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廠商做行銷,可能需要一個時尚快消圈的CMO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吳俊宇

電視劇《泡芙小姐》中有這樣一段話:女人的口紅如同男人的香煙,有時用來製造幻想,有時用來掩飾寂寞。

口紅廠商們總是能夠根據牢牢抓住女性消費心理,展開一場針對女性的“攻心式”行銷。即使女人們抽屜裡有幾十支口紅,根本用不完,她們也還是會因為廣告再添一支。

2018年是前5G時代的最後一年,手機本身性能、技術演變不大,消費者並無換機動力。手機廠商還是要千方百計讓用戶買單。這導致手機廠商們的行銷出現了兩個趨勢——新技術為行銷服務,行銷向口紅看齊。

雖然2018年出現了不少所謂的新技術,比如可收縮相機等,但大多是為行銷準備的,實際體驗並無增量,只能吸引嘗鮮用戶,沒法做到“普適性成功”——就像指紋識別一樣,所有用戶都說好,用了就回不去。

手機行銷如口紅市場一般,只能搞配色、玩聯名,缺乏實質性的進展。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黔驢“機”窮。

手機廠商們或許可以挖個時尚快消圈的CMO來負責行銷工作了。

小米回暖藍綠互換

手機市場幾乎是一年一個節奏。2015年小米登上頂峰,2016年藍綠大廠崛起,2017年華為雄踞第一。三年下來,不變的是,華米OV的寡頭格局。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總市場份額已佔到87%,其他手機廠商市場份額均在下降。

《今日頭條2018年手機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數據顯示,從佔比上看,手機類內容每產生3次閱讀,就有1次跟華為有關;每產生5次閱讀,就有1 次跟小米和蘋果有關。消費者的眼球正越來越集中在頭部大廠商上。

不過,華米OV四巨頭內部的力量對比還在不斷發生變化。

華為領跑:華為繼續領跑國產手機市場,不管是市場聲量、銷量都位居首位。

華為和榮耀雙品牌策略取得了成功。尤其是榮耀,在國內市場已經超過小米。從賽諾發布的2018年1-11月的國內手機銷量排行來看。華為+榮耀位居第一位,超過1億台。要知道,華為在全球市場銷量達到了2億台。

小米回暖:小米2018年年國內市場銷量超過5000萬。雖然在國內市場銷量、市場份額並未超過OPPO、vivo,但是聲量卻在回暖。

如果算上國際市場銷量,小米其實已經超越了藍綠大廠。10月27日雷軍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小米手機2018年出貨量正式突破一億台,提前完成全年任務。

不管是從2018年手機機型關注度TOP10、2018年機型熱搜榜TOP10來看,都位居前列。

藍綠互換:OPPO在過去兩年原本一直銷量、市場份額在vivo之上,但是今年藍綠大廠位置互換,vivo開始超越OPPO。

賽諾數據顯示,在2018年11月份,vivo單月銷量超越了OPPO。其他數據也能佐證這點——Counterpoint Research對國內手機市場份額的調研顯示,vivo一直在縮小和OPPO之間的差距,在第三季度已經和OPPO基本打平。

相比來看,OPPO的數據下滑有些嚴重,這個資訊值得警惕——要知道,2018年vivo的改變比OPPO來得更多一些。vivo在2018年5月推出了自己的線上系列Z系機型主打性價比。同時還第一個推出了首款機械機構的全面屏手機vivo NEX,年底還推出了雙屏版。

一方面在高端機市場進行技術探索,一方面在中低端機市場進行入侵,vivo的策略顯而易見是相對成功的——這也倒逼了OPPO的改變,在2018年10月,OPPO也推出了自己的線上機型K1。

當然,要肯定的是,OPPO目前底盤較穩,雖然銷量暫時被vivo超越,但手機市場瞬息萬變,2019年藍綠大廠之間的較量更值得觀察。

大廠之間的博弈加劇,每一家廠商都不得不放大市場聲量,耗盡全力去找自家賣點。戰場之殘酷當然也帶來了更多魔幻的場景——手機市場的競爭變得愈加畸形。

技術開發“行銷化”

過去行銷主要是配合處理器、攝影頭硬體更新,目的是包裝技術。不過,在2018年技術漸漸不再是為產品進步而服務,而是為行銷服務。

尤其是在高通旗艦處理器不再保持一年兩次更新的節奏之後,手機廠商更要通過一款SoC做更極致的行銷,支撐起一年的銷量。

2018年很多新技術本身並沒有太多存在的意義。有時候還是“沒有困難製造困難往前衝”。技術行銷甚至會產生“扭曲力場”,把雞肋技術奉為潮流,進一步合法化成為“別人有我也得有,否則就是落後”。

過去被視為技術相對落伍的OPPO、vivo也開始玩技術,在2018年也出現了諸多探索。關注度超千萬的手機特性,從2017年的28個增加至2018年的38個。

1、全面屏的行銷

在全面屏這一個領域,就不斷衍生出了一系列技術。所謂的水滴屏、穿孔屏、滑蓋全面屏、零界全面屏、曲面全景屏、榮耀的蝶式五軌滑屏等等。每一個手機廠商都在為了擴大屏佔比做各種各樣的探索,有些甚至不惜在機身結構上動刀。

但所謂的滑蓋全面屏真的提升了用戶體驗麽?並不見得,有些全面屏是以犧牲機身強度、電池續航以及邊緣操作的準確性為代價的。全面屏各種修飾性的“副詞”,更多還是行銷噱頭。不過,有了這些行銷噱頭,手機廠商就可以尋找到差異化,進而可以尋找到賣點,也能幫助消費者找到合法化的換機動力。

2、人工智能的行銷

行銷也好,實打實的幾乎進步也好,為了追趕AI這個概念,手機廠商、處理器廠商都在打AI牌,以至於芯片甚至在相機這個點上都在拚AI。

小米的小愛同學、AI 裸妝美顏,vivo的Jovi以及AI美顏,華為的人工智能 NPU都是人工智能這個大框架下的博弈。不過,其中小愛同學和Jovi是智能語音助手,並沒有什麽新鮮之處。AI美顏也技術含量不高,和美圖秀秀這類應用通過算法修改圖片差不多,可以理解為手機相機APP自帶算法調整功能。

語音助手三年前就存在,現在拿來包裝做賣點,其實也是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的行銷。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華為的人工智能 NPU,這個才是實實在在的AI技術。原理是在芯片處理器中,專門加入了一顆用於AI計算的模塊,在拍照、影片時,AI模塊用於影像處理,可以實現人臉偵測、AI降噪夜拍這些功能。性能提升同時還達到了省電效果。

2019年,隨著高通、聯發科在當年新推出的芯片上都加入了AI模塊,手機廠商還會就此進行新一輪的行銷戰。

3、攝影頭的行銷

攝影頭這個層面上也有很多算計。比如vivo的升降式前置攝影頭、OPPO的雙軌潛望結構等等都是2018年的攝影頭技術行銷重點。這給藍綠大廠帶來了不少聲量——至少讓藍綠大廠把價格上探到了5000元的高點,幫助藍綠大廠擺脫了“低配高價”的品牌標簽。

但不得不說,其中大部分所謂的技術特性,都是手機廠商為了行銷而開發的新技術,並非真正革命性的,對體驗能有重大幫助的技術。像GPU Tuber這樣的技術更是以“嚇人行銷”的方式搞了一出“狼來了”的行銷鬧劇。

在這樣的環境下,非頭部廠商能夠獲得高關注度的手機特性越發減少——只剩了諾基亞的蔡司光學鏡頭和魅族的IMX380,它們的包裝也不像華米OV來得“性感”,在哪些不明覺厲的行銷詞匯面前顯得太過樸實無華,缺乏吸引力。

市場行銷“口紅化”

樸實無華的行銷在手機行業已經行不通了。如果說2017年的手機行業行銷是“快消化”,那麽2018年的手機行銷則是“時尚化” ——手機行業真的沒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技術了,只能靠學習時尚圈的做法去搞一些純洗腦式行銷。

2017年,手機行業“快消化”已經是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信號——廠商們主要抓住的是這幾點:管道、代言、廣告。這和寶潔、聯合利華這類快消品公司的策略幾乎是一致的。如果說“快消化”還有管道這些硬功夫做支撐,那麽“時尚化”真的就只能靠品牌行銷做差異化,和“賣口紅”區別不大。

事實上,華為、小米、OPPO、vivo2018年都搞起了時尚玩法。從配色選擇、到聯名定製、再到IP 合作、達人背書以及線上活動。這和時尚圈的行銷玩法幾乎如同一轍,賣手機如同賣口紅,手機幾乎有成為“時尚單品”的發展趨勢。

1、手機配色向口紅色號看齊

過去手機配色只有黑白銀灰,大不了紅橙黃綠色青藍紫七葫蘆娃配色。但是在2018年,手機行業的配色出現了大爆發——漸變色成了主流,甚至還有宮廷色。從數據來看,OPPO的霧光漸變和星空紫是2018年最受關注的機身配色 。

幾乎每一款口紅色號都被捆綁行銷了,手機也是如此,幾乎每一款新手機發布時,都要配合上一個代表性的配色。這些配色好不好看,見仁見智。我們也很難預判,2019年這些花裡胡哨的配色還有沒有生存空間,抑或是新潮配色成為手機行業的主流玩法。

2、手機定製向跨界聯名看齊

工業產品出身的手機不是時尚單品,但隨著近幾年廠商們越來越難把手機的外觀做出花樣,一些跨領域的定製開始在手機圈中逐漸流行起來。

《白皮書》數據顯示,今年聯名款手機中,最受關注的依然是來自手機品牌與汽車品牌的聯合,華為&保時捷、OPPO &藍寶堅尼分列2018年最受關注的聯名款手機TOP5中的前兩名。另外幾款分別是小米&故宮,一加&復仇者聯盟以及vivo&世界杯的聯名。

一些IP聯動也值得注意,其中包括OPPO&精靈寶可夢、榮耀&阿迪達斯、魅族&國家地理雜誌之間的合作。2019年,低成本、高效率的合作值得手機廠商學習——這對於拉高品牌調性來說可以有更多幫助。

3、KOL選擇向時尚達人看齊

手機廠商們甚至還在選擇一些小眾達人進行背書。時尚達人行銷主要是以年輕貌美的時尚達人為形象代表,以“紅人”的品味和眼光為主導進行選款和視覺推廣,依托社交媒體上龐大的粉絲群體進行定向行銷,從而將粉絲轉化為購買力。

選擇的範圍大多是“不明覺厲”的達人。這種模式對帶貨來說可能會有一定的幫助。尤其是在年輕群體中會有增益——這一套玩法全都是時尚圈的做法。

不過,手機廠商的時尚化玩法難度在於三點。

1、找好“單品定位”,每款產品都要對新產品、新技術、新配色進行時尚化包裝。

2、供應鏈要跟上行銷節奏,保證在發布會半衰期以及之後2個月的銷售期內釋放所有銷量勢能。現在手機行業發布會半衰期一般也就半個月左右,保證充足備貨才能跟上眼花繚亂的行銷動作。

3、要引領時尚風潮,至少要跟得上時尚風潮,在時尚形成時在下代產品跟上節奏。

手機行業或許需要有一個真正懂時尚、懂快消的高管加入團隊掌握話語權、調度資源,才能引領時尚潮流,讓其他手機廠商都跟著自己的節奏來走。

事實上2014年-2015年,就曾有兩位奢侈品巨頭CEO 加盟蘋果,分別負責Apple Watch和零售業務。

蘋果的目的在於從時尚中找靈感,為消費電子產品尋找突破口。蘋果至少在的的確確在Apple Watch這個品類上後來擺脫了傳統消費電子產品的桎梏,找到了一個可以不為性能買單,只為外形、顏色、錶帶買單的新路。

如果手機廠商想要提高銷量,在行銷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或許真的可以找一個快消時尚圈的CMO來負責產品線的全方位包裝——事實上,這也的確行得通。

不過,手機行業這種趨勢同樣值得警惕。法國哲學家鮑德裡亞在他的消費社會中提到,消費者正在意欲盡可能地佔有符號的意義,消費者不是對具體的物的功用或個別的使用價值有所需求,他們實際上是對商品所賦予的意義(及意義的差異)有所需求。

他進一步警告,“我們從大眾交流中獲得的不是現實,而是對現實所產生的眩暈。”

今天的手機市場也是如此令人眩暈。我們或許真的要反思,這些所謂的技術進步,真的是合理的,必要的,我們需要的。(本文首發鈦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