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世紀戰爭藝術之攻城武器

〔英〕查爾斯·威廉·歐曼 著

王子午 譯

相比於戰爭藝術其他方面每個民族各有特色的情況,從中世紀一直到火藥發明前,攻城武器的發展要更為一致。當我們在不同史料中讀到維蒂吉斯在537年的羅馬圍攻戰,貢德瓦爾德·巴羅米爾在585年的科曼日(Comminges)圍攻戰,瓦姆巴在673年攻克尼姆,北歐人齊格菲(Siegfried)在885年至886年的巴黎圍攻戰以及十字軍在1099年的耶路撒冷(Jerusalem)圍攻戰等行動時,就會發現這些地理距離、年代差距以及血緣關係都相去甚遠的部隊在作戰方式上有著驚人的一致。舉例而言,在上述這些圍攻戰中,維蒂吉斯在537年圍攻羅馬時所採用的辦法,與布永的戈德弗雷(Godfrey of Bouillon)在1099年圍攻耶路撒冷時採用了完全相同的辦法。在試圖填滿壕溝、用雲梯攀登城牆等粗暴手段失敗後,二者均轉而採用了兩個相同的手段:其一是利用攻城錘在城牆上打開裂口;其次是不再單純利用城牆下的攻城武器發射矢石來掃清城牆上的敵軍,同時也開始讓士兵們在被推到城牆附近的可移動攻城塔上進行齊射。這樣一來,圍攻者可以居高臨下,從上方掃清城牆。同樣的辦法,戈德弗雷成功而維蒂吉斯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在於哥特人所建造的攻城塔從未能真正接近羅馬城牆,而十字軍卻在用瓦礫填滿了城壕後,將攻城塔推到了足以用吊橋鉤住胸牆的距離,並在騎士的帶領下切斷了對方的城牆防禦。

哥特人對羅馬城的圍攻。由於哥特人始終沒能將攻城塔推進到足以用吊橋鉤住城牆的距離,圍攻最後以失敗告終

在整個黑暗時代中,被使用得最多的兩種攻城武器分別是攻城錘和攻城錐(Bore)。前者的用處在於通過持續衝擊,逐漸將牆體撞裂,使其整個承重結構發生破裂,最終垮塌出一個缺口。與此相反,攻城錐由一個帶有鐵製尖頭的矩形木樁組成,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尖頭,一塊一塊地將石頭分別撞碎,在箭塔或城牆上鑿開一個圓形破洞。

現代複製的攻城錘,可見其用來防禦敵軍矢石的頂棚

攻城錘通常由一根以當地最大樹乾製成的龐大木樁製成,前部安裝有龐大的鐵頭,需要40至60人拉動。攻城錘由繩子或者鐵鏈安裝在兩個三角形框架之中,使用時由士兵盡可能向後拉動至繩索允許的最大距離後釋放繩索,以此來衝撞城牆。由於防禦者也會從城牆上射出雨點般的矢石,攻擊者根本無法指望暴露在這種火力下還能生還,因此攻擊者們開始為攻城錘安裝類似於頂棚的掩體,覆蓋範圍可及輪子或者推杆。有些情況下,這個掩體會由主力部隊負責運輸,攻城錘每向前移動一段距離,士兵們要就扛起掩體將其移動到攻城錘所在之處。頂棚兩側的吊簾通常由獸皮製成,以盡可能確保整個結構不會超重到難以移動的程度。與之相比,頂棚本身為了抵擋瀝青或熱油等液體易燃物,要比吊簾更為結實。如果進攻者通過在頂棚上和框架上覆蓋獸皮、磚瓦或泥土等方式使其足夠防火,防禦者便只能向其投擲巨石或出城突襲才能將其摧毀。

可即使頂棚被造得堅不可摧,也不能代表攻城錘本身就會萬無一失。從羅馬時代之後,為防止攻城錘在撞擊城牆時從框架上掉落,框架上又加裝了一個叉形的木梁,以確保攻城錘能夠固定安穩,同時該裝置也能夠防止士兵在向後拉攻城錘時將其拉脫。維京人在圍攻巴黎時就曾使用過這種設計。另外還有一種不太有效的緩衝裝置,即用一根繩索在攻城錘所衝撞的那部分城牆上方掛上與床墊相似並填有稻草的大布袋,或是又寬又厚的木板。但這樣一來,攻城錘就會將大量動能浪費在這些緩衝裝置上,而無法用在城牆上。在1099年的耶路撒冷圍攻戰中,上述的木板和布袋都曾被使用過,但最終卻證明這種方法對進攻者而言是弊大於利。

在編年史中,我們可能會因攻城錘和頂棚很少以其真正的名字載入史冊而困惑不已。“巨爪”(Cancer)、“烏龜”(Testudo)都曾被用來指代這種武器,隻不過後者似乎是被用來指代頂棚而非攻城錘本身,因為其圓形的形狀與龜殼十分相似。

與攻城錘相比,攻城錐在攻城戰中的地位並沒有那麽重要,而且其效率也比較差。只有在經過長時間的嘗試之後,才有可能在城牆上鑿出破洞,而在此過程中城牆上的敵人對其造成的威脅並不亞於攻城錘所要面對的情況。不過,由於其重量較小,更容易運輸,因此攻城錐也有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攻城錐並不像攻城錘那樣,需要數量龐大計程車兵,其所使用的頂棚雖然製造方式與攻城錘所使用者相同,但尺寸要小很多。

攻城錘(前)和攻城錐(後)

攻城錐及其頂棚在編年史中也曾多次出現。由於其任務是在城牆下方鑿出破洞,因此攻城錐有時會被稱為“老鼠”(Musculus)。另外,由於用攻城錐撞破城牆的行動也很像貓用爪子撓牆一樣,因此攻城錐有時也會被稱為“大貓”。第三種名稱,也是最常見的名稱則是“豬”(Scrofa)或者“母豬”(Sus),得名原因要麽是其頂部呈圓形的頂棚看起來很像豬的背部,要麽就是其運轉方式很像野豬用獠牙攻擊對手的樣子。另外,在一些並不多見的場合中,攻城錐也會被稱為“狐狸”(Vulpes),就如同“老鼠”之名一樣,指代其在平面上打洞的能力。

與羅馬晚期相同,黑暗時代計程車兵們也會採用挖掘地道等方式來支援攻城錘和攻城錐。在火藥發明前,圍攻者們也只有這一種辦法可用。在展開這種行動時,圍攻者會選擇對方要塞某個暴露在外的角落,在地面下方挖掘出一個盡可能大的太空,並由木梁將其撐住。在此之後,士兵們會在這個太空裡填充稻草和灌木,並放火點燃它們。當木梁被燒毀後,城牆就會垮塌到地道中。一些早期作者會將這種地道稱為“爐子”(Furnace),因為地道在被點燃後,從上方通氣孔中冒出的黑煙和火星很像他們日常使用的爐子。面對修建於土地鬆軟之處的城堡時,挖掘地道會十分有效,而且圍攻者也可以不受城牆上的矢石干擾,而後者對於攻城錘和攻城錐而言都是十分危險的。但反過來說,地道對於那些修建在高地或硬石地面上的城堡而言就無法發揮任何效力了。面對地道,最好的防禦措施就是挖掘“反地道”,在地下攻擊敵方挖掘工,將他們逐退並重新填滿他們挖出的洞穴。不過,如果進攻者挖掘地道的起點距離城牆相對較遠,而且小心地將入口隱蔽起來,其具體的位置和挖掘方向就很難被察覺,成功機率也會比較大。在英格蘭,1067年諾曼人威廉攻克埃克塞特的行動,要算是使用地道的較早記錄。

攻守雙方在圍攻戰中都會挖掘地道,攻方希望以此來摧毀對方工事,守方則以反地道來阻止對方挖掘,雙方甚至可能會在地道中交戰

雖然攻城錘、攻城錐和地道是那個時代圍攻技藝中最主要的手段,但我們也必須提及一些沒那麽重要的辦法。在所有攻城武器中,雲梯要算是最簡單的一種,在面對工事完備的城堡時也根本無法發揮作用,不過還是有很多城鎮在對方手中僅有雲梯時所發動的全面進攻或夜間進攻中被攻克。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更原始的辦法,即在對方城牆較低處將泥土或其他任何種類的資材堆積成一個土丘,讓士兵從土丘上攻入城內,羅馬城就曾被這種粗暴的手段攻陷過。896年,阿努爾夫國王命令手下的日耳曼士兵將馬鞍和馱獸背負的輜重堆積在城牆腳下,並最終從堆出的小山上進入了這座永恆之城。

本文摘自《中世紀戰爭藝術史》(第一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