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沒有戈恩的日產蒙上陰霾

卡洛斯·戈恩仍在獄中,將戈恩送至牢裡的日產汽車公司,日子也並不好過。

日產於2月12日公布2018財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合並報表業績預期,預計全年營業利潤4500億日元,此前預計為5400億日元,淨利潤也從5000億日元(大約人民幣306億元)下調至4100億日元。此外,2018財年銷量預期從590萬輛下調至560萬輛,銷售額預期被降至11.6兆日元,下調4000億日元。

這是日產自戈恩2018年11月在日本東京被捕以來首次公布財報。日產第三季度淨利潤下滑77%,至704億日元,營收增長5.9%至3.05兆日元。與此同時,日產全球零售銷量同比下滑了2.6%為134萬輛。2018財年前三財季,日產銷售額同比增加0.6%至8.58兆日元,淨利潤減少45.2%至3166億日元。

離開戈恩掌舵的日產,正在顛簸中尋找方向。作為全球汽車領域赫赫有名的“成本殺手”,戈恩自1999年以“救火隊長”的身份進入日產董事會並於2001年出任董事長以來,對日產的影響根深蒂固,個人烙印一下難以磨滅,雖然他在2017年已卸下日產CEO以及日前被免去董事長。

當前的日產蒙上一層陰霾,前景莫測。全球汽車產業處於百年一遇的重要變革時期,各大車企爭分奪秒加速轉型更新,而日產的董事長席位卻還空著,雷諾和日產正為此爭得不可開交。作為日產最大股東,雷諾提出應該按照此前的協定,由其任命日產董事長。上月24日,雷諾任命塞納德擔任雷諾新董事長,以代替陷入困境的戈恩。同時,雷諾也希望塞納德繼續擔任日產董事長。不過,日產CEO西川廣人對此意見不一。他認為,雷諾和日產的董事長不應該由一人掌權。

近日,外媒曝光了一個“妥協”方案:日產允許塞納德擔任日產董事長,但前提是雷諾減少其在日產的股份,與此同時,法國政府還得削減雷諾的股權。對此,法國財政部否認正在考慮此舉。

雷諾日產結盟已有20年,雙方公司交叉持股,雷諾持有日產43.4%的股份而日產只有雷諾公司15%的無投票權股份,而法國政府是雷諾的主要股東,擁有15%的雷諾股份。此外,日產持有三菱34%股權。隨著“鐵腕人物”戈恩出局,股權複雜的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西川廣人稱,他將在本周內在日本會見雷諾新任董事長塞納德,當務之急是建立信任,穩定雷諾日產聯盟。但他也稱,雙方長達20年的合作關係仍有改變的空間。

在日產與雷諾博弈的同時,不得不承受著銷量與利潤下滑的壓力。2018年上半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首次超過大眾,坐上全球汽車製造商銷量冠軍的寶座,可惜沒坐穩,最終大眾以1083萬輛奪走2018年全年銷冠,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以1076萬輛再次屈居第二,而豐田為1059萬輛。值得注意的是,雷諾和三菱在去年分別增長3.2%和18%,但日產下降2.8%至565.4萬輛汽車。日產高層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業績和原有戰略的執行。

雖然日產於2018年在中國市場銷量為156萬輛,同比增長2.9%,但不及以前多年兩位數的增速,也沒有達到160萬輛的年度目標,這一目標因此又變成2019年的目標。今年,全球車市依然難言樂觀,日產正受中國和美國主要車市需求放緩的不利影響,在華開局不利,2019年1月銷量為13.39萬輛,同比下降0.8%。日產在美國的情況則更嚴峻,2018年在美國的零售銷售下降6.3%,至149萬輛,低於美國整體市場0.6%的增速,今年1月份,日產在美國市場成交量大跌19%,超過整體市場1%的跌幅。

而此時的大眾、豐田,正發起更猛烈的進攻。大眾密集推小型SUV T-Cross、西雅特Tarraco、全新奧迪Q3等新車型,在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步伐明顯加快,其中奧迪將於今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E-tron。豐田正從傳統的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公司轉型,並在中國按下加速鍵,計劃今年在中國推出亞洲龍、插電式混動車卡羅拉雙擎等新車,在華銷量繼去年逆勢兩位數增至147.5萬輛之後,今年將挑戰160萬輛,直接逼平日產的銷量目標,甚至有望從日產手上奪走日系車在華銷量冠軍的寶座。

如何提振銷量、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協同雷諾和三菱削減成本並加快向電動化、智能化和互聯化轉型等,這些對於新董事長尚未出現的日產而言皆是棘手的難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