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宮鬥"網秦財報無法提交 投資者要求重組董事會

網秦創始人林宇

 

  作為中國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移動互聯網企業,凌動智行(原網秦)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公司內部,原董事長林宇的攪局讓董事會分裂為三大派別,三方僵持不下導致董事會無法達成一致行動。在外部,全球的投資者正集結起來,要求發起股東大會重組董事會,尤其是要求史文勇離開公司。

  這些投資者已成立代表組織LKM forward,他們的訴求是,公司需要盡快提交20-F,以免面臨退市風險。20-F指的是非美國本土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或季度報告。內部人士稱,未提交財報的原因是現任董事長史文勇阻止公司支付審計員和律師的費用,再加上他與林宇之間的糾紛仍未解決。

  關於財報無法提交等問題,凌動智行方面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這屬於上市公司公告的內容範疇,需要以公司公告為準。另據相關負責人表示,史文勇在國慶前已結束出差回公司主持日常工作。

  10月24日,新京報記者打通了史文勇的電話,他表示自己正在開會後掛掉了電話,隨後以簡訊回復記者稱開會結束後將回電,但截至發稿,史文勇並未進行回應。

  凌動智行副總裁Matt Mathison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並不關心史文勇和林宇之間的個人恩怨,他關注的是公司本身。“只要是對公司和股東有利的行動,我都會支持。”

  投資者要求重組董事會

  Matt Mathison和前凌動智行聯席CEO Omar Khand是LKM forward的主要支持者。Omar Khand在此前的公開信中表示,公司董事會在股東代表的敦促下仍無所作為令人失望,他警告董事會的做法正在損害公司和股東利益,董事會的現任和前任董事都將因此面臨民事訴訟。

  LKM forward認為,史文勇和林宇之間的糾紛需要與公司進行隔離,然後公司才能發布審計意見,最終簽署和提交2017年20-F。Omar Khand在最新的公開信中表示,公司應安排史文勇暫時離開崗位,甚至可以設定限制性條款,在公司提交20-F後再讓他回到公司管理中。

  LKM forward稱,目前已有3180萬股票支持他們的行動,這些股票來自於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此外,LKM forward也聯繫了持有大量股票的戰略合作夥伴。LKM forward聲稱,其已有足夠的股票申請召開股東會議。

  “我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要求所有董事盡職保障股東的權益。”LKM forward方面10月22日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們已聘請律所Seiden Group,已邁出進入法律程式的第一步,同時已聯繫當前凌動智行的所有董事。

  LKM forward強調,股東代表認為,協商解決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重組董事會是最後的手段。

  有熟悉此類訴訟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美國股東采取法律行動維權非常常見,LKM forward雇用的Seiden Group非知名大律所,有理由相信LKM forward此舉旨在警告凌動智行董事會,促使他們盡快作出決定,“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很大”。

  創始人恩怨致財報無法提交

林宇

  因為林宇的介入,凌動智行2017年的財報問題一波三折。公司今年5月15日公告稱,在2017年20-F的最後準備階段,管理層發現一個關於定期存款5.12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錯誤分類。

  公告披露,這筆定期存款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與招商銀行一筆外幣貸款有關的7200萬元,該貸款在公司2016年20-F的貸款中已披露;二是史文勇購買飛流22%股權的一半首付,總金額為4.4億元。

  根據早前的交易方案,2016年3月,史文勇將支付網秦8.8億元來換取飛流22%的股權,其中50%的資金在協定日期的60個工作日內移交,等分拆達到一定條件後網秦才能獲得剩餘50%的資金。

  林宇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5月15日的這份公告證明史文勇購買飛流22%的股權,其中一半的資金是挪用上市公司的。他還表示,史文勇購買飛流的另一半資金至今未付,但股權已歸史文勇所有。

  工商資料顯示,目前史文勇對飛流的持股比例為79.34%,他曾解釋稱,這是他作為同方基金的代表替同方代持。

  Matt Mathison並不認可林宇的說法。他表示,上述5.12億元並未被挪用,只是錯誤分類。“當時財報未能提交是因為這個錯誤需要糾正,而且公司需要對林宇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這些工作目前已經完成。”

  早前凌動智行發布的獨立調查報告中對此也有提及。在報告中,負責調查凌動智行內部問題的獨立法律顧問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說明公司故意試圖隱瞞4.4億元銀行存款的限制性性質。

  目前,真正影響凌動智行提交財報的因素,是史文勇和林宇二人之間的糾紛——林宇在9月時指控史文勇偽造其辭職信,而且涉嫌綁架其長達13個月。

  對於凌動智行年報無法發出,史文勇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將原因歸咎於林宇。“因為他不停地威脅公司,製造各種各樣的指控,我們不得不去應對。”

  Matt Mathison表示,目前阻礙公司提交20-F的因素是史文勇阻止公司支付審計員和律師的逾期費用,以及他和林宇之間的經濟糾紛仍未解決。“一旦上述兩件事得到解決,公司就可以提交20-F。”

  China AI和遲睿成自救關鍵

  隨著林宇和史文勇二人的矛盾公開化,公司的股價持續下挫。8月24日以來,凌動智行股價跌破一美元。9月24日,凌動智行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納斯達克警告,由於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已不滿足納斯達克的上市準則,公司需在接到通知後的6個月內將股價回復至1美元以上。

  此外,根據美國相關證券法,上市公司應在該財年結束後的4個月內提交20-F,否則有可能導致公司退市。

  財報缺失還導致凌動智行與China AI的交易延期。9月26日,凌動智行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未能按照認購協定的要求履行相應條件,其中包括提交公司2017年財務報告,因此凌動智行與China AI Capital同意將交易的關閉日期延長至11月19日。

  據凌動智行7月19日的公告,China AI Capital以2000萬美元總價購買了公司7017.54萬股B類股票。當時凌動智行還宣布任命遲睿及李宇為董事會新成員,遲睿出任凌動智行聯席董事長一職。

  據凌動智行的介紹,遲睿是資深銀行家,曾在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等知名金融機構任職;李宇曾在2010年至2015年期間擔任網秦移動執行副總裁,目前是和緩醫療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新京報記者查閱China AI向美國SEC遞交的檔案發現,遲睿和李宇分別持有China AI各50%的股權,如果凌動智行與China AI的合作最終達成,後者將約佔公司發行所有A類普通股和B類普通股所代表的投票權的42.7%,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不過,林宇認為,這一筆交易存在不合理之處,首先是網秦的公司章程規定,只有創始人(林宇、史文勇和周旭)才能持有B類普通股;其次是公司账上不缺現金,即使要融資也應該增發A類股票而非B類股票。

  在上文提到的調查報告中,獨立法律顧問認為公司向China AI Capital出售B類普通股一事已按照適當程式呈交董事會,該決策並未違反公司章程,但林宇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凌動智行發布的獨立調查報告不完整,已將不利於史文勇的內容刪除。

  LKM forward方面向新京報記者回應稱,他們相信遲睿和李宇可以拯救公司,LKM forward已在網站上兩度呼籲China AI與其代表股東站在同一陣營,共同解決當下凌動智行的問題,不過目前遲睿、李宇和China AI並未就此發聲。

  Omar Khand在公開信中表示,凌動智行應該任命遲睿或者China AI擔任公司的唯一董事長。

  “為了保護股東利益,遲睿一直在推動史文勇和其他董事去做正確的事”。Matt Mathison認為,遲睿已經盡全力幫助凌動智行。

  2億美元可轉換債已到期

  雖然Matt Mathison、Omar Khan和LKM forward一直敦促董事會盡快提交20-F,但從他們發出公開信至今,凌動智行和董事會成員沒有作出過任何的回應。

  Matt Mathison透露,目前董事會分裂成三大派系:由史文勇等組成的“史文勇團隊”,由郭凌雲(林宇妻子)等組成的“林宇團隊”,以及遲睿、李宇和吳喜春(中植高科指定代表)組成的“外圍團隊”。這種分裂導致董事會處於三足鼎立的割據狀態,無法達成一致行動。

  除了財報無法提交,凌動智行與中植高科的可轉換債問題亦有待解決。2016年9月27日,中植高科以私募的方式認購網秦總額為2.2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年息為8.0%,並於2018年10月到期。中植高科擁有選擇權,能夠將可轉債以每美國存托股票(ADS)6美元的價格轉換為網秦的股票,每ADS代表5股網秦的A類普通股。

  目前這筆債務已經到期,但凌動智行此前宣布與中植高科簽訂非約束性諒解備忘錄,凌動公司承諾將同方發行優先票據(出售飛流的2.75億美元)和網秦國際公司股票抵押給中植高科,作為中植高科持有可轉債的附加證券。凌動智行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在與中植高科就可轉債到期日的延長進行進一步討論。

  Matt Mathison透露,事實上凌動智行擁有足夠的現金支付這筆可轉換債,不過需要時間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那為何凌動智行要延長可轉債的到期時間?對此,凌動智行方面並未回復新京報記者。

  新京報記者 陸一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