以大地為「土」,故省筆。

因為年代久遠,碑石風化,最後一字到底是「莫」,還是「墓」,抑或是「陵」,已看不清,傳說也無從考證 。

(傳說的蘇小妹巾碑)

現在大家見到的伏羲陵、廟,大體上是明英宗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重建規模。

現在的伏羲陵園成是一個景區,規模巨集大,建築華麗,盡顯中華第一陵神威。明朝重建時,其規模與結構參照北京皇宮,故有「紫禁城」之稱——這個可能不少網友都不知道了,這是在北京外唯一 一座陵園式的「紫禁城」,可見明朝皇帝對伏羲的尊崇!

(北京紫禁城)

據相關資料,整個陵園,分為內城和外城,城垣均為磚砌。陵內建築由南而北逐次展開——

正門稱午朝門,面闊三間,上懸「午朝門」匾額,左右配有東、西天門,前有照壁,兩側有石坊,與雕樑畫棟飛簷挑角的門樓相配,既協調又壯觀。

(太昊陵園午朝門)

進午朝門,跨過玉節河石橋,沿著綠草如茵,松柏林立的夾道到「道儀門」,是面闊三閭的單簷硬山式建築。

由道儀門向北,便到「先天門」,此門樓特別,磚拱門上建高台,台上有閣樓三間,稱「翠飛高閣」。登閣遠眺,遠近景物盡收眼底。

(太昊陵內先天門)

出「先天門」,進入陵園內城。

先到似坊象殿的「太極門」,木雕精緻,油彩絢麗,格外悅目。太極門前辟有玉帶路,通向東、西華門,分別在門內建鐘鼓二樓。

通過鐘鼓樓,便到了陵園的主體建築「統天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飛簷挑角,鬥拱奇麗;龍鳳大脊,盤旋飛舞;黃瓦彩釉,燦爛灼目。

(太極門)

統天殿是太昊陵園正殿,簇湧在蒼松翠柏之中,雄偉壯觀。殿內原有一尊太吳巨型塑像,頭上長角,肩披樹葉,腰束虎皮,赤腳袒腹,手捧八卦,神彩奕奕。

可惜毀文革十年動亂中,被紅衛兵砸了。據說當年太吳像左右還配有神農、黃帝、少吳、顓頊等塑像。

(太昊陵殿內供奉伏羲塑像)

統天殿往北是「顯仁殿」。層簷高懸,巨柱林立,高台走廊,設計巧妙。

顯仁殿再往北是「太始門」,磚砌高台之上建有寢殿,面闊五間,層簷疊壓,八角競飛,結構別緻。兩廂有台階角門,可繞殿循遊,故稱「轉廂樓」。

「轉廂樓」以北便是伏羲的陵墓了,規模巨集大。陵上布滿白檀、古柏,蒼翠崢嶸,素有「羲陵嶽峙」之稱,是淮陽七台八景之一。

(伏羲陵)

伏羲陵高20米,周長150米,上呈圓形,下有方座,寓意「天圓地方」。

陵前有「八卦台」,相傳這裡是是伏羲佔八卦之地。

陵後有「蓍草園」,是伏羲揲蓍畫卦之物,俗稱「神蓍」;蓍草園是伏羲陵的盡頭。

(手持八卦圖的伏羲塑像)

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回歸,中華第一陵也受到格外的重視。

政府曾多次撥款修繕。國家長官人也曾多次參觀、謁拜太昊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來到淮陽,參觀太昊陵後,很少題書的他留下了墨寶,當場題寫「羲皇故都」四個大字,彰顯了聖地。

(朱鎔基題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