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糖升高竟不管不顧,男子左腳小傷發展到截肢

男子血糖升高不重視,弄傷左腳大拇指後也只是簡單處理,結果,腳趾發黑髮痛,傷口出現多種細菌,被最終診斷了糖尿病足,而不得不接受截肢。對此,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分泌腎病內科主任吳綺楠提醒,我國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險性是非糖尿病者的40倍,血管病變和感染最易引發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做好這五點可以預防糖尿病足。

圖片來源網路

糖尿病足嚴重被迫截肢

4月4日,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分泌腎病內科獲悉,患者李先生多次體檢發現血糖升高,由於沒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沒有引起他的重視,一個月前,李先生因為口渴多飲多尿來醫院檢查,發現空腹血糖13mmol/L,餐後血糖高達20mmol/L以上,醫生建議他開始胰島素治療,李先生認為小題大做,沒有聽醫生的建議,在外面的藥房自行拿了一些口服藥,平時也沒有監測血糖,依舊在外面大吃大喝。

有一次,李先生不小心弄傷了左足大拇指,傷口一直不癒合,他在家附近的小診所包所謂的「中藥」,誰知情況越來越差,傷口開始紅腫伴潰爛,足趾皮膚髮黑,疼痛不適,逐漸感麻木且痛覺減退,並開始全身發熱,體溫升高。

無奈之下,李先生只得再次來到醫院,經檢查發現,李先生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白細胞升高,局部傷口已出現壞疽和大量的膿液,足趾骨暴露在外,鄰近的深部骨組織已出現骨髓炎,局部細菌培養發現多種細菌,診斷糖尿病足(wagner 4級),由於病情較重,李先生被轉入骨科接受截肢手術。

15%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足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分泌腎病內科主任吳綺楠介紹,全球每年400萬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足,15%的糖尿病患者會在其一生中發生糖尿病足,國外逾50-70%的下肢截肢是由糖尿病足引起,且缺血性潰瘍截肢後5年的生存率不足50%。

我國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危險性是非糖尿病者的40倍,大約85%的下肢截肢是糖尿病足引起,5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發病率8.1%,年死亡率11%,截肢後死亡率22%;在經濟方面,糖尿病足佔用了美國1/3糖尿病醫療費用,在其他發達國家中佔用了12-15%的糖尿病醫療費用,而在發展中國家,這個數字則高達40%。

血管病變和感染最易引發糖尿病足

吳綺楠說,糖尿病足有三大病理生理基礎: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和糖尿病合併感染。三者相互影響,共同加重糖尿病足部病變。

在我國,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變和合併的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變導致的足部局部缺血缺氧影響對感染的反應,延遲傷口癒合;另一方面,高血糖使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對感染的防禦能力降低,有利於細菌的繁殖。

做好這五點預防糖尿病足

通過早期正確的預防,45-85%的患者可以免於截肢。美國曾經有一句宣傳語:「用30美元預防糖尿病足,可以避免3萬美元的治療費用」,可見在糖尿病足中,預防大於治療。

1、糖尿病患者要重視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預防,並做好相關記錄。

2、要控制好全身的代謝指標,如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養成良好規律的生活習慣,戒煙酒,建議糖友們每年做一次針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體檢,包括眼底和足部,平時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3、 針對足部的保健,糖友們需要平時注意在生活上愛護自己的足,每天自我檢查雙足,避免過度的行走和勞累,注意洗腳水的溫度,不要超過40度,避免燙傷,注意足部個人的清潔衛生和護理,選擇舒適的鞋襪。

4、多吃蔬菜,少吃煎炸食品,不吃甜食。每天適當運動,戒煙戒酒。

5、不可輕信不正規不合法的冒牌醫療保健機構,如各種沒有相關資質的自然療法、足浴保健等。

吳綺楠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了足部受傷,也不要驚慌,可以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輕輕拭乾,用乾淨的醫用敷料覆蓋並每天更換敷料,如果傷口在1-2天內沒有好轉的跡象,或局部出現紅、熱、腫等表現,這時候即使感覺不到任何疼痛,也應去醫院找醫生處理。因為糖尿病神經病變可能使糖友們感覺不到任何疼痛。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