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飛馳人生》結尾出現的到底是不是真海?

關於賽車的視覺設計、道具設計、場景改造、空間設計,《飛馳人生》不斷考驗整個美術組。

來源:影視工業網

#致敬幕後英雄#《飛馳人生》的影像風格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城市,一部分是比賽。

這也是王闊和韓寒的第二次合作,相比於《乘風破浪》聚焦南方小城的複原設計,《飛馳人生》的置景量已經綿延貫穿在幾千公里之外的西部大地。

城市部分,涉及的置景量非常大,主要搭建的外景有維修區、天台、張弛的家、聽證會、還有酒窖。

比賽部分,著重體現在新疆的巴音布魯克——奎屯——特克斯,這三個電影中拉力賽的拍攝場地。

而在新疆,是體力和意志的考驗,隨便一個轉場,相當於跨省,最高峰的時候劇組有520人開工。在電影高潮的拉力比賽片段中,廣袤的大地上展開了刺激的競速,觀眾感受到心血澎拜,然後現實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拍攝地巴音布魯克並不適合汽車拉力賽,一開始只是一條正在修繕的路線,而《飛馳人生》的整個美術組對路面進行了全線的整修,以達到拉力賽道的行駛要求,才有了觀眾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驚險震撼的“魔鬼賽道”。

此外大體量的(賽車)視覺設計、道具設計、場景改造、空間設計,都在不停考驗著整個美術組。

更多的精彩內容,聽聽王闊的詳細分享。

美術指導王闊

王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2004年開始從事電影美術工作,代表作(電影):《飛馳人生》《乘風破浪》《長城》《王朝的女人·楊貴妃》《金陵十三釵》等。2018年入選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美術設計領域。

問:在電影《飛馳人生》中,美術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麽?

王闊:“飛馳人生”對於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主題來說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的“人生”和後半部分的“飛馳”。前半段的人生不僅僅是主人公張馳自己的人生,也有我們每個人人生境遇的影子,所以這些場景要讓大家有共鳴,要“入境”。後半部分的拉力賽儘管和大多數觀眾的生活和愛好少有交集,但卻飽含每個人的自我超越,因此要“燃情”。這就是我從故事的文字資訊上對美術的直觀感受。

問:《乘風破浪》之後,這是和韓寒導演的第二次合作,這次在創作方式上有哪些不一樣嗎?

王闊:《乘風破浪》在創作之初就有非常完整的劇本,故事定位的環境也很明確——90年代的南方小鎮。小鎮內有怎樣的環境,每個環境有怎樣的故事情景,相對來講比較具體。但《飛馳人生》有很大的不同,2017年年底,製片人於孟告訴我,導演的故事已經有眉目了,準備發給我先看一下,我打開發來的檔案準備仔細閱讀一番的時候發現只有三頁紙,我把文檔的頁碼條上下拉了幾遍,反覆確認後,確實只有三頁紙的故事梗概,於是《飛馳人生》的美術創作就是從這三頁紙的故事大綱開始起飛了。

問:那這個創作過程是如何開始的呢?比如張馳的家是如何設計的?

王闊:首先我就從大綱的一些故事情節來推斷,可能會出現什麽樣的場景,哪些故事情節可能會發生在這樣的場景中。為了完成這些戲,場景要以什麽樣的氣質呈現,或者一些戲發生在什麽樣場景中會更加的契合。這樣的創作方式很特別,通過和導演、主創的反覆溝通,場景的創作和劇本的創作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少了很多文字上的束縛,更放得開。

例如,影片中張馳的住處是什麽樣的環境,大綱裡並沒有描述。只是在讀了大綱之後覺得張馳五年前的豪宅和五年後的住處應該不是完全割裂的兩個環境,前後有呼應,因此我們將豪宅選在了上海陸家嘴的一家五星級酒店的總統套房重新陳設,窗外就是東方明珠和陸家嘴的摩天大樓。而天台的環境則選在浦江對岸的樓頂搭建。五年前和五年後,主人公生活的環境看到的同樣都是上海最有標誌性的天際線,但境遇已經明顯不同。兩個場景隔江相望,一個是陸家嘴的上等公寓,一個則是充滿了市井煙火的天台。

天台航拍花絮

問:天台竟然是實拍,如何讓這個場景區別於生活呢?你們是如何改造的?

王闊:我們的天台選在黃浦江碼頭的一家老造紙廠的樓頂,視角非常的好,是張馳家的不二景地。這個天台很特別,分為兩層,下面一層中間有一條廊子,第一次站在廊下,我當下的直觀感受就是在兩側應該有兩排搭建的簡易房和準備搭建在上層的張馳家共同構建出主人公的生活環境。於是很快出了一版方案,導演在複景的時候也很喜歡這個場景,覺得這個場景可以充分的利用,就把張馳賣炒飯的環境也放在了這裡。於是原設計的居民區,變成了市井商業區,就有了接下來“天馬美食街”的設計。

造紙廠天台選景照片

天台的首張概念圖(廊子兩側是搭建的簡易房)

天馬美食街氣氛圖

天馬美食街空間布局圖

天馬美食街側立面展開圖

搭建張馳家的第二層天台稍微顯得有點平,缺少視覺上的層次變化。所以我在第二層搭建張馳家的位置設計搭建了一個老式的水塔,來增加場景的層次變化和識別度。張馳家就設定為水塔下邊一個原本不是住人的房間改建的,水塔的四根柱子落在房間內,打破了一般的出租屋方方正正的空間格局,配合水塔房原有的一些管道,從場景設計上很直觀地就能感受到主人公人生起伏的落差。

張馳家外景氣氛圖

張馳初到水塔房電影實拍畫面

張馳家內景是在攝影棚內搭建的,考慮到張馳父子五年來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要在這個環境上有所體現,對場景空間也做了功能性的劃分,但都是在同一個房間內完成,這樣可以讓觀眾感受到張馳父子的生活痕跡。為了保證場景的真實感,房間搭建的並不大,大概只有60平米左右,為了保證攝影機的機位不受影響,鏡頭能更加地自如,景兩側的景片採用了活片形式,牆面在拍攝現場可以隨時移走和恢復,另一面4米多的窗子也可以全部移除,也為攝影提供豐富的拍攝角度。

張馳家內景氣氛圖

張馳家內景平面圖

張馳家內景電影實拍畫面

問:影片開場的聽證會看起來和一般的會場不太一樣,是實景拍攝還是棚內搭建?

王闊:影片聽證會的外景和安檢都是在上海展覽中心拍攝的,也就是上世紀50年代興建的“中蘇友好大廈”,是一座蘇聯建築風格非常濃鬱的上海地標式建築。但上海展覽中心內部的空間格局是穿堂式的展廳結構,沒有封閉的會場環境適合拍攝這場聽證會的戲,於是,我們就在攝影棚裡搭建了這樣一個聽證會場來接上海展覽中心的外景。

聽證會氣氛圖

場景的門、窗、立柱的造型風格,建築的色彩、材料都遵循上海展覽中心原有的設計語言,包括還在廣東按照上海展覽中心的吊燈和壁燈出了設計圖定製了具有蘇聯特色的燈具。但空間格局上完全是美術創作,因為一般的聽證會背景就是藍色、紅色的大背板或者條幅,下邊是成排的聽眾,拍出來的畫面,所有的人都會疊在一起,並不是特別地上鏡。我們借鑒了國外一些議會的空間結構,增加了觀眾席的高低,這樣拍出來觀眾不在一個平面上,以“U”字形圍在主人公周圍,形成很強的壓迫感。

聽證會立面圖

聽證會場景照片

問:影片中還有一個酒窖的場景,戲不多,但印象很深刻,能談談這個場景的設計嗎?

王闊:這個場景也是影片的大綱中沒有提到的,但從劇情考慮,偷了車殼,總得有個大家商量和改裝車的地方。起初,導演說設計個倉庫吧,儘管倉庫的場景方案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設計,使其空間的布局比較特別,但大家仍然覺得和韓寒導演前兩部戲的環境還是有所雷同,《後會無期》中車的出現就是在倉柯瑞面,《乘風破浪》羅立修車也是在倉庫。所以這次既然是拍攝華麗的上海,風格可以比之前更新穎,於是就設定了酒窖的環境,導演也在台詞上做了修改,讓酒窖的環境出現能合理一些。

修車倉庫初稿方案氣氛圖

酒窖氣氛圖

但是具體在美術創作這個環境的時候,單純的酒窖都是酒桶,陳設起來會顯得呆板,於是就加進了很多老上海的家具,這些家具都是從古董店裡租借而來。在光線上,地下酒窖都是點光源照明,較為單一,於是我和攝影指導商量在酒窖的頂端加置了一個大玻璃穹頂,這樣通透的光線會增加場景的戲劇感。另外,導演不希望裡面的柱子太多,我們就把支撐玻璃穹頂的四根柱子變成了懸垂的拱券,這樣既減少了柱子、增加了中部的空間,也讓結構變得更加合理。而且,為了豐富材質的變化,這場景的牆面採用了壁畫的形式,也讓空間顯得深邃。這就是大家後來看到的搭建酒窖的方案。

酒窖剖面圖

酒窖場景照片

雖然影片最後出於時長考慮,酒窖僅保留了一場戲,但還是在裡面拍攝了李雲迪老師鋼琴伴奏的片尾曲MV《奉獻》,也算是彌補了這個遺憾。

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往往能夠交代很多故事中沒有講出的話,那這部電影中,會對一些人物的環境進行量身打造嗎?

王闊:會。比如KTV,一般KTV這樣的場景並不難找,尤其是在上海,我們在討論劇本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大哥這個人物是由騰格爾飾演,大家也都很喜歡騰格爾的形象,也很佩服導演的眼力,這一定是一個不一樣的大哥,不是臉譜化的,他對女友朱春娟一定有滿滿的愛,內心的感情一定很豐富,生活中的KTV很難能體現這樣的效果。從拍攝的角度來看,現實中的KTV即便是很大的包間,沙發大多靠著後牆,空間上也不是很利於拍攝,並且我們還要在這個場景拍攝拉到讚助後賽車裝備組裝變身的特效鏡頭,也需要足夠的自如的空間環境做支撐,所以我們還是在攝影棚搭建了這個KTV的場景。

KTV模型渲染圖

KTV平面立面置景施工圖

首先,在裝修的材料和風格上略有一些懷舊的感覺,色彩上沒有採用一般 KTV 很重的大理石顏色,而是用銀紅加草綠的配色去切合大哥這個人物,為了讓紅和綠的搭配不顯得俗氣,除了控制紅綠的色相外,用原木色、茶色、金色這些比較中性的顏色在裡面進行調和。一般 KTV 沒有很大的舞台,但《乘風破浪》的時候我們選景時曾經去過張堰鎮的一家 KTV,不僅地台板是可以震顫的,還有一個帶鋼管的舞台,雖然當時沒有使用這個場景,但我還是對這個景念念不忘。這次我就把這個生活中的設計移植到了這場戲裡,導演看後立刻就加了尹正跳鋼管舞的戲,也讓這段在 KTV 向大哥拉讚助的戲活了起來。

KTV場景劇照(沙發不再緊靠牆面,讓機位變得更加豐富)

KTV場景劇照

問:這部戲的攝影棚置景量真的非常的大,還有哪些場景是在攝影棚內搭建的?

王闊:除去這些主要的場景,還有幾個小的場景也是在棚內完成的,如張馳飆車被拘後的看守所走廊、接受採訪的看守所會客室、大哥入獄後的審訊室、張馳參加電視節目求讚助掉進去的舞台底部,這幾場景雖然時長很短,但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合適的場景拍攝,實景的色彩和光線的塑造上也很難掌控,為了不在這些小的場景上丟分,皆選擇在攝影棚內搭景完成。

看守所會客室實拍畫面

看守所審訊室實拍畫面

演播廳底部實拍畫面

問:相比搭景,你們是否更喜歡實景拍攝?電影中也有很多實景,這些實景地你們是如何選擇的呢?

王闊:採用攝影棚搭景還是實景拍攝,需要綜合考慮具體的戲的需要而定。有時候也要考慮電影的整體影像風格。但在上海拍外景的困難和壓力很大,有些地方人多,交通環境複雜不具備拍攝條件;有些地方場租費用高昂,望而卻步;還有一些場景壓根就不接待劇組……

這些因素考慮下來,其實可以拍攝的地方並不多,為了能達到在美術上審美統一的場景拍攝效果,我們還是和外聯的老師一起優中選優,逐一攻克,拍攝了很多富有上海特色的場景,例如巨人網絡集團總部的空中走廊、上海寶山宜家停車場、上海歡樂谷、南潯路的弄堂、天潼路、複興西路和滇池路街道、蘇州河沿岸、泖港鎮的老街和餐館、太浦河岸的林蔭道、碳素片場《蒙面唱將》演播廳等,有些場景還是首次出現在銀幕上。

這些場景除了為我們的電影提供了符合劇情和美術需求的拍攝場地外,也很好地展現了上海的城市風貌,因此本片還獲得了上海文化基金會的獎勵。

首登銀幕的上海巨人網絡集團總部的空中走廊

由於《飛馳人生》是賽車題材的影片,上海天馬賽車場、紹興的浙江國際賽車場、上海大眾333車隊、上海亭林駕訓班也都無償地為影片提供了拍攝場地,其中333車隊的戲,就是在韓寒導演所在的上海大眾333車隊實地拍攝的,因為有這樣的場地支持,我們也得以對拍攝條件並不理想的333車隊進行了場景的改造。

首先333車隊的大門沒有門頭,拍攝起來沒有主體,我們為車隊重新搭建了門頭,並且對賽車維修車間進行了重新的裝修。夜晚偷車架是影片的重場戲,但車隊的堆放區看起來比較平淡,為了達到好的拍攝效果,我們對堆放區的貨櫃進行了重新的堆放,搭建了堆放車架的雨棚,以提供畫面拍攝的支點,並且和攝影指導一起商量了這場景怎樣布置道具照明燈,能營造出這場戲的氛圍。

333車隊大門改造前

333車隊大門改造後

333車隊維修車間改造前

333車隊維修車間改造後

333車隊車殼堆放區改造前

333車隊車殼堆放區改造效果圖

333車隊車殼堆放區電影畫面

問:那這部電影的道具量大嗎?你們是如何完成設計的?

王闊:這部戲因為涉及的場景比較多,所以道具的設計量也特別大,大到車輛的改裝,小到各種單據、檔案,都需要按照場景列好陳設道具單和戲用道具單,按照拍攝和加工的時間、周期逐一完成。儘管有些道具在鏡頭裡面只是一閃而過,也沒有特寫,但它也是畫面的一部分,在色彩和設計上我們也要考慮到與畫面的和諧和上鏡。

很多道具的設計和生活也密切相關,例如張馳的炒飯車,韓寒導演帶我們去了松江廟前街的午夜大排檔,他是這裡的常客。他喜歡這種氛圍和炒飯攤位的感覺,每個攤位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很有感染力,一個寂靜的普通路口,到了午夜12點,因為這些攤位的出現充滿了無限生機。其中一個攤位有三個鍋灶,攤主手翻騰著來回炒,儼然民間高手。

我們回來就以這些攤位為基礎進行了炒飯車的設計,後來為了追求質感,張馳炒飯車上的很多鍋碗瓢盆都是道具買了新的或者同這家廟前街的攤位換他們使用過的,因為這種生活的煙火感,沒有時間的積澱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出來。

松江廟前街的午夜攤位

張馳炒飯車設計方案

因為每一款的設計都很有特色,韓寒導演就把這幾款設計圖發到主創群裡,大家投票選出了最終的方案。這款油電混合、三鍋灶組合的炒飯車在道具組的能工巧匠們的手下實施了出來。

《飛馳人生》海報

當然像這樣的道具設計還很多,比如我們美術組的同事也會參與一些道具完成,張馳家張飛畫的很多兒童畫一部分來自一位美術組同事家的孩子,一部分是美術組的同事模擬四、五歲小孩手筆創作的。

美術組的周雯婷創作的以天台水塔為背景的父子合影

問:剛剛提到了賽車,能講一講和賽車相關的設計嗎?電影中的車很多,你們如何做到令這些車有較高的識別度?

王闊:賽車是這部戲最吸睛的點,在影片的後半部分,賽車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道具,這些賽車就是戲裡的人物,就是角色本身。因此任何一輛賽車投入的設計精力絕不亞於一個場景。絕大多數的觀眾其實對賽車運動還是比較陌生的,戲裡正面出現的車隊有9支,如果9支車隊同時出現在一條賽道,加之鏡頭切得又比較快,如果辨識度不強,觀眾很難分辨出到底是哪一支車隊。

因此一定要為每個車隊打造不同的“造型”,且風格要拉得開才能讓觀眾達到直觀的觀賞效果,把注意力集中在劇情和鏡頭上,而不是一直在猜測這是哪支車隊。

賽車拍攝花絮

最開始參考了 WRC 賽事的一些車隊的塗裝設計作為設計方向,但很快,我們發現很多 WRC 車隊的設計也過於花哨,跑起來辨識度還是不強烈。因此在新一輪的設計之初,我們很快定下了幾個車隊的主體配色和視覺風格。

比如林臻東是新一代的車王,他的車隊就是紅和銀的設計搭配,看起來有年輕感,放棄了傳統的“閃電”式的裝飾條紋,而是採用更具時尚氣息的拚貼式。

張馳的車是主角車,為了能在所有的車隊中顯得突出,他的車以白色為主,只有很簡單的 LOGO和字體。但越是簡單越難做,從“朱春娟”號到後來的 POLO 字體排列,張馳車的塗裝前後設計了80多稿。

高花陽的2號賽車從來沒有跑完過比賽,還遇到了羊群,有點滑稽,他的賽車我們採用了斯柯達的綠色配上了斑馬條紋的設計……總之每輛車都有不同的主題色彩和設計風格,這樣觀眾就可以很直觀地分辨出螢幕上出現的是哪一支車隊。

賽車的塗裝離不開讚助商的品牌 LOGO,為了避免簡單粗暴,貼膏藥式加 LOGO 的方式,劇組商務組多次與讚助商溝通,說服了大眾沒有採用原來的 POLO 類黑體的字體,同意我們採用更有動感的手寫字體,江小白也放棄了藍色主題色的底色,來配合7號車橙色主題的設計,也感謝讚助商們的理解和支持,讓賽車的整體設計感更強。

部分車隊賽車塗裝設計

設計方向得到導演的認可後,我們很快和造型指導王寶儀溝通,從車輛塗裝到賽服造型,再到每支車隊的帳篷、維修工具等,每支車隊都有一套完整的自成一套的 VI(視覺識別系統) 設計。這個設計量相當大,我們還邀請了設計師聶慧征和設計師竇譽笙的 MEAT 視覺設計工作室和我們一同來完成賽車的塗裝設計和車隊視覺形象設計。

既然是賽車題材的影片,相關的賽事車輛和輔助車輛設計量也很大,全劇出鏡的車輛包括警用車輛、社會車輛有200多輛,需要美術組對外觀進行改造和設計的也有80輛之多。賽車硬體上性能的改裝主要是由上海大眾333車隊完成的,後來因為改裝量實在太大,部分賽車由深圳的斯巴魯車隊進行改裝。

但一些特種道具車輛,例如林臻東的維修車,則由道具組按照美術設計圖改裝完成。林臻東維修車的機械部分在武漢城郊的一家重型車輛改裝廠完成,為了第一時間解決改裝出現的問題,達到最佳的拍攝效果,道具師周偉老師和美術組的顧家卿先後5次冒著高溫到武漢郊外的改裝車間和司機交流溝通改裝方案。

林臻東車隊6.2米維修車設計圖

林臻東車隊12米維修車設計圖

林臻東車隊奔馳烏尼莫克全地形露營車塗裝設計

林臻東車隊奔馳 MAN 越野露營車塗裝設計

林臻東車隊維修車拍攝花絮

張馳1246 gogogo 運輸車設計圖

張馳1246 gogogo 運輸車拍攝花絮

問:談談維修區的設計

維修區設計概念圖

王闊:維修區本來是戲中的一個主要場景,因為最早的劇本中,拉力賽的篇幅很大,分為初賽和決賽,而且每場比賽還分為很多賽站,很多拉力賽的文戲都是在維修區完成的,維修區所在地和拉力賽所在地一致。但考慮到維修區戲量大,又需要改景,又有大量的群眾演員,考慮操作方便我們並沒有在新疆搭建,而是在上海的一塊空地搭建,四周圍上綠布做場景的延伸和新疆外景的合成。

為了減少特效量,我們把維修區的平面設計為一個“回”字形,從設計上有一種向心感,車隊和車手之間在賽道上是對手,而在比賽結束後他們也都是很好的朋友。從技術上看,這樣的場景置身其中,中部是拉力賽賽事的公共區域,有醫療、轉播、餐飲、賽事、大螢幕等功能性分布,四周則被各個車隊的維修帳篷圍合起來,最大程度上減少了搭建場地周邊環境的穿幫問題。

拉力賽決賽維修區空間分布圖

由於維修區的戲很多都是大場面的群戲,場地空間大,調度也很複雜,美術組還製作了維修區的沙盤模型,這樣主創人員可以在沙盤上進行一些戲的調度預演,商量拍攝方案,以保證現場拍攝的順利進行。

拉力賽決賽維修區場景模型

每支車隊維修帳篷的設計和每支車隊的主題色與設計風格一致,車隊的分布也就一目了然。

拉力賽決賽維修區場景全貌

拉力賽決賽維修區中央賽事區場景圖片

林臻東維修區帳篷設計圖

林臻東維修區帳篷現場陳設圖片

維修區刪除的部分場次氣氛圖

問:賽車戲的部分非常燃,為什麽會選擇在新疆拍攝呢?電影最後拉力賽的賽道是如何設計和實施的?

王闊:這是一部關於賽車的影片,賽道的選擇是整個拉力賽拍攝成敗的關鍵。我們花了兩個月勘景,在新疆之前,我們去過許多舉辦中國 CRC 拉力錦標賽的舉辦地,比如浙江龍遊和甘肅張掖的拉力賽道,雖然這些賽道能夠滿足拉力賽的比賽需要,但相比之下電影感還是有很大的欠缺。

在拍攝《乘風破浪》的時候導演就經常會提起他特別喜歡芬蘭、紐西蘭、澳大利亞這些賽道的感覺。但回到現實,在中國很難找到這樣的地方,尤其是拉力賽需要的砂石路,即便是我國較為偏遠的地區,想要找出長度、路況、地勢地貌、氣候、植被、自然色彩都合適的砂石路基本不可能。去年我有一部戲的籌備是在新疆,當時看了很多新疆的自然場景,雖然不是看路,但我覺得這樣的路只能在新疆找到,而且新疆也一定會有。

電影《飛馳人生》劇照

就這樣我、執行製片人徐征、攝影指導白玉俠、美術師呂洪濤、剪輯師劉璽就在新疆的向導張永強的帶領下踏上了為期半個多月,行程近12000多公里的新疆堪景之路,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經奎屯向西抵達賽裡木湖,再經由獨庫公路抵達南疆的阿克蘇地區,然後折回到奇台縣,最後返回烏魯木齊。最終選定了巴音布魯克、奎屯獨山子大峽谷、特克斯的瓊庫什台三站作為拍攝拉力賽的主要外景地。並在賽裡木湖的果子溝大橋和那拉提機場拍攝了林臻東車隊行進和張馳賽飛機的戲份。

2018年4月堪景小隊行駛在巴音布魯克開都河冰雪初融的河谷

在新疆最難忘的場景是兩條路,其中一條是巴音布魯克的魔鬼賽道。

選定的魔鬼賽道距離巴音布魯克鎮駐地大概單程3個半小時的車程,每天的拍攝至少有7個小時是在路上。其實一般電影的選景,像這樣的在路上耗時的場景即便是再好也會放棄,況且要抵達這條賽道要翻越到達阪的頂端,最高點海拔3000米以上,晝夜溫差很大,無論是對於工作人員的安全和賽車的性能都是很大的挑戰,並且會面臨計劃超期、拍攝難度加大的問題。其實有幾次大家也在討論是不是可以找地方替代,可是當大家站在魔鬼賽道的頂端,俯視賽道的時候,就再也沒有動搖過。因為就是這裡,沒有什麽地方能夠替代,再大的困難也一定要拍。

製片組為大家的行程和拍攝安全提供了各種能夠想到的保障,救援直升機隨時待命,一些工作人員搭建了帳篷住在了山頂。我們在當地雇了施工人員對雪山融水和雨水衝毀的路面進行了全線的整修,以達到拉力賽道的行駛要求。於是就有了大家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驚險震撼的魔鬼賽道。

巴音布魯克魔鬼賽道

以魔鬼賽道為設計元素設計的拉力賽決賽獎杯效果圖

另一條則是賽道終點段的懸崖彎道,在中國確實並不具備這樣的懸崖砂石路可以開拉力賽車,根據導演提供的技術要求,這段路直道衝刺的長度至少要超過1000米,拉力賽車的速度才能起得來,我們將這場景的目標鎖定在了奎屯的獨山子大峽谷,第一有了峽谷的基礎比較便於合成懸崖和大海,這是非常有利的地貌基礎。第二峽谷頂端地勢平緩,便於修路,而且從懸崖的斷面到公路的直線距離超過了1000米,符合我們用地的需求。

根據這個地塊我們很快設計了方案——既然是海邊,為了增加畫面的支點,便增加了燈塔的設計。方案完成後,我們在上海的一座廢棄工廠的空地把這個彎道1:1放線,這樣主創人員在上海能先討論好燈塔灣的弧度和彎度,確定好賽車衝出賽道護欄的角度和位置。到了新疆為了不破壞當地的生態,我們選擇了一條窄窄的牧道作為基礎,修建我們的拉力賽道,再實地確認彎道距離懸崖的距離,並且根據景地的情況,對設計圖做了鏡向的修改,因為這樣賽車的動作會更切合奎屯獨山子大峽谷的走勢。

韓寒導演闡述賽道終點拍攝方案時畫的終點賽道構想

拉力賽終點燈塔彎設計方案

拉力賽終點領獎台、收車台、終點龍門架設計圖

獨山子大峽谷選景時牧民的牧道

實地確定飛出懸崖點的位置

置景組修建燈塔彎道花絮

影片實拍畫面

電影上映以後,很多觀眾都有個疑問,有的朋友也發資訊問我,張馳墜崖後結局到底如何?對我來說,當在設計這個場景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決賽定為了巴音布魯克賽站,在這個地處新疆中部,全世界離海最遠的地方又怎麽會有海呢?

這也許就是我們的電影,就是我們的飛馳人生。

拉力賽終點懸崖氣氛圖

電影《飛馳人生》美術組合影

左起:孫穎、蔣婷棪、周雯婷、呂洪濤、駱河伸、王闊、孫博文、吳伯林(影視工業網·幕後英雄App認證會員)、李祥、顧家卿、韓強、董一民、王韻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