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為上半年逆勢增長23.2%,慣性還是奇跡?

《財經》記者 周源 | 文 謝麗容 | 編輯

在美國“製裁”之下,華為這家年營收超千億美元的科技巨頭會走向何方,成了當下中國乃至全球最受關注的話題。今年,華為一改每年公布一次業績的習慣,變為每季度公布一次,以給客戶、合作夥伴和公眾傳遞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多的信心。

7月30日,華為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度經營業績。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0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淨利潤率8.7%。

從業務上看,運營商業務上半年銷售收入為1465億元人民幣,佔比36.5%;消費者業務收入2208億元人民幣,佔比55%;企業業務收入316億元人民幣,佔比7.9%;其他業務收入23億元人民幣。

對於一家被美國“斷供”的科技公司,這份業績堪稱靚麗。華為董事長梁華解釋稱,這是因為該公司上半年前四個月左右保持高速增長,“5.16”製裁之後,還保持了一段慣性發展。

“(美國製裁)真正產生影響應該是下半年,但我對我們2019年全年的業績充滿了信心。”梁華說。

5月16日,華為及其附屬70家子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沒有美商務部的出口許可證,美國企業不得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與技術,而且,非美國企業如果使用了超過一定比例的美國技術,也無法與華為“做生意”。這讓華為的用戶和合作夥伴對其業務連續性充滿懷疑和擔憂。

此次業績發布會上,梁華強調,華為供應鏈連續性管理承受住了考驗,迄今為止,該公司沒有一天停止生產,也沒有一天中斷對客戶發貨。

這歸功於華為對供應鏈一直堅持多元化策略,對等核心零組件一直實施“備胎計劃”,例如該公司自研多種芯片、以及作業系統和數據庫等核心軟體。並且,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嗅到風險,一直加大對多類關鍵零組件的備貨。多位接近華為供應鏈體系的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華為元器件備貨能維持至少半年,某些種類元器件甚至能維持一年半。

梁華稱,經過對主力產品一一梳理,運營商業務的“洞”補得都差不多了,主要是消費者業務的“洞”還要補。

從去年開始,消費者業務成為華為第一大收入來源,最新佔比達到55%。因此,消費者業務的“洞”能不能補好對華為未來整體營收至關重要。

消費者業務的“洞”主要在於手機作業系統。不能使用谷歌安卓作業系統將嚴重影響華為手機海外業務。根據第三方機構canalys統計,截至2019Q1,海外市場佔據了華為總出貨量的49.4%。

“5.16”禁令一度令華為海外手機業務大幅下挫,雖然華為稱現在已經恢復到了禁令前80%的水準,但手機作業系統仍然是華為未來主要風險所在。

此前有消息傳出、谷歌、英特爾等美國公司積極申請對華為供貨的“許可證”,但梁華在此次業績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目前僅有“少量不重要的(零組件)恢復了供應,安卓OS生態還沒有被恢復。”

“如果美國允許,我們首選谷歌安卓系統,如果不允許,會發展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和生態。”梁華說。

華為隨時有可能推出針對工業物聯網設計的鴻蒙作業系統,鴻蒙系統是否會被發展為智能手機的作業系統,還要根據未來發展的實際情況而定。

多位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以華為手機如今的市佔率,發展自主手機作業系統不是沒有機會,但是充滿挑戰。

360手機助手負責人劉剛對《財經》記者說,假設預裝鴻蒙的出貨量臨界值是1000萬部的話,開發者會爭著適配,誰都不想放棄這個市場。華為身處中國,有極大的人口和資源紅利可以利用,中國市場有可能成為鴻蒙成長的沃土。

面對製裁,華為手機業務的重心一定程度上向國內轉移。一位華為海外中層人士向《財經》記者證實,5月下旬起,華為開始在海外市場戰略收縮。大量的銷售員工被調往國內。另一位知情人士分析,收縮一方面是為降低海外成本,二來把資源集中到國內,以國內增長彌補海外損失。

效果是顯著的。第三方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第2季度,華為手機在中國市場市佔率達到38.2%,同比增長31%,而其他手機廠商都慘遭兩位數的下跌。

另一個糟糕的消息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美國《雅虎財經》採訪時透露,美國眾議院已經通過決議,5年內不會將華為撤下“實體清單”。

“這兩年我們會有一個階段性的調整,發展速度會降下來。從現在情況來看,降的不會太多,還是繼續朝著原來的方向前進,不會改變。”任正非說。

表: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統計

(《財經》記者陳瀟瀟對本文亦有貢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