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斯皮爾伯格與Netflix的決戰並未打響,但戰爭遠未終結

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晚間,奧斯卡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MPAS)按慣例召開了四月理事會會議——每年此時,幾十位德高望重的奧斯卡理事將為翌年奧斯卡評獎的各種規則做一次投票審議,在原有基礎上做一些規則微調。

今年,因為盛傳身為理事會成員的大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要在會上提出杯葛Netflix的議案而引來各方關注,娛樂資訊網站IndieWire甚至用了“斯皮爾伯格與Netflix決一死戰”這樣聳動的標題。不過,最終會上並未收到任何相關議題,而且斯皮爾伯格本人根本就沒有到場(目前他身在紐約拍攝新版《西區故事》),讓等著看戲的媒體不由大歎一聲烏龍,但也讓Netflix方面及其支持者松了一口氣。

禁止“Netflix製造”入選奧斯卡或涉違法

《羅馬》海報

今年早先舉行的奧斯卡上,Netflix出品的《羅馬》大放異彩,連奪數金,但也讓電影業界感受到不小的震動。在擁護傳統電影放映模式的斯皮爾伯格等電影人看來,《羅馬》這樣的電影,僅在全球少數影院做了為期不長的放映,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實在是一個遺憾。此風若盛,以後越來越多的電影都只能在互聯網環境放映,傳統院線和傳統電影製作行業必然會大受影響。而為了抵製這一趨勢,奧斯卡就該嚴格設定門檻。

去年,斯皮爾伯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在我看來,一旦你決定投入電視平台的懷抱,那你拍出來的就是一部電視電影。質量高的話,你完全可以去拿艾美獎,但不應該跑來參加奧斯卡。那種找幾家影院象徵性地放映幾天,就能拿到奧斯卡候選資格的做法,我是不買账的。”

斯皮爾伯格 IC Photo 圖

斯皮爾伯格所說的象徵性反應,指的是奧斯卡目前推行的評選規則中列在“第二條”的資格篩選條款:所有影片若想要獲得奧斯卡提名資格,就必須在洛杉磯郡的電影院裡做至少一周的商業放映,而且每天至少有三場售票放映。

去年年底,Netflix為保送《羅馬》“衝奧”,便打破公司規矩,為其安排了這樣的商業放映。在Netflix這家流媒體平台公司看來,這麽做已經是最大限度的退讓,按照規則辦事了,但在以斯皮爾伯格為代表的傳統派看來,此舉仍屬投機取巧,需要設法約束,例如要求候選影片增加商業放映的地點和檔期。於是,今年他會在理事會會議上有所行動,邀請一些同仁跟他一起投票修改學會章程的消息便不脛而走。但不久之後,美國司法部又發文給學院,他們引用了反托拉斯法條款,警告奧斯卡方面如果將流媒體平台的電影排除在外的話,有可能會涉嫌壟斷,觸犯法律。

不知是不是政府部門的介入讓斯皮爾伯格改變了想法,又或者他與Netflix的矛盾本就不如外界所傳言的那麽激進。不過,遠在紐約的他還是接受了《紐約時報》的電郵採訪,繼續表達了自己對於Netflix的抵製態度。他在郵件中寫道:“在我看來,觀眾應該要有機會離開自己的安樂窩,去一個別的地方,在其他的人陪伴之下,與大家共同分享觀影的經歷——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害怕——這樣子,等到散場的時候,他們彼此之間可能也會少一些陌生人的感覺。我想看到電影院能健健康康地活下去。我希望去電影院看電影的經歷,仍能成為我們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即便如此,斯皮爾伯格真要推動奧斯卡修改章程,恐怕也非易事。《好萊塢報導》就在本周發文,細數奧斯卡理事會近60位現任成員中,究竟有多少人曾經有過或正在與Netflix合作。結果發現,人數真是不少。例如,丹麥女導演蘇珊娜·比爾(Susanne Bier)就為Netflix拍攝了去年大熱的《蒙上你的眼》(Bird Box);剪輯師邁克爾·特羅尼科(Michael Tronick)就為Netflix剪輯了2017年的《光靈》(Bright);藝術指導懷恩·托馬斯(Wynn Thomas)就為Netflix設計了即將上線的《見愛不怪》(Alex Strangelove)……類似的情況還有許許多多。斯皮爾伯格要策動這些同仁一同杯葛Netflix,顯然不會是一件易事。

最終,今年的理事會會議僅做出一項涉及奧斯卡的重要更動:“最佳外語片”獎(The foreign-language Film)將從明年起改名為“最佳國際電影”獎(The International Feature Film),入選短名單(最終五個提名揭曉前的入圍作品名單)的影片數量,也將從九部增加到十部。

“導演雙周”擁抱Netflix,與坎城電影節唱反調

而在大洋彼岸的法國,坎城電影節與Netflix之間的新聞也遠未平息。雖然電影節藝術總監福茂(Thierry Frémaux)在日前舉行的媒體發布會上大酸在威尼斯拿了金獅獎的《羅馬》最先是想要送到坎城來到,引起現場記者噓聲一片,但今年坎城的主競賽單元和展映單元最終還是不見Netflix作品的身影。然而,稍後公布的“導演雙周”片單中,卻又出現了來自Netflix的新片《傷口》(Wounds)。

《傷口》由伊朗裔英國導演巴巴克·安瓦裡(Babak Anvari)執導,今年一月已在聖丹斯電影節上完成全球首映,口碑一般。該片在美國由獨立電影新貴安納普爾納峰電影公司(Annapurna Pictues)與米高梅新組的聯合藝術發行公司(United Artists Releasing)負責運作,而海外版權則歸Netflix所有。

因為與坎城電影節同時同地舉行的緣故,大部分人或許都會受媒體宣傳影響,以為“導演雙周”是坎城電影節的一個子單元,但兩者之間其實並非隸屬關係,後者由法國導演協會籌辦,從選片到財務各方面都獨立於坎城電影節(但目前已有一定程度融合,包括坎城電影節的媒體證也適用“導演雙周”的觀影活動等)。

事實上,“導演雙周”的誕生正是為了跟坎城電影節唱反調。由於1968年5月的坎城電影節正巧遇上“五月風暴”,在特呂弗、戈達爾等“新浪潮”導演的堅持下,電影節提前結束。以“新浪潮”導演為主力軍的法國導演協會應運而生,並且順勢要求坎城電影節方面做出改革。在未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導演協會於翌年創辦了“導演雙周”,完全由他們自行負責選片,不設獎項,與當時仍採用各國政府自行選派電影過來的坎城電影節正好相反,也被當年的法國《世界報》譽為“反向電影節”。

今年恰逢“導演雙周”成立五十周年紀念,又是新官上任——意大利策展人保羅·莫雷蒂(Paolo Moretti)成為首位非本土出身的藝術總監,但由此次不顧法國強大的院線勢力、率先擁抱Netflix來看,當初創立時的方針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不設任何限制,不管是意識形態還是技術層面,要面向全世界的電影”。半世紀以來,“導演雙周”曾捧紅過馬丁·斯科塞斯(《窮街陋巷》)、大島渚(《感官世界》)、赫爾佐格(《天譴》)、賈木許(《天堂異客》)、李安(《飲食男女》)等如今已在影史留名的導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