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顏真卿與王羲之用筆核心差異

其實,從東晉到唐代貞觀之間的300年裡,王獻之的地位勝過其父,可以說是那段時間的“書聖”,尤其是梁武帝的推崇。若不是李世民高舉帝王意志“造星”,王羲之可能沒有今天的地位。

時過境遷,今天關於顏真卿與王羲之地位爭議,甚囂塵上。有人從政治影響力,有人從精神價值觀,還有談人品差異…今天,我們對比分析顏真卿所善之“篆籀絞轉”與王羲之“一搨直下”技法差異,差異化對比分析、學習。

以下文章作者為“艮謙齋”

我們從大的用筆體系裡可以分為三種用筆體系,一是“篆籀絞轉”,其二是“一搨直下”,另一種是碑派“方折鋪毫”。這裡著重比較“篆籀絞轉”與“一搨直下”兩種用筆體系在行草書中的應用。

這兩種用筆體系,在行草書中都有很經典的範式作品。

一搨直下

“一搨直下”是王羲之在行草上對前人筆法的一種提煉,他對運筆與筆鋒狀態的體驗,強化起筆和行筆的方便。應該說“一搨直下”是王羲之主要的用筆特徵。開創了帖學的源頭。王羲之的《十七帖》為代表的一批手劄都是這種用筆方法。如下圖1、2。

篆籀絞轉

顧名思義,最先是用於篆書的書寫,因為篆書以曲線為主的結字形態,形成獨特的用筆方法(圖3左)。這種筆法在行草書經過了王獻之、張旭、顏真卿、懷素幾代人不斷提煉與純化,最終以懷素《自敘帖》最為典型(圖3右)。

012

起筆方式的區別

“篆籀絞轉”的筆法在起筆處都有一個逆鋒起筆回鋒的過程,將尖鋒通過回旋的方式將筆鋒裹住。通過回旋裹鋒的控筆動作,筆毫處於微微扭曲的狀態,筆鋒也處於中鋒狀態。因為回旋裹鋒需要順著筆毫方向的改變才能完成書寫,所以總體上從起筆到行筆的動作相對舒緩。如圖4左、圖5左。

“一搨直下”的筆法起筆,突現入筆的自由與快捷。筆尖直接入紙,入紙後再根據筆鋒入紙的角度,進行擺正,調到中鋒狀態。因為直起直落的起筆動作,有點象“打點”的方式,入紙後擺正筆鋒也是一個儲存筆勢準備發力的過程,再到行筆。形成了“打點”-“發力點”-“迅猛筆勢”起筆三步驟。這種帶有“快”、“準”、“狠”的起筆與筆勢別於“篆籀絞轉”。如圖4右、圖5右。

一搨直下:尖鋒入紙筆(右)

《行穰帖》中的“行”一拓直下的起筆(右)

2

行筆方式的區別

“篆籀絞轉”因為起筆舒緩的筆勢和微微帶有裹絞狀態的筆鋒,所以行筆上有兩個特徵,一是運筆的力度相對勻速,提按變化小,另一方面行筆速度也相對較慢,但運筆的速度變化相對豐富。運筆過程中力度變化較小,這需要相對衡定的控筆能力。因為帶有裹絞形態的筆毫,墨水滲透到紙上的軌跡也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線條質感常帶有顆粒性的枯筆形態。如圖6左、圖7左。

“一搨直下”在行筆中,因為起筆儲足了快速行筆的筆勢,所以行筆直接,“一搨直下”就是這種行筆的形象叫法,所以也有些叫“一搨直過”。“一搨直下”筆鋒在行筆過程呈平行狀,所以枯筆會出現平行的飛白形態。如圖6右、圖7右。

一搨直下,行筆保持筆毫直順(右)

“頓首喪”一搨直下的行筆(右)

3

折筆方式的區別

我認為這兩種筆法最突出的用筆特徵不是起筆與行筆過程,而是轉折方式的不同。“篆籀絞轉”突出是“圓轉”,“圓轉”因為是通過一定弧度的曲線現實改變畫筆的方向。當筆毫順著曲線運筆時,筆毫也在圓轉中裹絞在一起,所以很形象的叫“絞轉”筆法。這一筆法可以現實筆畫與筆畫之間連綿不斷的對接,“絞轉”筆法成熟的為連綿大草的出現奠定了用筆的基礎。

“一搨直下”在轉折中,所用的方式是“切轉”。“切轉”與“絞轉”不同,“切轉”是通過“下切”的用筆動作,重新擺正筆鋒,儲足另一個方向的行筆筆勢。很顯然“切轉”是突然改變行筆方向,“切轉”角度根據行筆的方向確定,運用最多的橫折、豎提兩種筆畫。所以相對“絞轉”來看,“切轉”出現的筆畫形態一般都是銳角與直角。“切轉”在筆畫與筆畫之間連帶上沒“絞轉”來得方便,“切”實際上就是另一個筆畫方向的重新起筆。所以王羲之的草書,還是和行書屬於同一範疇的用筆方式。

一搨直下切轉,突然改變運筆方向(右)

“喪亂之極”,切轉方直(右)

4

用筆審美的區別題

“篆籀絞轉”這種用筆方法連綿的長節奏,速度變化產生的緩急,故線條形態有粗細、濃枯,產生線條的節奏感更強,線條形態的變化更豐富,這些線質表達的情感也更為複雜。在表達情感上有先天的優勢,可以表現出鬱鬱芊芊的生機。“篆籀絞轉”好比悠揚連綿,情真情意深的二胡曲。

顏真卿《祭侄文稿》

而“一搨直下”在行筆過程中的直接與乾淨,形成精致與典雅,一板一眼的節奏感,易出君子之風、瀟灑風度之美。“一搨直下”有如欣賞叮當有致,起伏跌宕的古箏曲。

公眾號又雙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將「書法研習院」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享到朋友也是一種讚賞哦!

(本平台注重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END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