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果你每天身體都不舒服, 那就都是植物神經紊亂在作祟。


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癥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綜合征。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稱自主神經,也稱植物神經。對人的生活、工作會造成極大的影響。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植物神經紊亂的嗎?怎樣才能避免受到植物神經紊亂的困擾?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以下五個特徵

1)頭部不適感緊張性頭痛、頭昏,頭憋脹,沉悶,頭部重壓感、緊束感,兩眼憋脹,乾澀,視物模糊等。

2)情緒癥狀表現為情緒不穩,煩燥焦慮、易激惹、煩起來電視不能看,甚至聽到說話都渾身難受,心慌、愛生氣,易緊張,恐懼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悲觀失望無愉快感,不願見人,不想說話,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看什麼都不高興,壓抑苦惱,甚至自覺活著沒意思,心情緊張等。

3)睡眠障礙主要表現入睡困難、睡眠表淺、多夢或早醒。

4)內臟功能紊亂胃脹、腸鳴、食欲不振、腹脹、噁心、打嗝、燒心、便秘或腹瀉;心悸、胸悶、氣短、喉部梗噎、咽喉不利;肢體癱軟、四肢麻木、瀕死感;低熱;皮膚劃痕征陽性;女子月經不調、男子遺精、陽痿等,脖子後背發緊發沉,周身發緊僵硬不適,手腳心發熱,周身皮膚髮熱,但量體溫正常,全身陣熱陣汗,或全身有遊走性疼痛,遊走性異常感覺等癥狀。

5)與精神易興奮相聯繫的精神易疲勞表現為聯想回憶增多,腦力勞動率下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體力衰弱,疲勞感等。


曾某(化名),有這麼一位極其怕冷的女士。按道理說,5月初的氣溫最讓人感覺舒服,曾某卻冷得不敢出門。人們中午時分看到她,會發現她精神不太好,被幾件厚棉衣包裹著,腳上還穿著棉拖鞋。再仔細打聽,她還在胸前貼了「暖寶寶」。

到了晚上,曾某睡的席夢思上,總共墊了6床棉褥子,蓋的有3層,電毯更是全年四季不敢撤掉。有人嘗試著像她一樣鑽進被窩,不到5分鐘就熱得受不了,趕緊掀開透氣。但曾某說,這樣睡還是冷。

曾某來到醫院進行檢查。初步診斷的結果是,怕冷很有可能是「植物神經紊亂」所致。這是一種內臟功能失調的綜合征,包括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和其他一些功能失調的癥狀。

專家表示,植物神經紊亂是一種包括循環系統功能、消化系統功能或性功能失調的癥狀,多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人體部分生理功能暫時性失調,神經內分泌功能出現相關改變而組織結構上並無相應病理改變的綜合征。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稱自主神經,也稱植物神經。人體在正常情況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處於相互平衡製約中,在這兩個神經系統中,當一方起正作用時,另一方則起負作用,很好的平衡協調和控制身體的生理活動,這便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經系統的平衡被打破,那麼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那麼,植物神經紊亂都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們在生活中要從哪些方面來預防呢?

1.遺傳因素

在臨床上,已經查明遺傳因素同精神障礙的發病有直接關係。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等。雖然在調查中可以認定上訴疾患在遺傳方面有明顯的趨向性,但在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方面的研究至今沒有一個結論性的結果。

因為遺傳性是「先天既得性」與「後天獲得性」兩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所以說遺傳性的顯現,是同患者病前和發病時的社會環境對患者的影響有直接的關係。

2.素質因素

素質裡包含有心理素質和軀體素質兩個方面。所謂心理素質就是指人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穩定性。臨床上表現為不同人對不同事物的反應強度、速度、覺醒度和情緒指數。軀體素質是指個體反應潛力和決定個體精神活動方式的生物學基礎。

3.性別因素

女性由於性腺的內分泌和某些生理過程等特點會引起情緒不穩、衝動、焦慮等臨床表現。這與中樞神經抑製催乳素的分泌有關。

因為女性如出現月經過少或泌乳等現象時,就會反饋到中樞神經而促使體內催乳素升高,這樣就會常常伴有焦慮、抑鬱、精力減退和對應激的耐受力下降等癥狀發生。男性多受酒精和煙草的影響,體內血睾丸酮水準的降低會誘發男性的抑鬱症的發生。


4.生物因素

身體其他部位的病變也可累及到中樞神經系統而引發精神障礙。如腦部的感染、腫瘤、外傷、出血、中毒、變性、營養代謝和精神活性物質等器質性病變,均可直接或間接地損害人腦的正常功能和結構。

5.年齡因素

童幼年時期,由於兒童身體和精神的發育並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為的能力,同時因為其保持著幼稚的情感、行為和原始反射,所以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差,再加上現在社會各方面對孩子的壓力增大,所以孩子們會因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情感和行為方面的障礙。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於內分泌系統特別是性腺不斷的發育成熟,會出現植物神經系統的不穩定性,表現有異常的情緒波動,對外界應激因素的影響極為敏感。在生活中常常會出現如強迫症、癔症、心境障礙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6.社會因素

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該病的促發因素。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擁擠,競爭激烈,失業、失業,個人收入的懸殊,社會存在著某些不良現象等都會使人們的精神緊張。長期的精神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裡關係緊張,工作壓力大,同事及上下級關係的不協調,也會使人們的精神過於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失調。


專家提醒,平時要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要做到早睡早起,不要經常熬夜加班,吃飯要規律,不可暴飲暴食,不要總是餓一頓飽一頓,這樣不僅對身體不好,還很容易引發植物神經紊亂疾病,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特別的注意。

同時多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在生活中盡量多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不要沒事的時候總是一個人呆在家裡,要多參加一些戶外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打羽毛球、游泳等。參加戶外活動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讓您呼吸到新鮮的空氣,這樣通過各種活動來調節植物神經,達到心理愉悅的目的。

平時要注意及時的調節心理壓力。植物神經紊亂髮病多是由於長期處在壓力過大的環境中,沒有進行及時的心理治理調節而導致的。所以及時心理上的調節很是有必要的。大家可以嘗試著多跟朋友以及家人進行溝通,多聊聊天,把憋在心裡的事情全部說出來,或者是痛痛快快的哭一場,這些都是很好的心理調節方法.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