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指南針明明指向北方,為何不叫「指北針」?

撰文/曲木

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現在,我們出門更多習慣使用手機地圖來導航,可是你知道嗎?在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的古代,指南針才是古人的「導航神器」。尤其對於那時的航海家來說,辨識方向,都得依靠指南針的指引。

那麼,指南針是怎麼來的呢?而且如果你用過指南針,你一定會好奇:指南針上面的箭頭明明指向北方,為什麼不叫指北針?

首先,最早使用指南針的是中國的旅行家。一開始,指南針的指針是用磁石——一種天然的黑色磁鐵礦製成的。中國人發現,當能夠自由移動的一塊磁石停止移動的時候,它的兩端會始終指向南北方向。於是,中國人把這種能指方向的磁鐵叫作「指南針」,有時還把指南針做成人的形狀。

古代人形指南針

中國的航海家發現,如果拿一塊鐵在磁石上磨,鐵很容易被磁化。後來,他們就把磁鐵鑲在一個木盤上,再把木盤放在一個水碗當中,這樣就製出了簡易又容易使用的指南針。

古代水碗指南針

至於指南針明明指向北方,卻不叫「指北針」則與我國對方位的認識有關。我國古代一直以「南」為南北方位之主,面向南方為尊位,且有「南面為王,北面而朝」之說,即面朝南方位的稱帝王,面朝北方的則是朝拜君王的臣子,帝王就座議事都是面向南方。所以,指示方向也以南為主,指南針的前身「司南」一名也由此而來。

長按掃描上方二維碼,

加入「知力中小學生科學群」

青少年科普內容與活動、粉絲福利!

在這裡搶先獲得!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