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紫鑫藥業基因測序疑雲:“合作方”稱無實質合作

  紫鑫藥業基因測序疑雲:“合作方”稱無實質合作

  因大手筆押寶人參、業績連續“紙面富貴”的紫鑫藥業再次引發關注。6月6日,紫鑫藥業(002118)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基因測序儀目前正處於認證階段,預計2018年底投產。

  記者調查發現,在基因測序業務進展上,紫鑫藥業公告說法與其合作方說法有矛盾。

  在2017年年報中曾披露了基因測序方面資訊,目前公司研發的基因測序儀是國內第一台能夠達到和部分超越國際主流設備技術指標的國產化第二代測序儀,且成本低於進口設備1/2以上,應用成本低於進口設備的1/3以上。基因測序的技術團隊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核心團隊。

  新京報記者於7月5日向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以下簡稱為“中科院基因所”)進行了求證,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表示,研究所跟紫鑫有兩次人參的合作項目,分別是2010年到2015年合作的“人參全基因組種質鑒定技術開發”,2015年到2017年的合作項目“基於人參轉錄組與土壤巨集基因組的種質鑒定方法”。在2013年10月青島召開的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雙方簽訂過一個關於合作開發二代測序儀的投資意向協定,但後續並未簽訂具體合作協定。

  記者還注意到在2014年9月1日,中科紫鑫在官網上發布了《BIGIS測序儀首批試用部門確定》的公告,最終遴選出包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青島海洋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等不同應用領域的18家試用部門。7月5日,記者對紫鑫藥業進行採訪時,紫鑫藥業方面確認了該消息,並表示樣機已經過試用。

  記者於7月5日致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藥植所”),藥植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時談過合作,但是後來並沒有落實,原因是紫鑫藥業方面並未提供機器設備。

  紫鑫藥業2013年曾公告稱,攜手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共同注資子公司吉林中科紫鑫,但據中科紫鑫工商資訊,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卻沒上股東名單,中科紫鑫唯一股東是紫鑫藥業。

  投資數千萬測序儀專利之惑

  中科院基因所否認曾以專利增資

  在紫鑫藥業“中成藥、人參產業、基因測序儀”三大產業中,站在風口上的基因測序儀最為引人注目。

  2013年10月,紫鑫藥業發布了“關於公司擬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簽訂測序儀項目產業轉化投資意向書”的公告。

  據公告,2013年10月,紫鑫藥業及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共同對紫鑫藥業全資子公司中科紫鑫進行增資,其中紫鑫藥業以貨幣方式增資,基因組研究所以經評估的“用於DNA測序儀的可二維調整的CCD相機支撐裝置”等9項專利的專利權/專利申請權為其所屬部分進行投資,增資完成後,中科紫鑫負責基因測序儀、基因測序儀配套試劑、檢測試劑盒的研發、生產、銷售。

  根據天眼查目前披露的工商資料資訊,吉林紫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吉林中科紫鑫科技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持股100%,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並未持股。

  2013年12月,紫鑫藥業全資子公司吉林中科紫鑫以自有資金200萬元設立北京中科紫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事基因測序儀的研究。記者發現,公司股東名單中並無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

  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該所擁有上述專利50%的權益。並表示,研究所跟紫鑫藥業有兩次人參的合作項目,分別是2010年到2015年合作的“人參全基因組種質鑒定技術開發”,2015年到2017年的合作項目“基於人參轉錄組與土壤巨集基因組的種質鑒定方法”。2013年10月確曾與紫鑫簽過一個關於開發二代測序儀的投資意向協定,但後續並未簽訂過具體合作協定,也未達成實質合作。基因組研究所表示,並未向紫鑫轉讓過專利或以專利作為出資。

  紫鑫藥業則向記者表示,自己擁有全部專利權。在2013年10月過後,紫鑫藥業的股價蒸蒸日上,彼時紫鑫藥業的股價在6元左右,截至2015年6月紫鑫藥業股價震蕩上揚,最高上漲至14.07元。

  在此過程中,紫鑫藥業2014年年報也顯示,基因測序的技術團隊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核心團隊,多年來從事基因組學與生物資訊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工作,具備充分的技術服務專業基礎,技術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雖然基因測序儀項目尚處研發試生產階段,不能為公司貢獻利潤,但公司相信也有決心在未來,基因測序儀產業將成為公司重要利潤點增長之一。

  2014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報告期內新增的基因測序儀開發支出為311.05萬元,2015年新增的基因測序儀開發支出2086.19萬元,2016年新增的基因測序儀開發支出為830.87萬元,2017年該數據表現為347.93萬元,合計為3576.04萬元。

  對於中科院基因組研究所所稱的雙方後續無實質合作的情況,記者並未在紫鑫藥業公告中找到相關披露。

  在2017年年報中紫鑫稱,目前公司研發的基因測序儀是國內第一台能夠達到和部分超越國際主流設備技術指標的國產化第二代測序儀,且成本低於進口設備的1/2以上,應用成本低於進口設備的1/3以上;基因測序的技術團隊為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核心團隊,多年來從事基因組學與生物資訊學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工作,具備充分的技術服務專業基礎,技術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對此,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張異律師表示,如果基因測序儀的技術團隊並非中科院基因研究所,雙方就基因測序儀並無任何實質性合作,那紫鑫藥業2016年的年報就屬於不實披露。

  紫鑫稱樣機“經過試用”

  藥植所稱公司並未提供機器設備

  在樣機試用方面,紫鑫藥業的表述也與所宣稱的合作方說法有出入。

  早在2014年9月1日,中科紫鑫在官網上發布了《BIGIS測序儀首批試用部門確定》的公告,最終遴選出包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青島海洋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等不同應用領域的18家試用部門。記者對紫鑫藥業進行採訪時,紫鑫藥業確認了該消息的真實性,表示樣機已經過試用。

  記者於2018年7月5日致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藥植所”)核實該資訊的準確性,藥植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當時談過合作,但是後來並沒有落實,原因是紫鑫藥業方面並未提供機器設備。

  4月3日,紫鑫藥業公告稱,同意北京中科紫鑫計劃累計總投資約為10.55億元的北京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的建設實施。紫鑫藥業向記者表示,基因測序儀將在該基地進行投產。

  ■ 延展

  紫鑫藥業業績連續遭遇“紙面富貴”

  4月3日,在延期披露年報之後,紫鑫藥業2017年年報出爐。2017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紫鑫藥業實現營業收入13.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1.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7.73%,不過,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13.2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69.48%。而在2016年年報中,公司也遭遇了類似紙面富貴:公司2016年歸屬淨利潤1.63億,同比增長312.12%,不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319億,同比下降206.70%。

  紫鑫藥業2017年年報立即引得深交所問詢,要求紫鑫藥業詳細說明淨利潤與營業收入變動不匹配的原因,並詳細說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大幅下滑且與淨利潤變動相背離的原因及合理性。

  這與其人參相關存貨息息相關,紫鑫藥業在回復問詢函時稱,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負主要原因為採購原材料支付現金所致。

  截至2017年末,在66.65億的流動資產中,其存貨高達48.33億,相比2016年激增21.6億元,佔流動資產的72.51%,佔總資產的比重為54.43%,存貨中,人參種苗1151.7萬元、林下參29.94億元。

  存貨高企,巨額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導致紫鑫藥業的借款增多,2017年報告期末,紫鑫藥業的有息負債為40.28億元,其中短期借款29.91億元,相比2016年的19.77億元,增長10億元,增長51%。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性負債0.78億元,短期債務30.6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8年後,紫鑫藥業經歷了高管密集辭職。4月3日,紫鑫藥業發布公告顯示,董事賀玉、李寶芝、鍾雲香辭職,同時賀玉辭去財務總監職務,實控人郭氏家族的郭春林辭去總經理職務。4月20日公告,邵旭辭去證券事務代表職務。記者致電紫鑫藥業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正常的工作調動。

  新京報記者 張妍頔

  [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