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寶熊貓在中國古代地位如何?來看看

國寶熊貓在中國古代地位如何?來看看。

遠古時期,人類視大熊貓為凶猛的野獸,對待大熊貓與對待野狼一樣的動物沒有什麽區別。古代人們對大熊貓不但食其肉、貢其皮、殉其骨,而且還當作作戰的武器、治病的藥引、玩耍的寵物。

史前年代的大熊貓分布很廣,數量也很多。人在狩獵動物時發現,大熊貓不但體型龐大,而且肉質肥美,所以人們開始大量獵殺大熊貓,為的就是作為食物。湖北官莊坪遺址、長陽沙嘴遺址等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大熊貓骨骼,這證明當時大熊貓可能與其他野生動物一樣,是人類狩獵的對象。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記》中記載,遠在4000年前,有一個部落的首領叫黃帝,他利用馴養的虎、豹、熊、貔貅(大熊貓)等猛獸助戰,在阪泉(今河南逐鹿縣)打敗了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

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匯編的《尚書》和《詩經》,記述了貔貅皮(大熊貓皮)是皇帝進貢的珍品。貔像虎豹一樣威武,把古代的勇士比喻為貔一樣的威武英勇,以至軍隊打著“貔”、“貅”的旗號,象徵著戰無不勝。

在清朝順治年間,更有記載說大熊貓一到縣城就抱著大門開始啃。大門不夠啃,就去啃農民的犁、刀、斧頭等等,大概“食鐵獸”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也正因為大熊貓喜歡啃各種鐵具青銅具,這讓古代的百姓很是苦惱。但是熊貓也有它的作用呀,據記載,古代有些寺廟就會供養一直大熊貓作為看門的護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