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楚懷王從秦國逃脫後,山東六國為何拒絕收留他呢?

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楚懷王熊槐(約公元前355年―公元前296年),羋姓,熊氏,名槐,出生於湖北廣陵(今湖北荊州),是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公元前328年―公元前299年在位。對於楚懷王這位君主,在位初期是比較有作為的,也即推動楚國整體實力繼續走向巔峰。不過,在楚懷王在位後期,不僅連敗於齊國、秦國、韓國、魏國等諸侯國,自己更是被秦國扣押了。不過,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從秦國逃脫後,因為山東六國都沒有收留楚懷王,導致他又被秦國追兵捉回了。那麽,問題來了,楚懷王從秦國逃脫後,為何沒有一個國家敢收留他呢?

首先,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在這次會盟中,楚懷王被秦昭襄王下令扣留。自此之後,楚懷王在秦國的控制下失去了自由。公元前297年,可能是秦國對楚懷王放鬆了警惕,導致楚懷王逃走,對此,秦人封鎖通往楚地的道路。楚懷王逃到趙境,趙國不敢收留他,楚懷王企圖逃往魏國,但被秦國追兵捉回。對此,在筆者看來,趙國、魏國等諸侯國之所以不敢收留楚懷王,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山東六國因為擔心得罪秦國,所以不敢收留楚懷王。對於公元前299年前後的秦國,雖然不是一家獨大,但是,在商鞅變法後,秦國已經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了。彼時,可以和秦國相抗衡的,只有齊國這一個諸侯國了。至於魏國和趙國,前者已經因為河西之戰、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戰役的失利,所以走向了衰落,而就趙國來說,雖然受益“胡服騎射”,所以整體實力上處在一個上升期,但是,此時的趙國,依然和秦國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對於趙國、魏國等諸侯國,自然不敢為了楚懷王去得罪秦國。

另一方面,楚懷王在被秦國扣留後,秦昭襄王曾逼迫他割讓楚國的土地給秦國,但是,這一要求遭到了楚懷王的嚴詞拒絕。在此基礎上,秦昭襄王因為沒有輕鬆獲得楚國的疆域,所以只能一直囚禁楚懷王。值得注意的是,楚懷王被扣留期間,楚人立太子為王,是為楚頃襄王。因為楚國已經有了新的國君——楚頃襄王,所以,此時的楚懷王,嚴格意義上已經不是楚國的君主了。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導致楚懷王的意義和價值不是那麽大了。對於趙國、魏國、韓國、齊國等諸侯國,即便冒著得罪秦國的風險去收留楚懷王,實際上也無法獲得什麽實質上的利益了。

最後,進一步來說,在楚國確立了楚頃襄王這位君主後,楚懷王的地位變得非常尷尬,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了。不僅山東六國不願意收留楚懷王,就秦國來說,也不太重視楚懷王了,不然,楚懷王也不會在公元前297年差一點從秦國逃脫了。也即此時的秦國,已經逐漸放鬆了對楚懷王的扣押了。公元前296年,在被秦國的大軍追回後,楚懷王憂鬱成疾,命喪鹹陽。也即此時的楚懷王,本來抱著從秦國逃脫的希望,並且差一點就成功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因此,楚懷王這個時候趕到絕望,甚至鬱鬱而終,顯然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在楚懷王病逝後,秦國把他的遺體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