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蒿科的木犀草素的神奇

這種黃酮的植物學用途包括治療咳嗽,腹瀉,痢疾,糖尿病,癌症和瘧疾的應用。


A M Lehane等人(BMC Res Notes,1-26,2008)研究了一系列常見膳食類黃酮對惡性瘧原蟲生長的影響。在以下分子中:山奈酚,楊梅素,槲皮素,異槲皮素,阿卡捷因,芹菜素,黃芩素,木質素和木犀草素,後者被發現是最具活性的,IC50值約為11μM。還發現木犀草素可以防止寄生蟲生長超過年輕滋養體階段的進展。因此,寄生蟲無法完成完全的紅細胞內循環。先前已經發現從S.parvifolia提取的木犀草素具有類似的低IC50(V Van Baren等人,Z Naturforschung C.61,2006,180-192)。顯示針對惡性瘧原蟲的木犀草素7-O-β-吡喃葡萄糖苷的IC50值為2.9μg/ ml(H Kirmizibekmez et al。,Phytother Res 142-6,2011,142-6)。這種強烈的抗血漿活性最終與惡性瘧原蟲對脂肪酸生物合成的抑製有關。這些脂質是通過結晶到由寄生蟲血紅蛋白消化產生的血紅素的血紅素來解毒所必需的。 Apicomplexan寄生蟲利用脂肪酸合成途徑,獨立於人類宿主,並通過特定的酶如FabG催化。這些酶是新的抗瘧疾的潛在目標。在研究的30種黃酮中(D Tazdemir et al。,J Med Chem。49,2006,3345-53),發現木犀草素和槲皮素具有抑製這些酶的最低的IC50。在同一研究中,這兩種黃酮類化合物也顯示出亞微米範圍內針對幾種惡性瘧原蟲菌株的體外活性。


黃酮類黃酮類化合物均具有抗瘧活性。 A. annua(JA Sanz等人,Pharmazie 45-5,1990,382-383),A.Antinthium(O Craciunescu等,Chem Central J. 6-97,2008),A.heba alba(K Seddik et al。,J Med Plant Res.4-13 2010 1273-80),A.afra(A Dube,Thesis Univ od Western Cape,2008)。作者還發現,經過多次加工操作,研究的草藥樣品中高濃度的木犀草素保持穩定。


Salvia officinalis還含有木犀草素。這種植物從年齡(salvare,toeal,officinalis,藥用)而聞名於其藥用性質。聖城大學(M Akkawi et al。,Malaria J. 2012. 11-Suppl P3)已經證明,Salvia officinalis是一種潛在的抗瘧疾藥物。它抑製β-血紅蛋白的形成。富含木犀草素的其他藥草是洋甘菊,rooibos,百裡香。檸檬草。對巴基斯坦13種藥用植物的研究表明,所有這些植物中都存在木犀草素,4種中的槲皮素,3種兒茶素,山奈酚和蘆丁中的一種(AM Khan et al。,Pak J Bot 44:4,2012,1241- 45)。


在花生殼(1071μg/ g)中發現最高濃度的木犀草素,而在籽粒中不存在。 (MM Win等人,Pak J Bot,43-3,2011,1635-42)。有些人將艾蒿葉粉與花生醬混合口服。包括花生殼中的一些粉末最終將是有益的。另外豐富的木犀草素來源是油棕櫚樹(Elaeis guineensis)的葉子。


木犀草素具有微摩爾濃度的抗炎特性,降低IL-6產生(S Jang et al。,PNAS,105-21,2012,7729-34)和TNF-α。對於青蒿素含量低的青蒿提取物,對IL-6和IL-8也有類似的抑製作用(PM de Magalhaes et al。,Food Chemistry,28 Feb 2012)。通過抑製NFκB通路,木犀草素也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性質(GB Sun等,Toxicol Appl Pharmacol.265,212,239-40)。當比較槲皮素,蘆丁,木犀草素和芹菜素(K Horvathea,Neoplasma,51-5,2004,399-9)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時,發現木犀草素和槲皮素提供了有效的抗氧化攻擊保護作用。芹菜素沒有保護作用,蘆丁只是微不足道的。木犀草素的抗氧化潛力比維生素E的強兩倍。


木犀草素具有一定的預防性作用,可以防止引起腎臟脂質過氧化的有毒物質。在施用毒素前7天服用木犀草素主要是通過提高谷胱甘肽水準來緩解其毒性(S Sultana et al。,Indian J Exp Biol.47,2009,355-360)。


木犀草素還具有肝保護作用,比槲皮素高4倍,比迷迭香酸高11倍(CF Lima等,葡萄牙波爾圖大學)。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