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頭皮瘙癢、反覆起疹6年, 用「防風通聖散」治癒!(值得參考)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今天分享一個我用「防風通聖散」後應用在臨床的驗案,希望和大家共同切磋

患者,女,30歲,頭皮瘙癢六年,而且頭皮總是有米粒狀小疹,口服抗過敏西藥,時輕時重,反覆不愈,伴大便乾,舌淡紅,苔薄黃。

處方防風通聖散。

組成

防風6克 川芎6克 當歸9克

白芍9克 酒大黃5克 薄荷6克

炙麻黃6克 連翹9克 芒硝6克

生石膏12克 黃芩10克 桔梗10克

滑石10克 荊芥3克 生白朮5克

梔子5克

7付,水煎服。忌魚蝦及辛辣。

二診,頭皮瘙癢減輕,大便正常,效不更方,續服二十一天,治癒。隨訪未再複發。

—2—

防風通聖散介紹

防風通聖散出自金代著名醫家劉完素的《宣明論方》,傳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組成】防風、荊芥、連翹、麻黃、薄荷、川芎、當歸、白芍(炒)、白朮、山梔、大黃(酒蒸)、芒硝(後下),各五錢(各15g),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各30g),甘草二兩(60g),滑石三兩(90g)

【用法】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六分,溫服。

(現代用法:為粗末,每次9g,加生薑三片,水煎服。或作丸劑,稱防風通聖丸,除滑石外,余藥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另將滑石粉碎成極細粉包衣,打光,乾燥。

丸劑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量增減。)

【功用】疏風解表,瀉熱通便。

【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口乾,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小便赤澀。並治瘡瘍腫毒,腸風痔漏,丹斑癮疹等。

【方解】本方為解表、清熱、攻下三者並用之方,主治外感風邪,內有蘊熱,表裡皆實之證。

由於外感風邪,邪在於表,以致憎寒壯熱;風熱上攻,故頭目昏眩,目赤晴痛,耳鳴鼻塞;內有蘊熱,則口苦口乾,便秘溲赤;風熱上淫,以致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

至於瘡瘍腫毒,腸風痔漏,丹斑癮疹等,由於風熱壅盛所致者,亦可加減運用。

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疏風解表,使風邪從汗而解;大黃、芒硝泄熱通便,配伍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之熱;山梔、滑石清熱利濕,使裡熱從二便而解。更以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朮健脾燥濕,甘草和中緩急。

如此,則汗不傷表,清下而不傷裡,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效。王泰林曾謂:「此為表裡、氣血、三焦通治之劑」;「汗不傷表,下不傷裡,名曰通聖,極言其用之效耳」。

【加減法】本方在臨床運用,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權變。如無憎寒癥狀,可去麻黃;熱不甚,可去石膏;便不秘,去硝、黃(即雙解散)。

—3—

分析總結

老劉強調本方針對瘙癢性皮膚病的風、熱、血、濕病因,包含了祛風、清熱、和血、祛濕等法。

本例患者頭皮瘙癢六年,頭皮總是反覆長一些米粒狀小疹,口服抗過敏西藥病情時輕時重,反覆不愈,又伴大便乾,舌淡紅,苔薄黃。正是一派風熱壅盛之象。

故使用防風通聖散針對病機,療效明顯。但方中荊芥用量不宜過大,否則會加重瘙癢。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中醫老劉,個人微信:macskf,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