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倫敦球場上的基襪世仇 MLB拓展國際市場的一張王牌

騰訊體育訊 這個周末(台灣時間6月30日凌晨1點及晚上10點),美國職棒大聯盟(MLB)首次在歐洲舉辦的常規賽,終於將在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上演。紐約揚基、波士頓紅襪這兩支有著超過一個世紀“世仇”的美國棒球icon,也將把對決戰火燒到美國本土之外,在兩隊互掐的歷史上寫下開創歷史的一筆。

2019常規賽近半,這兩場備受關注的倫敦死敵戰,對於分列美聯東區榜首和第三的紐約揚基、波士頓紅襪來說,定當高度重視。領跑分區、狀態火熱的紐約揚基率先公布,倫敦賽的第一場比賽先發投手已確定為不久前剛完成9局完封、狀態火熱的田中將大;第二場比賽的先發投手人選尚未最終確認,有人猜測可能是38歲的老將沙巴西亞(CC Sabathia),畢竟他曾笑稱,能參加今年的MLB倫敦賽,是他還沒選擇退役的一大原因。

而MLB世界大賽衛冕總冠軍波士頓紅襪,這個賽季與紐約揚基的對決,輸多勝少的結果顯然不是他們期望的,所以想必全隊也都憋著勁兒想在歐洲戰場上戰勝老對頭,特別是這兩場比賽還都記為紅襪主場。目前紅襪隊倫敦賽的先發陣容尚未公布,但相信他們一定會珍視向歐洲球迷展示衛冕冠軍風范、打兩場精彩絕倫比賽的機會。

一日雙賽使得兩支球隊都可以預備26人的參賽球員名單,而紐約揚基主教練阿隆-布恩(Aaron Boone)甚至打算多挑選幾名球員赴英,以應對長途奔襲可能出現的時差影響、健康狀況問題。儘管要經受舟車勞頓,但兩隊球員紛紛表示了對倫敦賽的期待,而眾多大牌球星駕臨,更是能去現場觀賽的球迷的一大福利。

高知名度的頂尖球隊、話題性豐富的死敵對決噱頭,決定了MLB倫敦系列賽的基調,也讓 “基襪大戰”成為歐洲市場敲門磚的不二之選。整個系列賽的宣傳圍繞著“老冤家,新戰場(Old Rivalry, New Ground)”的主題進行。而近期揭曉的2020年6月中旬的第二次倫敦賽也延續了這個路子:芝加哥小熊隊和聖路易斯紅雀隊這對國聯中區死敵,將在倫敦同一片球場上完成互掐。

同時,不同於足球界一些在知名聯賽休賽期進行的商業賽事,MLB倫敦賽賽作為常規賽的一部分與賽季、成績結合在一起,能夠保證球隊球員的充分重視與投入,也相應確保了賽事的精彩程度。

票房數據的火熱也給了MLB倫敦賽正向的反饋。據說,兩場比賽的球票在開票後幾十分鐘內便接近賣光,根據官方票務網站ticketmaster顯示,截止到賽前4天,低於100英鎊的票已經悉數賣光,100-450英鎊的票也只有零星的票數剩餘。MLB官網倫敦系列賽專題頁的FAQ中,更是早早地就寫上了“兒童票已經賣光啦”的字樣。相信在比賽日,能承載6萬人的奧林匹克體育場,將是座無虛席的盛況。

在這樣的從球隊、球員到觀眾的一致熱情期盼背後,是MLB在海外賽運營層面,對方方面面的周密考量與毫不含糊的執行。

其一,從球場建設到通訊技術,統一標準,力爭呈現原汁原味的地道MLB系列賽。

比賽場地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曾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賽場,現在是英超球隊西漢姆聯隊的主場。在這個棒球運動遠未普及的城市,體育場用三周的時間,改建出了一座符合MLB球場標準的棒球場——不僅場地尺寸符合要求,且配備打者之眼(batter’s eye)、擋網、打擊籠、球員休息區、臨時更衣室等等完備設施。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從通訊與技術支持上,MLB力爭讓球隊與裁判擁有與在芬威球場或揚基球場相同的比賽體驗。從2018年起,MLB的30個球場通訊系統,均能確保球員休息區和牛棚教練的隨時通話、現場裁判與紐約回放中心實時通話商議關鍵球判罰決定、或與媒體及時通報重要信息。為此,MLB與通訊服務商Mitel協作,專門為倫敦賽場地架設了滿足以上標準的設備,確保賽事通訊、判罰與在美國本土比賽無差別。

其二,結合目標市場的宣傳攻勢,引發關注,拉近距離。

除了早在去年便派出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球星林多(Francisco Lindor)造訪倫敦、體驗板球運動為棒球賽造勢,MLB近期還與英國著名喜劇演員吉米-卡爾(Jimmy Carr)合作拍攝了幽默的倫敦賽系列宣傳片,大玩英美文化差異梗,旨在告訴操著英倫口音、紳士做派的英國人,我們真的把喝著啤酒吃著炸花生觀看的純正美國棒球體驗、以及輕鬆熱烈的美國文化,帶到了你們家門口。

此外,MLB還著意強調了“棒球起源於英國”的淵源。一位名叫大衛-布洛克(David Block)的美國作家兼棒球起源研究專家,在一本出版於1744年的兒童圖文口袋書中驚奇地發現了有關棒球的最早描述:一個男孩把球揮擊出去,便向下一個位置(Post)飛奔,直至最後開心地回到“本壘(Home)”——這豈不就是棒球最原始的狀態,甚至早於美國建國。

歷史如此美妙,最初來到美洲大陸的英國移民,將棒球運動帶到了美國。而二百多年之後,又由MLB的兩支球隊,將這項“美國國球”帶回英國,開拓棒球運動的“新大陸”。

其三,從娃娃抓起,打造全方位周邊活動,傳達輕鬆簡單的棒球之樂。

引發孩子的喜愛和參與,對一項運動的發展至關重要,而MLB也將這種理念帶到了英國。在倫敦賽正賽開始前的幾天裡,MLB舉辦了大量面向倫敦及周邊地區青少年和社區的棒球普及活動,鼓勵家庭、孩子走進球場,感受簡單輕鬆的棒球樂趣。從在倫敦舉辦的“MLB杯”棒壘球賽,到經典的“Play Ball”棒球啟蒙項目與展示互動,再到邀請來自歐洲十多個國家地區青少年棒球選手的“精英歐洲發展挑戰賽”,MLB以豐富的周邊活動宣告,“倫敦賽”不止是兩場頂尖對決,更是旨在傳播棒球文化、在孩子心中點亮一枚火花、助力英國乃至歐洲棒球運動發展的全面滲透。

2019年,MLB史無前例地安排了8場海外賽,分別在日本、墨西哥、英國舉辦,標誌著MLB開拓海外市場、擴大棒球影響力的決心。儘管在北美職業聯盟中,MLB算是個後進生——NFL的倫敦碗已經辦了10多年,NBA倫敦賽也進入了第九個年頭——但以自帶高流量的基襪對決開路,無疑是為MLB撬開歐洲市場開了個好頭。

另一方面,在F1中國賽、環法自行車中國賽乃至NHL中國賽等國際賽事紛紛進入中國的這幾年,我們仍不能免俗地問一句,我們離下一次MLB中國賽,還有多遠?

2008年,洛杉磯道奇隊與聖迭戈教士隊,在當時剛剛落成的北京奧運會棒球比賽舉辦地五棵松棒球場,舉辦過兩場MLB中國賽。那是中國球迷與MLB最近的一次接觸,很多親臨現場的球迷至今還會津津樂道。

2008-2019,11年的時間,中國棒壘球經歷了什麽?

我們遺憾地看到棒壘球運動在2012、2016年奧運會中的缺席、中國棒壘球隊的黯然沉默;我們哀歎過以五棵松棒球場為代表的本來就不多的棒壘球場的拆除、改作他用。

而我們也謹慎樂觀地看到:MLB與騰訊體育達成轉播合作,場次、觀賽人數逐年增加;MLB發展中心,近幾年來持續向美國職業聯盟輸送合格的棒球專業人才;在某些一二線城市,棒壘球打擊主題俱樂部日漸湧現,依靠發球機、棒壘球普及活動、團建、培訓等模式謀求生路;不管是基於素質提升、升學考慮還是出國途徑的初衷,更多的家長開始願意讓孩子接受棒壘球培訓;棒壘球民間賽事逐漸增多,參加的不只是前專業隊選手,也有越來越多的從零開始接觸這項運動的新手。

今天的一部分中國人,有了更多的渠道接觸棒壘球,而不再只是通過熱血日本動漫帶給我們的棒球情結。

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在足球、籃球愛好者都還需要與廣場舞群眾爭搶場地的今天,群眾基礎依然微乎其微的棒壘球,受到的場地局限性更加巨大,關注度依然處在一小部分自娛自樂的境地。我們還遠未達到那個理想中的“好時代”,中國人離在家門口欣賞一場原汁原味的MLB比賽,可能還有很長的距離。

有關MLB中國賽的猜想還有太多的未知,對於中國棒壘球迷來說,能做的,也許還是多看、多聊、多打球,然後,繼續期待。

作者:白大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