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向彼得·傑克森獻上我們的膝蓋!

作者 |小蟀,倫敦電影學院

《他們已不再變老》(They Shall Not Grow Old),是彼得傑克森(《魔戒》系列,《哈比人》系列)利用一戰真實的黑白膠片素材,經過上色、後期配音,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眼前,讓觀眾能夠最大程度的地感受到當時前線普通士兵所感受的戰爭。

這種將老舊膠片進行修複的項目,近些年慢慢成為了英國電影世界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此,借著彼得傑克森的新片,簡單地介紹一下英國的電影修複以及保護的項目。

預告片

《他們已不再變老》來自於近年來如火如荼的一戰100周年紀念活動,由彼得傑克森牽頭,14-18 NOW項目組(英國政府舉辦的非盈利項目,以325件不同藝術形式的展品來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帝國戰爭紀念館(為本片提供所有,共計超過100小時的影像素材)及BBC聯合製作而成。

彼得傑克森在採訪中說道,他不希望本片提及太多的政治色彩,因為“那些在前線計程車兵們不會談論政治,他們不會知道將軍們在想什麽,這部電影就是關於一戰中那些最普通計程車兵的電影”。因此導演在影片中插入了120位一戰老兵於1964年的採訪錄音資料,而沒有選取軍官和政治家的採訪。除了較為客觀的敘述角度,導演還做了一系列的後期修複,來還原一戰的真實影像。

為了將當時的黑白錄影素材修複,對比了其他同時期的彩色影片及保存至今的一戰物料的顏色,再將這些黑白膠片上色製作成為彩色電影;為了判斷出錄影中的對話,專門邀請了語言學專家,來解讀出影片中人們的口型,繼而為其後期配音;甚至為了再現戰場上的炮火聲,還使用了一戰時期的武器進行擬音。

這一系列複雜的修複過程,最大程度地讓那些原本黑白無聲的影像資料,變成了一部最接近一戰現場的紀錄片。彼得傑克森對此的解釋是:“那些老兵們經歷的一戰不是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黑白的,他們對於戰爭的記憶是充滿著顏色的,所以我們應該將色彩帶回給現在的人們”。

可以說這個紀錄片帶給我極大的震撼,不論導演選擇從普通士兵的視角來重構這場戰爭,還是通應用代最新技術手段,呈現出來的效果足以顛覆觀眾原本對一戰的印象。

電影修複和保存在技術上的難題不少。由於膠片發展原因,許多老舊電影的格式與當代電影格式已經完全不符。就拿《他們已不再變老》遇到的問題來說,彼得傑克森團隊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那些100年前的資料的幀率與當代電影幀率並不符。

在100年前,膠片發展技術不如當今,基於成本、膠片感光效果等原因,拍攝幀率是16格一秒。有些理論認為,當時的電影世界沒有聲音,加之是手搖的攝影機,所以幀率不是固定的,大概在14-26中間浮動。

而現在的數字放映幀率是24幀一秒,同時這部電影還肩負著商業放映的使命,所以修複團隊需要提高素材的幀率,來使得所有畫面能夠以正常速度播放。此外,還需要消除抖動、一幀一幀地修複受損畫面等繁瑣的工序,雖然這些常規工作對於經驗豐富的修複團隊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

最令人驚歎的是為了色彩和聲音的重製,更是做足了功課。工作人員不僅研究了大量資料記錄和歷史遺留物件,來確定影像中的畫面顏色,還借用了當年交戰雙方的制服和武器,以最大程度地保證內容的真實。

而聲音更不用說,有戰爭博物館的支持,所有的武器裝備聲音就直接拿來使用進行錄音,對白上則邀請語言學專家分析影像資料中人物對話然後請現役軍人來進行配音。可以說這一部影片在電影修複技術方面是前無古人的。

這一切都得益於影像資料的修複和保護技術,也離不開各個影視機構和高等學校的貢獻。在英國,上至全國最高等級的影視機構,比如BFI,BBC,ITV等,下至一個獨立電影院比如倫敦的Phenoix Cinema都有電影保護技術的專業人員致力於對膠片資料進行保護。

在英國松林製片廠,他們專門開辟了一個製作項目組,為BBC收集到的蘇聯時代的新聞影片,進行修複和存檔,該項目已經進行了4年並且接近尾聲。

在人才培養方面,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電影研究碩士以及影視實踐碩士,可以通過學校和BFI的合作資源,學習如何進行電影檔案管理,除此之外,英國的柯達總部則考慮選擇英國範圍內一所大學,合作開設專門的膠片製作和修複相關專業,以培養更多人才一同推動膠片的發展和保存。

影像資料的修複和保存對於人類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統計表明,在美國,因為膠片的腐敗,1929年以前製作的90%無聲電影,和1950年以前製作的50%有聲電影,已經完全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儘管早在1935年開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就已經開始對格裡菲斯的電影進行修複和保存,但直到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運動影像”屬於人類文化遺產後,對於膠片資料的保護才有規模地展開。

當代膠片資料保存的步驟,是先將膠片底片進行清洗(相比於膠片拷貝,膠片底片往往效果較好)。

去除膠片上的汙垢,檢查是否有劃痕、色差、噪點、是否缺失了某一場戲或某一段音軌;在這些基礎檢查結束後,用特製膠布將膠片進行簡單地修補,然後利用專業設備一格一格進行掃描,形成數字影像,在電腦上針對色彩和劃痕等腐敗之處進行修複。

若沒有保存較好的膠片底片(腐敗程度較大,色彩退化比較嚴重),則需要數份膠片拷貝來進行對比,經過數次的修複來盡可能地修複成原始狀態。但是由於每一個拷貝轉印方式不同,各個拷貝的保存環境也不盡相同(P.S.膠片最好的保存方法,是保存於0度同時保存30%-50%的相對濕度),所以往往無法達到最佳狀態。

此外在修複過程中,項目組還會盡可能地邀請該片導演或者攝影,來指導、參與修複的工作,因為他們對於影片畫面的把握一定是最準確的。

在修複結束以後,工作人員們會導出數字檔案,和一份修複後的新底片進行保存,以備特殊放映需要(有些電影院會用膠片放映作為賣點吸引觀眾,如去年英國倫敦各藝術影院放映70mm的《魅影縫匠》,特殊的imax膠片版本《敦刻爾克》)。

而關於數字存檔,目前基本上是以4k分辨率的存檔。但如今的數字掃描器,已經可以達到掃描65mm膠片的8k分辨率,而imax膠片的分辨率為18k,所以我們可以預見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影的修複和保存會不斷發展下去。

膠片資料的修複帶來的紅利不僅僅是對於資料的研究和保存,更是那些經典的老影片再創輝煌的機會。那些被修複的經典電影將能夠再次走進電影院裡,再讓影迷為它們而瘋狂。前有《阿拉伯的勞倫斯》,《2001太空漫遊》的70mm修複拷貝放映,後有《鋼琴別戀》,《日落大道》,《生活多美好》的4k修複版本放映,這些老電影進入市場,讓電影市場更加多元化。

而產生的票房對於膠片資料的修複和保存事業,也是一針強心劑和不錯的資金補充,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電影的發展。

本文大部分資料來源於我與做電影修複紀錄片的電影人的交流和各個官方網站上的資料,再輔以我自己的所見,如有偏差歡迎交流或指正。在文末附上兩個相關影片(修複電影大白鯊&彼得傑克森談《他們已不再變老》),以作補充和延伸。

感謝閱讀,希望電影越來越好。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