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減稅降費助力經濟實現“六穩” 提升未來經濟發展預期

摘要:在當前複雜外部環境下,減稅降費對我國經濟實現“六穩”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打通減稅降費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落細,助推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韓鵬栓報導

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由於深化增值稅改革、個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集中發力,今年前5個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8930億元,其中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8168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762億元。累計有1.09億人的工薪所得無需再繳納個人所得稅。

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這一系列數據充分表明,在當前複雜外部環境下,減稅降費對我國經濟實現“六穩”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打通減稅降費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落細,助推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1

減稅效應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向《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整體上看,1-5月份減稅降費力度空前,範圍覆蓋所有行業,其中製造業減稅效果最為明顯,反映出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和重視。同時,以個體工商戶和民營企業為主的小微企業普遍得到了‘瘦身’,經營狀況也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個人所得稅改革讓百姓的獲得感增強,前五個月全國累計有1.09億人的工薪所得無需再繳納個稅。此外,科技創新型企業受益明顯,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助於他們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技術改進與研究開發上,進而促進製造業的轉型升級與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付一夫補充道。

在我國提出實施更大規模減稅的大背景下,個人所得稅改革產生的減稅效應,進一步為經濟實現“六穩”夯基壘台,促進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事實上,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減稅舉措是豐富和靈活運用財政政策工具的具體體現。當前,在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的大環境下,為確保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中央提出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實現“六穩”,首先,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夯實經濟發展後勁;其次,要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減稅則是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重要內容。與以往減稅舉措不同,此次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政策不僅包括了為企業減稅,也包括個人減稅,即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

此外,實現“六穩”,需要形成以政府、企業、個人等多方面的合力。隨著個稅改革的不斷深入,相對應的是我國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隨之增強。這就為發揮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減稅效應創造了必要條件。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蔣豪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個稅改革的減稅效應是我國經濟實現‘六穩’的必要保障,對提升未來經濟發展預期具有重要的意義。”

2

提升預期

在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個人所得稅改革可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持續擴大消費規模,為我國經濟持續長期穩定增長打下夯實的基礎。

“從數據上看,個稅減稅幅度還是非常大的,表現為前五個月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2594億元,累計有1.09億人的工薪所得無需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付一夫分析稱,這無疑是等於進一步改善了民生,增加了居民的獲得感,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收入水準與購買力,減輕了消費負擔,進而可以激發出人們的購買意願,長期來看有助於釋放國民經濟的消費潛力。

從成效上看,蔣豪表示,應該說1-5月個稅改革初見成效。個人所得稅新增減稅額接近全部新增減稅降費的1/3,將這部分價值由國家支配返還到老百姓手中,可以較好釋放消費潛力,同時,強化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整體的減稅降費將會更好地優化產業結構,有利於經濟的長遠復甦。

個人所得稅改革不僅提升了我國國民的消費潛力,也有助於提升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付一夫指出,減稅降費歷來都是提振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2019年以來減稅降費力度空前,充分反映出國家更加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預期。而隨著國民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以及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通過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來激活國內市場、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更極為必要。尤其是對於製造業企業與小微企業來說,減稅降費有助於降低其經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也可以促使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至創新研發與擴大再生產中,進而推動整體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與經濟增長質量,削減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抵禦系統性金融風險。

同時,企業的信用風險也會有所緩解,而政府部門的減稅讓利有助於民營企業信心的修複。此外,減稅降費還可以間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準,進而有助於釋放消費潛力,穩定內需。付一夫補充道。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