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網|鴻蒙系統正式登陸手機,但它未來的希望只能寄托物聯網?

作者 馬圓圓

編輯 康曉

出品 | 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鴻蒙手機,終於來了。

6月2日晚,華為舉行線上發布會,正式公布可以覆蓋手機等移動終端的HarmonyOS 2(鴻蒙作業系統)。這也是繼2019年發布鴻蒙後,該系統正式搭載到智能手機上。

華為宣布,華為手機、平板等近百款設備將陸續啟動HarmonyOS 2升級,包括HUAWEI Mate 40系列、Mate 30系列、P40系列、Mate X2、nova 8系列、MatePad Pro系列等設備。

據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鴻蒙作業系統負責人王成錄介紹,HarmonyOS 2採用分布式技術,能夠實現全場景能力觸達,可以為不同設備智能化、互聯與協同提供統一語言。

在現場演示中,HarmonyOS 2有統一控制中心,多設備之間可以組成超級終端,用戶可以選擇最適合的設備。比如組成超級終端後,在手機上播放的音樂,可以用音箱放出來。而通過控制中心的連接也非常便捷,一拉就可以實現手機與電視、音響、個人電腦、平板電腦等多個終端設備的連接。

王成錄表示,基於確定時延引擎、高性能IPC與微內核結構優勢,同樣的應用HarmonyOS打開應用速度相比安卓快60%左右。

華為於2019年8月對外發布鴻蒙1.0,並首先搭載於榮耀智慧屏;2020年9月,鴻蒙2.0發布,向電視、手錶和車機等記憶體128KB-128MB的設備開源;同年12月,鴻蒙推出手機開發者Beat版本。

和外界普遍認知不同的是,鴻蒙並非為了應對製裁而誕生。王成錄此前告訴《深網》,2016年5月,鴻蒙就在消費者業務軟體部正式開始投入研發,到了2018年5月之後,由於中興事件持續發酵,華為內部預判留給公司的時間窗口最多只有一年,鴻蒙的研發進度也因此提速。

過去兩年,外部環境變化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經歷四輪外部製裁,華為手機等硬體業務受挫,不得不將發展重心放到軟體業務上,鴻蒙無疑是其中的重點。

5月30日,一份華為內部備忘錄顯示,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呼籲員工要“敢於在軟體領域引領世界”,該領域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公司正尋求在硬體業務以外的增長。備忘錄稱,由於受到外部限制,華為很難在短期內生產先進硬體,應該專注於構建軟體生態系統,如鴻蒙作業系統、全場景AI計算框架Mindspore和其他IT產品。

複盤作業系統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構建完備的生態,是一款作業系統成功的關鍵。華為從鴻蒙2.0開始推進建立生態,將鴻蒙2.0開放給所有南向硬體生產廠家和北向應用開發者。

在3月份的年報發布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曾提及,鴻蒙作業系統目前已吸引到超過 20家硬體廠商、280家應用廠商共同參與生態建設。

鴻蒙搭載到智能手機上是構築生態的關鍵一步,因為手機仍是各設備互聯的核心硬體,而對於當下供應鏈受阻、手機出貨量銳減的華為來說,這注定是一場艱難的突圍戰。

鴻蒙並非安卓翻版,但手機仍是生態核心

在華為公開對外介紹中,鴻蒙不是一款單純的手機作業系統,而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全場景分布式作業系統。不過,外界並不乏鴻蒙是翻版安卓的質疑聲。

“鴻蒙設計的原點是想辦法把手機和各種IoT設備連接起來”,王成錄此前接受《深網》專訪時說,2016年前後,華為手機業務快速增長,公司高層當時已經在思考,如果將來手機不再增長,消費者業務未來往哪走?他和團隊當時判斷,手機很難完全替換手錶、音箱等IoT設備,如果替換不了,那用一套作業系統將這些設備互相協同起來、融為一體,或許會有機會。

在技術路徑選擇上,華為也採用了與安卓/iOS不同的鴻蒙“微內核”模塊化設計。據王成錄在去年HDC大會上介紹,鴻蒙目前的內核子系統包含Linux宏內核、LiteOS內核和鴻蒙“微內核”等多個混合內核,由於Linux宏內核也被安卓系統採用,這讓鴻蒙可以快速兼容安卓應用。

去年9月鴻蒙2.0發布後,鴻蒙是“套殼”安卓的言論沸沸揚揚,其中質疑最多的是鴻蒙使用了部分AOSP(Android 開源項目)開源代碼。

王成錄接受《晚點Late Post》採訪時證實,鴻蒙目前確實使用了部分AOSP開源代碼,但他表示,要準確理解開源的含義,並不是所有 Android 代碼都是 Google 開發的,今年10月開源的鴻蒙3.0中,來自 AOSP 社區的、由 Google 貢獻的代碼就幾乎沒有。

也就是說,按照王成錄的說法,鴻蒙不是專為手機設計,也不是安卓/iOS的簡單翻版。

儘管華為將鴻蒙描述為萬物互聯的作業系統,但很長一段時間內,手機仍將是各設備連接的核心硬體,華為在6月2日晚的HarmonyOS 2發布會上,也重點介紹圍繞手機的各設備間的互動場景。因此有多少台手機搭載鴻蒙,是評價其生態構建成功與否的核心指標。

當下的情況對華為來說並不樂觀。經歷四輪製裁之後,華為庫存芯片的核心器件消耗殆盡,手機出貨量已跌至冰點。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統計,今年一季度,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50%,出貨量僅為1490萬部。

《深網》近期走訪多地手機線下渠道發現,華為線下渠道已經嚴重缺貨,縣鄉級渠道商完全拿不到手機,僅有頭部商家能拿到少部分貨。

華為仍在推出新款手機,6月2日晚,華為發布了包括HUAWEI Mate 40系列新版本、Mate X2新版本在內的多款新機,但由於製裁導致的部分零組件缺貨,這些機型均為4G版本。在普遍升級為5G的手機市場,這意味著華為手機銷量大概率將進一步下滑。

從推廣鴻蒙生態的角度來看,未來一段時間搭載鴻蒙的手機,絕大部分只能來自華為舊有設備的更新升級。華為方面表示,大約90%的華為存量和在售手機,可以升級鴻蒙作業系統。

小米OV採用可能性極小,IoT設備或存在機會

此前一段時間,外界不乏小米、OPPO、vivo、榮耀等國內手機品牌是否會採用鴻蒙的討論,但從理性的商業邏輯分析,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方面,小米OV等國產手機品牌均依賴海外市場。以小米為例,其2020年全年手機出貨為1.46億台,其中國內市場出貨量為3980萬台(Canalys數據),海外市場佔比超過七成。

在鴻蒙生態暫未在海外建立完善的情況下,作為安卓陣營的小米OV們不得不考慮谷歌的態度。

儘管安卓是一套開源作業系統,但使用安卓必須遵守谷歌的兩項協議:安卓兼容協議(ACC)和移動應用開發協議(MADA)。前者要求使用方軟體必須與安卓相互兼容,後者則直接關係到使用方是否能獲得GMS支持。經過十餘年迭代,安卓已成為非常成熟穩定的作業系統,GMS則擁有極其豐富的應用生態。

另一方面,作業系統為小米OV們貢獻了相當一部分收入來源。以小米為例,截止2020年12月,其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3.96億,2020年互聯網業務貢獻了238億人民幣營收,毛利超過60%。

互聯網的高利潤率讓小米OV這樣的硬體廠商越來越重視該項業務。OPPO今年整合了旗下不同手機子品牌間的作業系統,以提高 ColorOS的用戶基數,進而增加互聯網業務營收。

通過龐大的系統用戶量,小米OV等一線廠商可以在極低的邊際成本下獲得可觀的收入。以國內遊戲應用為例,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能收取遊戲流水的50%作為渠道聯運抽成。

考慮到海外市場以及盈利等諸多因素,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幾乎不可能主動採用鴻蒙及其生態。但海外市場存在感較低、國內市場被一線品牌擠壓的二三線手機廠商,是否有可能採用鴻蒙呢?

有觀點認為在存量競爭的國內手機市場,二三線品牌無論從供應鏈、技術、渠道還是品牌層面,都無法與小米OV相比,採用鴻蒙或許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的一種選擇。目前暫未有二三線手機品牌宣布將推出鴻蒙手機,但近期,魅族宣布旗下Lipro品牌智能家居生態產品旗與鴻蒙達成合作。

即便魅族手機事實上已邊緣化,但魅族也沒有貿然推出鴻蒙手機,在外界看來,其智能家居產品與鴻蒙的合作,更多是看中後者帶來的品牌關注度和可能的產品體驗提升。

從魅族與鴻蒙的合作,也能看出鴻蒙在IoT領域的機會。國內物聯網設備廠商數量眾多,其中大部分廠商市場影響力有限,主要面向國內市場,華為推進與這些廠商的合作難度並不大;其次,大量的物聯網設備,目前對作業系統要求不高,也沒有形成複雜的應用生態,只要能實現基本功能就能正常使用。

華為在與家電等IoT廠商的合作中已取得一定進展。據王成錄介紹,華為目前與國內幾乎所有主流家電廠商都在溝通,美的、九陽等眾多一線家電品牌已加入鴻蒙陣營。

16%市佔率是分水嶺,鴻蒙的生態突圍戰

華為預計到2021年底,搭載鴻蒙的設備數量將達3億台,其中包含2億台華為自有手機,三千萬台Pad、手錶、智慧屏、音箱等產品,其余是面向第三方合作夥伴的各類終端設備。

王成錄此前曾對外解釋,設定3億台的目標,是因為華為認為16%的市佔率是作業系統生態繁榮的分水嶺。回看作業系統發展歷程,個人電腦作業系統排名第二的Mac OS,長期維持16%左右的市佔率;而智能手機作業系統排名第二的iOS,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在18%上下。

以手機為主的自有設備是鴻蒙生態初期的基本盤。華為此次支持升級的鴻蒙的產品包括Mate 40系列、Mate 30系列手機,和MatePad Pro系列平板,從華為公布的更新計劃來看,發布時間越早的產品,越晚支持更新鴻蒙。

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產品矩陣劃分為“1+8+N”,其中“1”指的是手機,“8”指的是華為自有PC、平板、電視、手錶、車機等智能硬體,“N”指的是合作夥伴的終端設備。

手機業務受阻後,華為力圖通過PC、平板、電視、手錶等產品來彌補。華為手錶產品增長迅速,2020年整體出貨量為 1800 萬隻,相較於2019年的同比增長超過350%。但《深網》近期走訪多地手機線下渠道發現,華為PC、平板等產品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缺貨,智慧屏則銷量有限。

一個不難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外部環境沒有改變,合作夥伴設備將是華為下一階段拓展的重點。

按照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HarmonyOS 2發布會上的說法,華為認為接下來十年是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大量的設備如何實現無縫的互動體驗是難題,目前不同種類的IOT設備有各種各樣的系統,體驗非常割裂,這正是鴻蒙的機會。

余承東表示:“如果個人電腦時代用的是windows,智能手機時代用的是iOS和安卓,那麽鴻蒙就是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

鴻蒙誕生於物聯網設備爆發初期,可以說佔有天時。王成錄此前接受《深網》採訪時說,做一個作業系統,一定要跟產業的發展節奏匹配上。如果產業在高速增長期,要做一個新系統不太可能成功。只有在產業升級轉型時,做作業系統才有成功的基礎。

不過,對於急於在生態層面實現突圍的鴻蒙而言,智能手機時代的安卓和iOS仍是需要直面的對手。而剛剛起步的鴻蒙,在生態開發者和應用生態豐富程度上都遠遠落後。

谷歌公開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83%以上的智能手機都安裝了安卓系統,全球活躍安卓設備數量已超30億,谷歌全球大約有2000萬,應用數量300萬左右。

蘋果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月,全球有10億部iPhone手機安裝了iOS系統,全球活躍iOS設備數超過16.5億台,iOS全球大約有2400萬,應用數量450萬左右。

相比之下,根據華為官方公布的數據,華為目前擁有180萬開發者,HMS集成應用僅為9.6萬左右。具體到鴻蒙,目前有300+應用和服務夥伴支持鴻蒙生態,覆蓋了大多數用戶高頻使用的應用服務。

生態的構築自然需要時間,如何吸引開發者遷移到鴻蒙生態是關鍵。

王成錄此前接受《深網》採訪時表示,他並不擔心開發者遷移到鴻蒙平台的意願和成本問題,他認為,鴻蒙的優勢在於一套系統能彈性部署在所有 IoT 設備上、設備間融為一體以及應用一次開發多端部署。

“如果一個生態的開發收益遠遠高於成本,那所有的成本都不是問題。過去十餘年,幾乎所有的應用創新都是基於手機硬體,現在基本上已經到了極限,而鴻蒙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給應用創造了一個脫離手機硬體限制的創新可能性。”王成錄說。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