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AI紅娘要上崗 除了數據匹配還得面臨這些問題

鉛筆道 專欄作者 | 智能相對論

智能相對論:人工智能領域自媒體,深挖人工智能這口井,評出鹹淡,講出黑白,道出深淺。

AI相親太過於講究匹配,缺少了社會性,而人類互動是一個非常豐富和複雜的事情,尤其感情是基於兩人的感覺,所以幫大齡單身男女青年脫單,AI或許真做不到。

這一屆年輕人求分配對象的呼聲越來越高了。網易雲音樂裡最讓我影響深刻的評論,不是亦真亦假的故事,中高考求加油,挽回對象求讚。而是,請求產品經理再開發一個小功能,根據用戶的聽歌喜好,將相似度較高的二者匹配。

網易雲音樂雖然沒有對此做出回應,但是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將匹配度較高的二者牽線在一起的智能相親軟體卻層出不窮。Say Allo APP,採用 AI 和機器學習幫助人們配對,在挖掘用戶的社交媒體數據後,用後台算法分析數據,然後為最合適的兩個人相互推薦,甚至還用了臉部掃描技術來研究用戶喜歡什麽模樣的人,依次提高配對的正確率。

Clover APP 則讓用戶根據位置、喜好等設定相親的時間和地點,算法會將符合用戶條件的二者匹配為相親對象高效快捷。同時,用戶還可以標記不喜歡的人,後台的AI系統會不斷學習用戶的喜惡情況,提高推薦的準確率。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利用深度學習技術提供約會建議的,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打分的等等。

看上去似乎找對象已成為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為什麽單身狗還是那麽多呢?答案只有一個,AI找對象不管用。

AI只能匹配對象,不能培養感情

德國電視台曾有一個節目《Hochzeit auf ersten Blick》(婚禮時相見),幾個心理學博士通過候選人的資料來計算匹配度,找到他們認為最合適的一對。候選人之間毫無了解,直到在教堂開始結婚典禮時才會見到第一面,然後他們會決定是否結婚並開始一起生活,最後8對中只有1對成真。因此這幾個博士分析得出結論,光靠數據來匹配找對象並不靠譜,人要通過相處來尋找合適的生活伴侶。

1.人工智能靠數據驅動,但沒那麽簡單

或許有人覺得心理學博士並不如人工智能智能,因為人工智能是依據大數據,最後輸出結果,公正且不含偏見。但真的是這樣嗎?

先說廣度,“美國探探“ Bernie APP 採用的 AI 技術可以幫用戶自動選擇約會對象和完成基本的介紹型聊天,從而使在線相親匹配簡單化,對用戶感興趣的人裡面自動滑動照片篩選潛在的人,然後自動向TA發送約會邀請。但是Bernie APP 的用戶和數據都是基於 Tinder(一款手機交友軟體),如果沒有可靠的數據來源,AI想要成功做媒幾乎沒有可能。

社交網站資訊只是最基本的,起碼還得有支付寶,網站瀏覽記錄等等……Viola.AI是亞洲最大的AI約會平台LunchActually Group(LAG)旗下的項目,LAG將其攢了13年的數據(3500個數據集,11億數據點)以及用戶提供的社交和婚戀數據來訓練AI。

從精度上來說,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膚白貌美大長腿,人之所欲也,條順身長巨有錢,人之所欲也,但他or她不說。就算系統最後匹配到了他資料所言的對象,但是可能僅憑臉就直接pass了。同時,相親的數據資料常常是美化後的結果,每年總有網友見面真人與實際不符的消息爆出就是最好的例子。曾有一個單身數學家,也在相親網站上找對象,但是各種原因,最後通過數據挖掘找到真愛,這個故事廣為流傳。請注意,他是通過數據挖掘,大多人並不具備這項能力。

2.人的社會性無法模擬,匹配作用有限

有人說,想知道自己在別人心中是什麽樣子,就要看她給你介紹了怎樣的相親對象。我們在相親的時候,幾斤幾兩早就被媒人掂量得清清楚楚,“老王,你兒子小王還沒結婚啊,喜歡啥樣的啊?”,老王霹靂巴拉說上一堆再綜合小王的要求,最後媒人屁顛屁顛到處物色,能不能喜結良緣另說,但是這兩者是在典型的社會框架下相親。

人是具有社會性的,不能脫離社會而孤立生存。亞裡士多德說,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麽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麽不能過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給自足地不需要過公眾生活,因而不參加社會的,要麽是獸類,要麽是上帝。

AI相親的時候是脫離了社會性來匹配,比如德州的anglenababy和六安的小明匹配度100%,但是這兩者成的可能性很小。99.99%的匹配度很可能會敗給那0.01%的不匹配度,比如她媽媽不喜歡你,因為你是唱歌的,沒有城市戶口。

大部分相親的人並不是眾裡尋他千百度,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100%,而是因為不想單身,我媽逼我相親。AI相親太過於講究匹配,而人類互動是一個非常豐富和複雜的事情,尤其感情是基於兩人的感覺,而相處則是一個妥協,退讓的過程,因此簡單的條件匹配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現階段的AI相親能起的作用實在有限,這有各方面的原因。但在未來,如果AI相親成了趨勢,也許比你想象得要殘忍一些。

在未來,AI相親也許會成為噩夢

暢銷書作家尤瓦爾·赫胥黎說,未來絕大部分人成為“無用階層”。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將被機器人替代,比如貨車司機,快遞員等等。有一種說法是,雖然一部分工作被替代,但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又會有新的工作誕生,這批人可以實現轉業。但這是理想化的結果,現實是人們的工作機會將會越來越少。由於他們並沒有能力去找尋新的工作,對這些人來說他已經喪失了經濟的價值,沒有經濟價值也就沒有政治權力,這就是所謂的“無用階級”。

在電影《逆世界》中,存在互為顛倒的兩個世界,上層世界和下層世界,一個繁華一個蕭條。在這個雙生世界裡,人們像在平行世界裡一般各自生活工作,互不干涉。在以前,精英階層出於自身的利益,尚且會投資弱勢群體。但當大部分人的價值被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取代後,精英階層就失去投資弱勢群體的動力。這個時候,如果連戀愛的權力都被AI取代,要等著匹配,那還有什麽意思?

實際上,AI相親的最終目的應該是給予人更多戀愛的權力,而不是按條件搜索匹配。李開複在最新的演講裡說到,唯獨人類才能愛與被愛,愛使我們有別於人工智能,無論科幻電影如何描述,人工智能沒有負責愛的能力。

結論

AI相親也不靠譜,那廣大程式猿怎麽辦?或許也是好事。Three Day Rule網站CEO兼創始人Talia Goldstein發現,儘管客戶會說自己沒有理想中的伴侶,但她發現他們都長得很像。因此,她利用面部識別技術來分析客戶前任的特徵,最終有一個驚人的發現,他們的前任可能屬於不同種族或國籍,但他們的面部結構卻是一樣的。

如果單身,還是別找對象了,找到了的,恭喜你長得像前任。看來,找對象還得從幼稚園抓起,不對,還是訂娃娃親吧……

編輯 | 丹丹

優質項目“融資首發綠色通道”:創業者請加微信hkbx2296832155,務必注明項目名稱;或發送BP至[email protected]

本文為鉛筆道專欄作者“智能相對論”的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作者以及原文出處,未按照要求轉載者,鉛筆道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鉛筆道觀點,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