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流口水就是因為長牙?錯!還可能是這些疾病在「搞鬼」


對寶寶來說,流口水是很常見的現象,但很多家長看到寶寶流口水就覺得是因為長牙所致。其實,寶寶在不同階段流口水的情況可是有所區別的。比如:

3-4個月後的寶寶

受腮腺發育的影響,唾液的分泌開始增加,而寶寶的口腔又比較淺不能儲存口水,再加上吞咽能力不足,不能及時咽下去,就會流口水。

6個月後的寶寶

乳牙的逐漸萌出,寶寶口水會流得更為頻繁,因為出牙會引起牙根組織的輕度腫脹,從而刺激牙根神經,於是唾液腺的分泌就呈反射性地增加,唾液比以前要多許多,而寶寶吞咽的能力仍舊沒有完善,於是這些過多的唾液就只能「飛流直下」了。大部分的寶寶要等到2歲以後,隨著吞咽口水的能力逐漸健全後,這種現象才會慢慢消失。


不過,寶寶流口水也不全都是正常現象,比如:

寶寶流口水時,伴有拒絕吃飯或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那麼寶寶則可能是因為得了口腔潰瘍或口腔炎。

愛兒支招

家長可以用思密達沖劑和水調成稀糊狀(或是用一些冰硼散),用棉花棒蘸著,塗在寶寶潰瘍面上來緩解疼痛。潰瘍的恢復需要三到五天,這期間寶寶因為疼痛而不吃東西是常見現象,但是要注意多喂水避免寶寶脫水,家長最好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比較軟爛的流食。

如果寶寶潰瘍面積較大、精神狀態不好、尿量也少,就需要帶寶寶就醫檢查治療了。

如果寶寶流口水時還伴有發熱、聲音嘶啞、甚至失音,寶寶總出現咳嗽、痰多、噁心、嘔吐的情況,並出現吞咽困難的現象,那家長最好看看寶寶的咽喉部是否紅腫,因為這很可能是寶寶得了咽喉炎或扁桃體炎。


愛兒支招

家長最好及時帶寶寶就醫,醫生會根據引起寶寶發炎的原因用藥治療,尤其是急性期治療一定要徹底,否則寶寶以後很容易反覆感染。

此外家長要避免寶寶過度用嗓、多讓寶寶休息、多喝水,並要注意口腔衛生,避免食物殘渣留存在口腔中與細菌混雜,誘發/加重感染。

如果寶寶流口水時伴有長水泡現象,尤其是除口腔、舌頭外,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內側及會陰部,甚至膝、肘等都出現了皰疹,那麼寶寶很可能是得了手足口病。

愛兒支招

如果發現寶寶得了手足口病一定要儘早治療,越早好的就越快。並要注意隔離,配合在家休息。

如果寶寶到了2-3歲牙齒長齊後,口水仍是流個不停,或者以前口水少了,現在又越來越多,那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了。因為這很可能是神經系統疾患引起,如腦炎後遺症、延髓麻痹、腦癱、面神經麻痹等。


此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被口水長時間接觸的嘴角、臉頰等部位很容易起濕疹。因此,這就要求家長在寶寶流口水時一定要及時並正確的護理,可以用乾淨且質地柔軟、吸水的小毛巾沾乾,並且要勤洗、勤換、勤曬寶寶的衣物等用品,防止細菌滋生。還要特別注意,不要常捏寶寶臉頰,那樣會刺激唾液腺的分泌,加重寶寶流口水的情況!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流口水都是正常現象,但家長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發現上述異樣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就醫診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