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它是「葯中張飛」,有「將軍」雅號,種植有難度,但賺錢真不少!

大黃除了有將軍的雅號外,還有無聲虎、火參、膚如、破門、黃良、蛋結、錦紋等別名。大黃主要功能是瀉熱毒、破淤血、盪積滯、利膽退黃,對火眼赤痛、濕熱黃疸、食積、瀉痢、實熱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閉經等多種病症有較好療效。臨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後下。

大黃是多年生高大草本。生於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根莖粗壯。莖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無毛。我國歷代中醫對大黃都很重視,將它與人蔘、附子、熟地一起稱作「四大金剛」,推為「葯中張飛」。

大黃喜冷涼氣候,耐寒,忌高溫。家種多在1400m以上的地區。冬季最低氣溫為-10℃以下,夏季氣溫不超過30℃,無霜期150~180d,年雨量為500~1000mm左右。對土鑲要求較嚴,一般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窪積水地區不宜栽種。忌連作,需經4~5年後再種。

種植大黃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可以上中國最大的農技問答「雲種養」平台,許多優秀的農業專家,時時在線,免費解答,2分鐘內就有回復。

不同炮製方法的大黃有不同的功用:

生大黃:以攻積導滯,瀉火解毒效好,臨床多用於毒熱便秘、火毒傷絡(吐血、衄血)、眼目赤腫、口舌生瘡及熱毒癰疽等,也可外用(磨汁研粉)調敷瘡瘍腫毒;熟大黃瀉下力遜,清熱化濕力強,多用於濕熱內阻之黃疸、淋證及濕熱引起的痞滿之證;

酒大黃:長於活血行瘀,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腹痛、腸癰等;

大黃炭:偏於收斂止血,止瀉之作用;醋大黃可瀉血分實熱,多與活血調經葯配伍用以治療實熱壅於血分而致經閉、痛經及產後腹痛等症。

宋代洪邁的《夷堅志》中記載:搗生大黃為末,調醋敷瘡上,治腮腺炎。非為愈痛且滅瘢,是美容之良藥。

從宮廷醫寨、醫家著作到民間單方,從配伍內服到炮製外用,大黃都以其瀉熱通便,止痛、破積行淤的功效被醫家和病患所稱道,劑型有湯劑、散劑、丸劑、洗劉、膏劑等。除此之外,大黃茶、大黃酒等也是養生保健之佳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