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終審判決之後,樸槿惠會被特赦嗎?

東方網·東方智庫

新年伊始,東北亞局勢風高浪急。在朝鮮半島南端,寒流滾滾。韓國主流輿論認為這是韓國的“法治寒流”,對違法犯罪者必須繩之以法,就是現任總統也不能找借口講情面,對獲刑的前任總統予以“特赦保暖”。但一些反對派則認為這股“法治寒流”有些複雜,主張特赦樸槿惠等前任總統。

樸槿惠命運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此事將如何演變,不僅涉及樸槿惠本人及樸槿惠案本身,也關係到韓國未來的法治與國家穩定。在樸槿惠被終審宣判後,韓國和東北亞地區乃至國際輿論的關注點集中於1月18日文在寅總統的新年記者會,這是文在寅一年一度集中回答事關韓國內政外交和經濟社會問題的重要場合。文在寅在回答是否會特赦樸槿惠的問題時含糊其辭,從而更增添了人們對他真實態度和樸槿惠命運的猜測。

文在寅畢業於韓國慶熙大學法學專業,經歷豐富,能文能武,既當過特戰隊員,也當過教師、律師、國會議員、最大在野黨新政治民主聯合黨的黨首等職務,2017年5月以來擔任韓國第19任總統。

文在寅總統不僅政治經驗極為豐富,治國理政思路清晰,而且在總統位上很有其“文氏”特殊風格,其中之一就是口才出眾,文采飛揚,其演講行文經常以段落分明的押韻詩出現,美妙動聽,但意味深長,很不同於韓國和國際上其他一些領導人的演講和致辭風格,文在寅到底講的是什麽意思,需要細細琢磨,才能對很多大事分辨清楚。

文在寅新年致辭,意味深長

1月11日,文在寅發表了新年致辭,他開篇就指出,“新的一年既讓人充滿期望,又令人心存憂慮。我也切實地感受到了今年的年味不如以前”。也許不少韓國人以為他在講韓國的疫情和疫情下的韓國,但不料三天之後,韓國法院就采取了“決定性行動”。

1月14日,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對前總統樸槿惠“親信乾政案”和“受賄案”進行了終審宣判:裁定維持原判,判處樸槿惠有期徒刑20年,並處罰金180億韓元(大約人民幣1.06億元),追繳犯罪所得35億韓元。鑒於樸槿惠此前因介入新世界黨(國民力量黨的前身)黨內公推而獲刑2年,樸槿惠的刑期共計22年。

由此,在經過大法院的兩次審判後,樸槿惠成為了繼盧泰愚、全鬥煥、李明博之後,韓國第四位淪為階下囚的前總統。韓國最高大法院為韓國頂級法院,其判決也是最終判決,這一判決意味著樸槿惠再無任何上訴的機會。

李在鎔被判實刑,出乎三星所料

在樸槿惠被判後的第四天,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又宣布對韓國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行賄案進行了重審宣判,判處李在鎔有期徒刑兩年零6個月,並沒收其為前總統樸槿惠的親信崔順實之女讚助的賽馬,李在鎔當庭被捕。這既大大出乎三星電子和李在鎔的預料,也出乎韓國一些輿論之前的猜測。

法院裁定,李在鎔請托時任總統樸槿惠和其親信崔順實幫助其繼承經營權並提供86.8億韓元(大約人民幣5103萬元)賄賂的行賄罪成立。法院認定,被告人應樸槿惠的要求積極行賄,暗示希望樸槿惠行使總統權限幫助其繼承經營權之意。考慮到所有情況,對李在鎔判處實刑和拘捕是不可避免的。當法院執行拘捕令,給予被告人陳述意見的機會時,原以為最多被判處緩刑和監外執行的李在鎔慌作一團,只是茫然地點頭表示“是”。這位韓國最大跨國企業的實際掌門人已無法避免牢獄之苦。

至此,韓國一波三折,沸沸揚揚、歷時4年零2個月的樸槿惠“親信乾政”、受賄案等三起案件已全部結案,該案關聯企業和個人被指控犯罪一案,也已正式畫上句號。

判決余波,尚在蕩漾

對樸槿惠的終審判決和對李在鎔的實刑和當場收押判決,堪稱新年以來韓國最轟動的事件,它必定會在韓國政治與社會引起不小的波瀾,產生重大而長久的影響。從目前韓國各方面的輿情動態看,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一是樸槿惠是否真的犯了彌天大罪,非嚴懲不可?

這種議論在案發之初較多,但隨著案情深入和各種證據浮出水面,特別是在韓國法院和樸槿惠的政黨改變立場後,這種質疑已越來越少,基本歸於靜寂。韓國的法律是嚴格的,韓國法院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也很強,一旦法院作出了判決,再妄議就是違法犯法。

但樸槿惠案有一些特殊性。樸槿惠是韓國第三任總統樸正熙的長女,2013年2月25日正式宣誓就任韓國總統,為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也是東亞國家中第一位民選的女性國家元首,並且是韓國史上首位以過半支持率當選的總統、韓國唯一父女皆任總統之個例。

樸槿惠終身未嫁,自稱“嫁給了韓國”,曾竭盡全力為韓國奮鬥。但2017年3月,樸槿惠因被認為在其任期內不斷實施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韓國憲法法院通過了對樸槿惠的彈劾案,並立即免去了她的總統職務。同年4月17日,韓國檢察院以受賄罪與濫用職權罪提起公訴,樸槿惠被收押。

2018年4月6日,韓國一審法院認定樸槿惠與其親信崔順實合謀要求企業為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出資、三星讚助崔瑞元之女馬術訓練的部分資金為賄款,判處樸槿惠有期徒刑24年,並處罰金180億韓元。同年8月24日,首爾高等法院加重處罰,判處其有期徒刑25年和罰金200億韓元。

但韓國大法院分別於2019年8月29日和同年11月28日推翻上述兩案原判,發回首爾高等法院重申,首爾高等法院將兩案合並審理。首爾高等法院對檢方指控樸槿惠強迫企業出資和炮製“文藝界黑名單”,作出了無罪裁定,大幅減輕了量刑。

在案件的整個起訴、審理和審判中有一些變化,但審判結果相差不大。樸槿惠堅稱自己無罪,她或拒絕出庭,或在法庭上冷若冰霜,一言不發,表情淒慘。看得出,她在前幾次宣判後雖有些絕望,但還是希望在訴至韓國最高大法院後,案件會得到其認為公正的判決,然而最終判決顯然不是她想象的。

二是韓國主流輿論態度如何?

樸槿惠一案已被韓國司法機構辦成“鐵案”,即便樸槿惠再抵抗,也無法在目前的法律和輿論環境下做出任何改變。

就連韓國最大的在野黨國民力量黨,也在韓國司法機關的審理判決中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立場。該黨應急處置委員會委員長(臨時黨首)金鐘仁去年12月15日就該黨的兩位前總統樸槿惠、李明博犯罪入獄問題公開向全體韓國國民道歉,宣示該黨已經洗心革面,換湯換藥,不再是落後的政黨,不再是韓國財閥與親美勢力的代言人。

金鐘仁表示,總統的錯誤就是執政黨的錯。作為當時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犯下了沒有及早發現前總統李明博、樸槿惠大搞腐敗的大錯。目前除了少數政治親信心懷不滿外,沒有人再敢公開質疑韓國最高法院的審判結果。

韓國多家主流媒體近日來紛紛發表社論和評論,認為韓國法院對樸槿惠的判決顯示了韓國法律的公正性和鐵面無私。有媒體發表社論稱,“這一判決留下了一個深刻教訓:即使是總統,如果將國民委託的權力私有化,犯下違法舞弊的行為,也不能逃脫嚴厲的處罰。希望樸槿惠自己比任何人都要牢記,並從現在起在歷史和國民面前痛切道歉”。

青瓦台發言人康珉碩對樸槿惠一案的終審判決表示:“這體現了民主共和國的憲法精神,意味著韓國民主的成熟和發展。”

三是樸槿惠是否可以被特赦?

從韓國的情況看,政治犯被特赦的情況不僅是存在的,而且並不少見。文在寅總統上任以來已宣布三次特赦,時間分別為:2017年12月29日,文在寅政府成立後的首次特赦;2019年2月28日,為慶祝韓國“三一抗日獨立運動”100周年而特赦;2019年12月30日,為慶祝2020年新年而特赦。

既然樸槿惠已被判決有罪,並被判重刑,難有人再敢公開為她辯護,於是一些輿論轉向赦免樸槿惠的提議和呼籲。國民力量黨在判決當天表示:“尊重法院判決,與國民一起嚴肅地接受。”

該黨前議員劉承旼表示,“希望總統不要被要求‘當事人反省’的執政黨和支持者的挾迫所擺布,不要以國民眼界為借口,也不要試圖在選舉方面加以利用”。該黨議員金起炫“敦促總統無條件地做出赦免決定,以便在更晚之前清算不斷擴大的分裂和仇恨政治”。該黨前議員樸亨埈也表示:“如果總統有意志團結國民,就應該做出決斷。”

韓國主流輿論反對特赦

看得出,這些強烈要求特赦樸槿惠的輿論,主要來自文在寅的反對派陣營和樸槿惠的殘余支持勢力,他們除了政治考量外,也提出了所謂的人道主義理由。按照韓國大法院的判決,已69歲的樸槿惠如果不被特赦或假釋,刑期要到2039年,按照實際羈押期,至少要到其87歲高齡時才能獲釋,這對樸槿惠來說顯然是十分嚴厲的懲罰,其心理和身體能否挺住是個很大的問題。

韓國蓋洛普最近的民調也顯示,“反對赦免”的受訪者為54%,遠超過表示“讚成”的37%。但這種民調是否可信是另一回事。

韓國一些媒體發表社論,強硬指出主張特赦甚至立即特赦樸槿惠的論調“令人完全不能理解。判決書墨跡未乾。即使是前總統,在判決確定後就立即要求將其赦免,這是徹底辜負韓國社會得之不易的‘法律面前的平等’,是不負責任的要求”。更何況兩位前總統從未對自己的錯誤進行過反省和道歉,反而認為這是“政治報復”,一直都在表示抗議。李明博在大法院確定判決後表示,“法治崩潰了,我擔心國家的未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們被釋放,不僅不能實現國民整合,甚至會進一步助長韓國社會的分裂和矛盾。

四是樸槿惠是否會被赦免?

赦免大權掌握在現政府特別是文在寅總統手中,但文在寅顯然不會輕易作出決定。一些分析認為,是否赦免樸槿惠,對文在寅而言將是重大考驗,其要考量和平衡的因素很多:一是法律方面可能引發的強烈反彈;二是如何向韓國國民和社會輿論交代;三是如何平衡黨內和政府內的不同意見,據說韓國前總理、執政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洛淵提議赦免樸槿惠,另一位前總理黃教安也請求特赦樸槿惠;四是文在寅如何考量未來的韓國政局演變。

按照韓國憲法,總統任期5年,只能擔任一屆,文在寅的任期只剩一年多了,未來誰將執掌韓國總統大權可不好說,如果韓國再次發生前任總統被清查事件,後果是明擺著的。

是否赦免,取決於總統還是民意?

在新年記者會上,文在寅以其一貫的靈巧的方式回答稱,他對赦免的問題考慮了很多。他表示,兩名前總統入獄的情況對於國家來說是非常不幸的事情,兩人年邁且健康不佳,令人擔憂。但法院審判剛結束,乾政和腐敗行為被證實,這些罪行使國家蒙受巨大損失,給國民帶去了傷痛。法院鑒於此判處嚴刑,判決一落地就談赦免,超乎國民的常識,不會讓人接受。

文在寅表示,有不少支持前總統的國民為當前情況心痛,因此有必要聽取這些人的意見,今後將在適當時期考慮赦免問題。但前提仍是需要達成國民共識,若國民不認同,赦免就不能成為團結的方案,反而會造成民意分裂。

文在寅的這番表態,似乎入情入理,堪稱政治高手。但一些分析認為,實際上文在寅對是否特赦樸槿惠、李明博等前任總統,早已有自己的主見。在經過更多的權衡利弊和等到合適的時機時,文在寅自會作出有利於自己當下與未來的宣布。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許樸槿惠未必會按韓國大法院的判決期,把牢底坐穿。

(作者浦江為東方智庫研究員、東大國際戰略智庫研究員)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