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整形手術將囚犯變為模範公民

對於一位23歲的囚犯來說,情況並不樂觀。約翰(化名)正在打破往返監獄的記錄,這是他兩年內的第三次被定罪。作為觀察者的社會學家克洛澤形容他「深度自卑並極度消極」。

部分原因可能指向這樣一個事實:克洛澤將「粗大的鼻子」列為他的短處。但第三次入獄期滿,在獲釋之前,他的鼻子有了巨大改觀,變得更小,更精緻,他的個性也相應地做了180°翻轉。當約翰出獄後,據報導,他表現出了前所未見的積極、熱情與勤奮。

這件事真實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當時加拿大和美國正面臨囚犯「二進宮」的管理危機。人們不斷重新犯罪,似乎沒有辦法可以遏製這種惡性循環。但加拿大傑出的面部外科醫生愛德華·劉易森認為他能找到答案:為囚犯提供免費的鼻整形和面部提升。

他在1965年於加拿大醫學會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指出:「罪犯是一個在某種程度上受到過傷害的人,他們需要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

愛德華·劉易森持這樣一種觀點,形象好的人會表現得更好。他開始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奧克蘭監獄進行試驗,超過450次的作業只為證明這一點。在那裡,鼻整形佔據了他工作的大部分時間。

「以前充滿敵意的人變得彬彬有禮。」愛德華·劉易森寫道。他的數據表明,手術刀可以創造奇蹟:接受手術的囚犯的再犯率為42%,遠遠低於未經改變囚犯的75%。這個想法逐漸流行起來,蔓延到更多的監獄,並最終看到成千上萬的囚犯接受整形治療。

「他們對囚犯進行整形是為了清除阻止他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心理障礙。」

愛德華·劉易森對囚犯的手術慾望並不感到驚訝。他說:「人們覺得他們受限於自己的外表而遭到歧視。」 這是一個有據可查的事實,即有吸引力的人會得到更好的關注和更多的機會,而那些被認為醜陋的人則相反。

總之,所有計劃的目的在於:新的面孔將導致新的行為。並且對許多人來說,似乎已經實現了這一點。在Thompson評估的九項整容手術累犯研究中,六項顯示手術使累犯率降低了6%至33%,只有三項未出現變化。

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人權的強烈抵製,大部分計劃均被叫停,僅有一些早期的計劃得以實現。總的來說,在釋放時接受手術和社會幫助的囚犯似乎不太可能再次犯罪。不過,有批評者指出,研究缺乏適當的控制和後續行動。但不可否認的是,手術與成功之間確實存在某種關聯性。

然而,多數理性人士始終認為,調查結果過於複雜,與其讓囚犯看起來更好,不如更多地關注技能培養和角色發展,而不是將側重點放在改變他的外貌上。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