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開最大罰單:警察廳曾凍結數億 民生被罰1.6億

  震驚金融圈!央行史上最大支付罰單:警察廳曾緊急凍結數億,這家銀行被罰1.6億!

  中國基金報記者 喬麥

  對支付清算市場的整治仍在持續中。今天下午,央行官網發布公告稱,為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秩序、防範支付風險,央行於2017年7月至9月,先後對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平安銀行開展了支付清算業務執法檢查。

  日前,央行對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支付清算業務違規情況進行了處罰,除了給予警告,合計罰款1.63億元。

  對此,民生銀行回應表示,撤銷了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還表示,該行將持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支付結算、清算業務的最新檔案精神,嚴格落實監管要求,規範化開展各類支付結算業務。

  “45家支付公司資金無差別凍結”風波

  去年6月中旬網曝民生銀行廈門清算中心緊急關停網關,45家支付公司凍結總金額近2億,一時掀起軒然大波。2017年6月,有消息稱,為配合央行整治清算支付亂象,江西省警察廳凍結支付包括支付巨頭財付通和銀盛支付對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的清算款,涉及金額分別為6500萬、1.5億。彼時,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緊急關停其45家合作夥伴第三方支付機構的網關業務。包括百付寶、通聯、杉德、匯付天下、甬易支付、現代金控(北京)、銀生寶、天翼電子、易聯匯華-易勢、匯潮支付、北京數位視訊、上海迪付、北京錢袋寶、易智付等45家支付機構資金被凍結,同時還凍結了大量二清機構的資金。

  本次凍結為無差別凍結,凍結總金額近2億元。民生廈門清算中心就此開始陷入“麻煩”中。多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稱,當時民生廈門清算中心中止網關服務的動因在於配合人民銀行和警察部督辦重大案件。

  針對此事,中國民生銀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發出聲明,稱除了兩戶涉嫌違法交易账戶由警察機構依法暫停凍結支付之外,其他所有交易均在正常運行。

  去年11月20日晚間,又有消息爆出,多個支付行業社群傳出消息,民生銀行已經關閉所有支付公司的通道業務,華夏銀行也已經暫停。並且有業內人士透露,民生銀行總行發文上收所有通道,本月底前全面停止,全面整改。

  但是,民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消息並不屬實。

  曾經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直連多家銀行,形成了一種“類銀聯”的地位和業務模式。從業務系統的邏輯看,和銀聯通常處於平級地位。像銀聯一樣,介入到具體的交易場景裡,完成收單和清算服務。

  銀行系也出現了類似的清算角色,此次被罰的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3月,中國民生銀行總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作為總行一級部門,在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的積極促成下落地廈門。自成立伊始,其定位就是全行新興支付業態的綜合清算平台,負責提供本外幣、境內外、線上線下的支付清算綜合服務。

  民生廈門清算中心具體做啥事?

  在網聯之前,直連模式基本已經是第三方支付的標配。大的支付機構議價能力相當強大,中小型支付機構,沒有海量的用戶,能夠完成對大多數銀行的直連是很有難度的。但是如果把中小型支付機構的直連通道匯集整合,這就相當於擁有所有銀行的通道,這就是民生廈門清算中心做的事。

  就網關業務而言,在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中,民生廈門清算中心一方面為各個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銀行接口;另一方面,由於銀行之間不能直連,便通過與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獲得其他銀行的接口。

  事實上,在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中,民生廈門清算中心事實上承擔了清算職責,扮演著傳統收單業務中銀聯的角色。據了解,除了民生銀行以外,華夏、平安、中信、恆豐等銀行先後沿用了該模式。

  民生廈門清算中心為何違規?

  在新興支付清算中心的模式中,民生銀行廈門分行直連了幾十家支付機構,並為這些支付機構之間的資金往來做清算,而不是把每一筆往來支付資金都發送給銀聯做清算。

  在正常的交易中,用戶向商戶發起交易,商戶將交易上送至收單機構,收單機構通過銀聯,將交易送至髮夾行,髮夾行扣款之後通過銀聯將資金清算至收單機構,收單機構根據比例進行分潤並將資金分配至商戶。

  而在民生廈門清算中心的模式中,交易上送鏈條變為“商戶-第三方支付A-民生廈門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B—銀行”,清結算順序也變為“銀行-第三方支付B-民生廈門清算中心-第三方支付A-商戶”。

  有業內人士透露,除了違規清算,新興支付清算中心還給無證機構放支付通道,到處轉包支付接口,“清算支付市場能想到的違規業務都做了,除了違規清算,新興支付清算中心還給無證機構放支付通道,到處轉包支付接口。”

  事實上,今天與民生銀行同時被通報的,平安銀行同樣也是扮演了“小銀聯”的角色進行違規清算只是業務規模比民生銀行廈門分行小得多,還涉及收單、账戶開設不規範等問題,但違規情況沒有民生銀行的案例這麽複雜。

  此前央行最大支付罰單為5000多萬

  2016年8月,央行曾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高達五千多萬的罰單。支付牌照通過續展5天后,易寶支付就遭到央行重罰。

  2016年8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就此前檢查組對易寶支付開展的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和處罰進行了公示。公示顯示,易寶支付存在違反相關清算管理規定等違規現象,央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制度對易寶支付做出處罰,沒收易寶支付違法所得約1059.2萬元,並處以違法所得4倍的罰款約4236.9萬元,合計被罰沒5295萬元。

  資料顯示,這並非銀聯商務和通聯支付首次受到處罰。2016年7月,央行曾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高達四千多萬的罰單。

  數據顯示,整個2017年人民銀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出罰單共計95張,金額總計約2364.14萬元。

  其中,2017年金額最大的罰單開給了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該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沒收違法所得177.9萬元,並處違法所得2倍355.88萬元罰款,處罰合計人民幣533.8萬元。

  而早在2014年,由於涉嫌預授權套現,銀聯商務被央行通報批評,而今年3月通聯支付寧波分公司就因反洗錢問題已經被罰款101.5萬元。同時,在今年4月,就有消息稱,通聯支付和銀聯商務因為違規為二清機構開放通道而被嚴懲。

責任編輯:張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