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尷尬又怪異的《獅子王》

導 語

真人版……真獅版……真實版……

(以上描述都不對的)的一版《獅子王》,也是迪尼斯的年度大戲,上映了。看得出來,這個版本有許多忠實觀眾,尤其是當年不少觀眾,到了帶小朋友去看戲的年紀。

然而,這一次,大家對迪士尼的不滿,似乎都被激發了出來。像二哥的豆瓣好友評分,顯示只有5.8 分

面對一個動畫,動物和擬人的童話幻想故事,迪尼斯非要往寫實操作,這一番嘗試,似乎真的翻車了。

小時候看過一個廣告,廣袤無垠的非洲草原上,有只花豹在一白衣女子身後狂奔。

女人邊跑邊說:“為什麽追我!?”

這時候,花豹突然停下來,一本正經的,說了一句廣告詞。

當時我就想,說這話的,究竟是面無表情的豹子,還是那個聽起來同樣沒什麽情感聲線的畫外音呢?

有點迷惑,有點擰巴,這滋味一延十幾年,直到看“真獸版”《獅子王》的今天。

影片一上來,便有種強烈而莫名的熟悉感。

動物世界,自然風光,昆蟲蚊蠅,微觀世界,雲卷雲舒。

啊,東非大遷徙,乞力馬扎羅。

接著就進入了紀錄頻道的常規模式,有一些故事的編排,捕食啊,玩耍啊,爭鬥啊……全部來自人類畫外音。換句話說,看《動物世界》一類的節目,即便有解說詞的存在,即便說的都是擬人化的家長裡短,你也不會對片中的動物及其生活,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即便它是真的。

但純粹的動畫片,誇張的形態與真實大相徑庭,主人公們既不是真實的“人”,也沒有比對著動物的樣貌寫實表現。那一個個表情誇張、神態活潑的卡通形象,反而能夠通過“表演”,拉近觀眾與之的距離,我們願意放下人類的“身段”,加入電影裡創造的那個妙趣橫生、超越現實的世界。

同樣,年少的我們對在那樣一個世界裡發生的故事、生產的道理、初次探索到的人生哲理,深以為然。

這是動畫電影帶來的夢幻感,1994動畫版《獅子王》能夠在這代中國觀眾心中擁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大概也源於此。

1994版《獅子王》劇照

而此時,新版《獅子王》就被放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了。

因為他既不是真的(實景VRCG動畫),也不能算是假的——畢竟特效太過真實,以假亂真的評價都有見著。你很難,當然了,也沒有必要在觀影過程中說服自己:這是改編自經典動畫的動畫片。因為迪士尼這次宣傳主打的,就是堪比自然紀錄片的特效感,連動作捕捉演員都沒有,全員動畫,以假亂真。

不過,打著“超高還原度”的旗號炒冷飯,本身就是件很奇怪的事。

還原度高指的是全樣複刻94年動畫版?這倒沒錯,改也不改,編也不編,完全一個沒有想象力的呆板複製品,僅有的優點就是對於原版的忠誠度,以及勾人童年的回憶殺。️

2019年《新獅子王》劇照

還是說,高度還原動物本身?追求如此,直接打開央九頻道看真的不就行了唄,大熱天出門一趟,大家又何必。

這時候就要心疼一下被帶來影院的小朋友了,他們百分百會認為這就是非洲大自然,非洲獅子僅靠食蟲蟲就能成長且稱霸森林。你還沒法進行教育:這是動畫片,假的。

那我反正是不信。

更加令人發指的是,以鼓吹技術而來的動畫電影,在經典情節的表現上都極盡敷衍之能事,疲憊的複製,粗糙而敷衍的滾動台詞,匆匆忙忙的,好像完成任務一般,逢場作戲。

角色們的配音不但沒有突破,也較原版遜色許多。在聲音上不能表達個性,外形上動物們一個個又都太“動物”了,根本無法獲得各自的靈魂。

結果就是一群面癱狗,沒有表情,會說人話,還動不動就放歌跳舞,簡直可怕。

作為觀眾,被按在座椅上兩個小時,真的,麻了,木了,看得索然無味,你累我也累。

的確,花了大價錢,特效很牛批,毛髮絲般真實。然此真非彼真,套在《獅子王》的成長故事裡,終歸無法觸人心底。

究竟何為重要?何又為創新?創新的目的在哪裡呢?

我想,總不會在這個嘴裡含著熱茄子還能口吐人話的CG獅子身上吧。

E/N/D

作者/編輯

影迷

擅長白日做夢

-

郝小杓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