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被避諱的婦科,AI能讓她不再羞羞嗎?

文 | 顏璿

來源 | 智能相對論(ID:aixdlun)

上個月,九價宮頸癌疫苗內地第一針在海南博鰲超級醫院完成「首秀」。這支令全國女性趨之若鶩的防癌疫苗,即使價格高昂也沒能阻擋住廣大人民群眾的熱情,海南博鰲引進該疫苗首日,預約電話就已超過萬人。

女性、健康和醫學這三個詞的聯繫,已經日益受到大眾尤其是女性群體的關注,自然,在女性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的背景下,AI+婦科也被提上了日程。

從「媽媽」到「大姨媽」:湧現的智能婦科產品

近年來,針對女性醫療保健的智能產品越來越多。智能相對論(aixdlun)分析師顏璿為大家梳理了市面上的智能婦科產品,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 生育型

因為生理的特殊性,女性承擔起了生育的職能,然而,生育的整個過程包括備孕、懷孕、生產和產後,都具有一定的患病風險,這也是女性健康面臨的極大威脅。基於此,許多創業公司都圍繞女性生育開發了一系列產品,比如家庭生育監測設備,即為婦女提供硬體設備,以監測其生育能力。

外國一家公司Sera Prognostics就是在女性孕期提供服務,其智能診斷測試設備能夠判斷出妊娠併發症的風險。還有Kleiner Perkins支持的Progyny,它在去年就已經籌集了4900萬美元,提供卵子冷凍、胚胎篩選和生育治療等一系列智能服務。

2. 日常助手型

女性的經期一直是判斷女性疾病的標準,而AI也將女性經期列為了重要陣地。在這個方面,市面上也有相應的智能硬體產品,能夠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實現經期數據自動獲取,精準預測女性生理周期,並為女性提供經期管家式服務。

預測經期都不夠看了,還有分析經血以評測女性身體健康的。比如智能衛生巾,用戶在使用過後可以取出其內置晶元,將晶元置於評測機器內,這個系統就能自動獲取經血的顏色、氣味等平時物理條件下不易採集或是無法準確描述的數據,從而分析女性的身體狀況。

除此之外,女性生殖器官的護理保健也是AI關注的點,深圳就有一家公司研發出了一款婦科智能沖洗器,滿足女性不同場景下,外陰護理和內陰護理的需求。

3. 性體驗型

相較於女性的經期問題,其實女性的性生活更值得被AI所關注。而在這個方面,很多人會把這些產品歸為情趣用品,實際上,提升女性性體驗不僅僅是情趣的表達,更是兩性健康的需要。

市面上比較流行的該類產品是「智能跳蛋」,比如蜜曰科技研發的震蛋,就能夠根據用戶自身的身體反應來設定振動頻率,從而為用戶帶來個性化的快感。專做成人用品的企業也推出了一些其他的智能產品,比如女性盆底鍛煉器,此類智能設備均能實現生理數據的收集。

羞羞的女性醫療,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雖然市面上的智能婦科產品不少,但真正使用這些產品的女性卻不多。因為比起那些想要購買智能婦科產品,健康意識強的女青年(青年是主要消費群體),在現實生活中,更多的還是那些不太關心自己生殖健康,不了解婦科疾病的人。有調查表明,80%的女性患上婦科疾病而不自知。

而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還是女性們對「性」的避諱,這使得她們很少去關注系統性的婦科健康知識。而系統知識的缺乏,又導致她們在婦科檢查、診斷、治療時,難以避免地產生一種羞恥感。

所以,五花八門的智能婦科產品雖然看起來很炫酷,但對女性的實用價值卻不夠高。廣大婦女同胞們最需要的應該是AI對她們敏感意識的共情,在這種共情的基礎之上,再給予她們醫療救治。

AI能通過觀察人們日常所忽視的語言習慣,追蹤、分析人類的微表情、微行為,聽出、看出人類的「言外之意」,從而與人類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共情。共情AI已經有了,又要如何落到實地,消除婦女的羞恥感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視角出發。一是女性醫學的公共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就是將AI應用於女性教育領域,AI+教育的組合已經相對成熟,這裡就不加描述了;二是婦科的遠程醫療,遠程醫療已經是老生常談,但對於婦科,卻又有著不同的意義。

很多女性患者在患病後,第一想的不是去醫院就診,而是在網路上開貼詢問,但網路上的「草根醫生」給出的建議往往是沒有價值的。從中我們可以發現,顯然,比起面對面交流,這種匿名式的遠程問診更容易被廣大女性接受。事實上,婦科可能是遠程醫療最好的鋪設管道。

女性們對隱私越來越看重,擁有隻屬於自己的、了解自身健康情況、能長期提供治療指導的家庭醫生服務,就顯得越來越有必要。AI對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也能夠有效滿足健康監測的需求。

當女性不太好意思對醫生說出自己身體上的不適時,AI可以把握病情主訴上的「尺度」,提前將可能出現的癥狀列出表格,讓患者進行勾選,避免「隱私說給外人聽」的尷尬。

除此之外,AI還可以通過設定一些生理指標監測的預警標準,讓女性免於開口,在檢測過程中,一旦這些生理指標出現異常,就會從應用端發出預警資訊,有利於人們對病情及時處理。有一家叫Maven的初創公司就以女性按需遠程醫療為主營業務,還打造了專門為女性設計的專家網路,三年時間內,這家公司成功融資900萬美元。

AI+婦科,其實是醫療領域裡的女權革命

不得不說,AI+女性醫療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而智能女性醫療崛起的背後,其實是醫療領域裡的女權革命開始興起。從九價宮頸癌疫苗的爆火,到人造子宮、人造胚胎的出現,女性在生理健康上有了更強烈的自主意識,科技也將女性從繁殖的專製中解放了出來。

AI的加入,表明社會正在為女性謀求更好的醫療環境,使她們對婦科疾病有更深的了解,女性諱疾忌醫的現象也會漸漸減少。而且,比起那些「糙老爺兒」們,精緻的女性們顯然是AI+醫療的有力消費群體。

去年,京東數據研究院公布了《女性消費報告——2017京東女子圖鑑》,該報告表明,25歲到50歲之間的中產女性是品質消費的中堅,她們更樂意為品質生活買單,個性化的科技消費已經成為她們的追求。

除了女性的消費更新,AI+婦科或者說是智能醫療的市場還有一個主要推動因素——女性的家庭角色。在家庭中,女性們承擔了母親、女兒、妻子、主婦等多種角色,這些角色也使得女性在醫療消費活動中起著特殊的作用,她們不僅對自己所需的醫療條件進行決策,還可以影響家庭裡其它成員的決策。

因為女性通常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感染能力和傳播能力,善於通過說服、勸告、傳話等對周圍其他人產生影響,女性患者容易將自己就醫時的滿意使用感受和接受的滿意服務經歷當做自己「炫耀」的資本,從而擴大智能醫療的傳播範圍。

AI+女性醫療的影響不僅僅在於患者,也在於提供醫療護理的醫護人員。事實上,女性佔醫療護理工作者的80%,佔獲得醫療專業學士學位人數的84%,佔獲得生物和生物醫學學士學位人數的58%,佔獲得護理學學士學位人數的85%,同時也是全部醫學生的一半。女性在醫療衛生人力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只是她們往往不在長官層。

當女性患者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時,AI元素增多的同時,女性醫護人員也將會成為這個行業裡的關鍵優勢,女性患者也傾向於前往女性醫護人員較多的醫院。

女權自幾十年前提出以來,在最近兩年已經成為最火熱的話題。但想從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逐漸過渡到平權社會,需要人們付出比過去更多的努力。在醫療領域裡,女權主義已經崛起,但智能產品是否能起到幫助,我們依然需要打個問號。

【完】

智能相對論(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慧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vb深淺。重點關注領域:AI+醫療、機器人、智能駕駛、AI+硬體、物聯網、AI+金融、AI+安全、AR/VR、開發者以及背後的晶元、演算法、人機互動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