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孩子喂飯竟有這麽多危害,還不趕緊住手?

鵬鵬今年4周歲,上幼稚園中班。前兩天他的奶奶見著我,聊起了他的孫子,大倒苦水。奶奶說這孩子哪哪都好,就是平時不肯吃飯,吃個飯磨嘴費牙老半天,往往是飯菜涼了再加熱,最後依然是吃得很少。

我便問她,平時鵬鵬是怎麽吃飯的,是用筷子還是杓子。奶奶的表情有點尷尬,說,平時都是自己或者孩子的媽媽喂他吃飯。

這真的讓人意外,都上中班的孩子了,居然還沒有學會自己吃飯。那他平時上學中午吃飯怎麽辦。

鵬鵬奶奶說,上學的時候,學校有規定,是自己打飯自己吃。在學校鵬鵬是自己吃飯,就是吃的不多。

說到底,原來鵬鵬會自己吃飯,但是鵬鵬的家長卻喂他。

孩子老大了卻需要大人喂飯,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家長自己也深有體會:每到飯點,就是家裡雞飛狗跳大吼大叫的時間。家長端著飯,跟在孩子後面。孩子可能在玩玩具,這時候家長喂一口。過了一會,孩子又跑到房間,於是家長就跟到房間喂一口。一頓飯下來,大人焦躁的腎上腺素急劇升高,但是孩子卻沒吃幾口飯。

這哪裡是吃飯啊,這是一場遊擊戰啊。

喂孩子吃過飯的媽媽們都知道,孩子被動吃飯效果很是不好。給孩子喂飯,讓孩子覺得,自己吃飯倒成了家長的任務了。於是各種問題都來了:飯菜嚼在嘴裡半天,也不咽下去;不喜歡吃的菜直接吐掉;甚至有的孩子會跟你談條件,比如吃完飯就獎勵買一個玩具,吃完飯就怎麽著怎麽著,甚至要求邊看電視邊吃飯。

拜託

是你吃飯而不是我

搞搞清楚好伐

要不是你是我的孩子

我管你吃不吃飯

很多媽媽忍氣吞聲,妥協孩子提出的各種要求,其實內心的希望很單純,就是希望孩子能多吃飯,有益於健康。

但是,喂飯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危害,媽媽們是否了解過呢?

一、不利於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讓孩子自己拿杓子或筷子吃飯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將食物放入嘴裡是需要手、嘴、眼的相互協調配合來完成的,這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非常有益處的,家長來替孩子完成這項活動,將使孩子失去很好的鍛煉機會。

二、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

家長喂孩子吃飯時一般都會比較焦躁心急,希望孩子能快點吃,有時會一口接一口不停的往孩子嘴裡送,這與孩子身體消化食物的速度並不匹配。進食過快會影響孩子將食物嚼碎,會給孩子的腸胃增加負擔。

三、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靠人喂飯的孩子往往不會吃很多,因為他認為吃飯就是一個任務。沒有自主動機,去做一件事,往往會陷入被動。而孩子在小的時候,各項技能都在增長,需要大量的營養來提供動力。如果吃飯吃的不多,營養攝入不足,那會影響孩子的身體,造成孩子體弱多病。

那麽如何養成孩子自主吃飯的習慣呢?

1、吃飯的時候不做其他事

有的孩子由於用餐環境複雜,比如邊吃飯邊看電視、玩手機、玩玩具、跑來跑去,這會讓孩子吃飯時注意力分散,影響進食速度和進食量。

家長要幫孩子建立和培養良好的習慣,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坐在餐桌旁。規定吃飯的時候要專心,不能做其他事情,想玩的話,那得等到吃飯之後。

2、讓孩子自己吃飯,一定要堅持不餵食

有的家長恨不得孩子吃的越多越好,一旦孩子吃的少了,內心就焦躁不安。於是就開始去喂飯。這就破壞了孩子的習慣,孩子會覺得有人喂那不是挺好。記住,一旦你決定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那就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去做這件事情。如果孩子某一段時期吃飯很少,那也不需要多管。孩子一天到晚上躥下跳,如果餓了,他會主動要求吃東西的。

3、吃飯的時候不要指責孩子

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要過多的指責他。經常數落孩子,只會讓他對吃飯產生本能的恐懼,變得越來越不愛吃飯,越來越磨蹭。

家長要有耐心,吃飯過程中可以采取少盛多添的方法,多表揚孩子認真吃飯的行為,增強他的自信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