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喝酒上癮怎麼辦?看這篇文章就懂了

多種方法,從預防做起。

案例

就在過去的4月份,經過兩天全力搶救,身負重傷的寶雞蔡家坡醫院急診科護士任倩,醫治無效去世。任倩在執行急救任務時,qw一名醉酒男子突然開走救護車,任倩被甩到車外……事發當晚10點,警方已查明,嫌疑人為劉某,男性,今年36歲,駕照曾被警方吊銷,屬無照駕駛,當晚交警部門對其進行酒精測試,結果為醉酒狀態。

惋惜的同時,「酒精使用障礙」再次成為了我們關注的焦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和節奏的加快,過度飲酒及酒精所致的健康問題和精神障礙己成為公共衛生和臨床醫學面臨的嚴重問題。

酒精依賴可造成飲酒者軀體損害、精神障礙和社會功能受損等多方面的危害。而普遍人群對長期飲酒的危害性認識並不深或者未引起足夠地重視。即使已經發生酒精依賴患者多數不會主動尋求醫療服務和幫助。

酒精使用障礙篩查量表

在我國進行的地區性和全國性調查中發現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酒精使用障礙患病率在逐漸增加。目前精神科主要承擔已意識到飲酒危害的酒精依賴患者的脫癮治療和飲酒所致或共患的精神障礙等疾病的治療。

酒精使用障礙篩查量表(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AUDIT)。AUDIT是目前公認用於篩查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的量表,此量表已在多個國家進行過多個中心的信度和效度的測定,並已證實其信度和效度可靠性較高,目前己在全世界廣泛應用。

AUDIT量表由lO個問題組成,所有問題均涉及酒精使用情況,其中前3個問題包括飲酒頻率及飲酒量,中間3個問題有關酒精依賴情況,後面4個問題包括因酒精引起的各類問題(包括自責、忘事、傷人或自傷及有無他人勸說)。通常前3個問題分數高提示可能存在危險性飲酒。後4個問題分數高提示可能存在有害飲酒。

非藥物乾預

2018年在JAMA刊登的:Alcohol-Related Nurse Care Management in Primary Car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中指出:酒精使用障礙患者仍需有效的社區醫療,也就是目前的社區乾預並不樂觀。我們目前的乾預措施主要包括一下部分。

圖片來源:Pixabay

A.對於現在願意戒酒的患者:


確定戒酒的確切日期。

商討避免或應付高危處境的對策(例如:社會處境,應激事件)。

為避免飲酒製訂特別計劃(例如:如何不飲酒也能應對應激事件,如何應對尚在飲酒的朋友)。

幫助患者確認將支持其停止飲酒的家庭成員或朋友。

商討酒精戒斷的癥狀和治療。

B.如果減少飲酒是可行目標(或患者不情願戒酒):


商定減少飲酒的明確目標(例如:每天不超過兩杯,每周中有兩天不飲酒)。

商討避免或應付高危處境的對策(例如:社會處境,應激事件)。

介紹自我監督方法及較為安全的飲酒方式(例如:限制時間,減慢飲酒)。

C.對於目前不願意戒酒或減少飲酒的患者:


不要排斥或責備他們。

明確指出由酒精引起的軀體、心理及社會問題。

約定在將來某個時間重新評定健康和飲酒問題。

D.對於戒酒不成功或復飲的患者:


分析並評價其任何成功之處。

探討導致重新飲酒的情形。

尋找自我幫助機構(例如:匿名戒酒者協會)。

預防大於治療

酒精使用障礙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社會及公共衛生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飲酒人數及飲酒量均相應增加,飲酒已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其不僅影響自身的健康,而且對家庭、子女、職業等產生不良影響。

根據WHO標準,針對酒精使用量採用酒精標準杯衡量,將我國常飲各類型酒的飲用量換算為酒精標準杯,常用公式為:l標準杯=10克純酒精;1標準杯=飲酒量(毫升)×酒精度數(%)×0.08。

飲酒所造成的損害更多集中於生理功能、生理職能上,在軀體疾病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進而影響其活力、社會職能和情感職能。因此倡導安全飲酒也稱適量飲酒,是指飲酒數量適中,且未造成問題。大量的研究表明:每日飲酒量超過4個標準杯,飲酒對健康的威脅明顯增加。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安全飲酒量為平均每星期男性不超過21個標準杯,或每次飲酒少於6個標準杯,每星期不超過兩次。

女性每星期不超過14個標準杯或每星期飲酒少於4個標準杯,每星期不超過兩次。

參考文獻

[1]Bradley K A, Bobb J F, Ludman E J, et al. Alcohol-Related Nurse Care Management in Primary Car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Intern Med, 2018.

[2]李志凌. 酒精使用障礙患者在醫院就診現狀的非乾預性橫斷面調查[D]. 中南大學, 2014.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