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巧用夕陽在外景拍攝中拍出意境唯美照片

做了這麽多年的攝影,在講課的過程中經常有攝影師會問:“外景拍攝中,最重要的是什麽?”“外景拍攝的時候怎麽去利用現場的環境光線”等等,我每次的回答都是:“外景拍攝中最重要的是光線的運用!”

其實說到光線的運用,我們不如說是對光線的利用,善於利用好現場自然光,且作為主光拍攝才是王道。為什麽這麽說呢?原因有二:

其一,現在大部分外拍燈具的功率不超過600W,更多的是400W,在自然光,特別是比較強的自然光面前很難做到主光的光比,如果算做到也會比較硬,沒有自然光的柔和,損失了畫面意境;

其二,外景拍攝的條件和人力局限,大部分外景拍攝團隊只有一盞燈,製約了外拍燈的使用。

這裡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利用下午5點-6點的夕陽(斜陽)光線來營造畫面的意境。

光位選擇及補光

下午5-6點的時候,太陽的位置靠西且與地平線的夾角呈45度左右,陽光比較柔和,也較上午的光線通透,當然根據季節的不同,夕陽出現的時間也會有不同,我們根據具體陽光的高度做選擇就可以了。

我們選擇使用的光位多為側光或逆光,如果是純逆光的時候畫面需要選擇深色的背景,因為拍攝純逆光基本需要按照人物面部進行曝光,且稍微曝光過度一檔,這樣會讓人物的膚質顯得乾淨通透,如果背景不是深色的話,人物曝光準確時背景就會完全過曝,讓整個畫面沒有層次。

補光方面一般會使用兩張反光板,一張作為底板,消除人物的下頜以及眼袋部位的暗影,同時起到眼神光的作用;一張與太陽、人物一起構成三點一線,對人物面部和身體進行補光,但切忌光比太大,以消除暗影為標準,不然人物光線會顯得比較死板。有些時候也可以故意讓陽光吃進鏡頭,給畫面增加朦朧感。

如果現場的光線並不是很強,不足以勾勒出人物輪廓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外拍燈在和太陽光位相似的位置上進行補光,需要注意的是:光比不能太大,否則人物輪廓會過曝並影響整個畫面的光比;其次是距離要相對遠一些,以能夠給人物全身進行輪廓補光為標準,不要出現只是頭部或者上半身有輪廓光,這樣會讓畫面看起來不協調。

景深控制和畫面線條

鏡頭的運用基本採用長焦鏡頭,對背景進行虛化,突出人物主體,也可以對畫面中的第二人物進行虛化,讓畫面更有劇場感,拍攝出MV的效果。畫面中的線條最好比較乾淨,當有主線條出現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能在人物的頭頸等主要關節部位穿過,其次是最好能夠利用畫面的主線條增加畫面的延伸感,集中主體的同時配合景深控制,加強畫面的視覺衝擊力。

色溫控制

夕陽時候的色溫基本已經達到5000K以上了,這個時候偏黃的色調會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那我們需要的不是降低相機色溫來平衡,而是使用比現場色溫偏高的設置來加強畫面的柔美感,一般我會把色溫設置到6500左右。但是注意不能用反光板的金色面來反光,不然人物面部的黃色調就會有脫離畫面的感覺,整體畫面的色溫控制以人物面部色調處於正常範圍內為限。

把握好以上利用夕陽出意境的拍攝手法中最重要的三個要素,則“夕陽為我所用”,在外景的拍攝中,我認為永遠要記住一點,主光永遠是太陽,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好太陽光,雖然我們有外拍補光的設備,但是請記住,除了拍攝大光比的照片以外,千萬不要用燈去和太陽對著乾,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